•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其實我也和一般人一樣,買了股票之後就跌,賣了之後就漲,而且常是今天買隔天就跌,今天賣隔天就漲。一般人都會怪是運氣,投資要靠運氣,因為運氣不好,才會這樣...等等。

我不覺得全都是靠運氣,運氣僅佔一點點,說是個性改變了運氣還比較準一些,因為我不夠有耐心等待買賣點,尤其是對自己喜歡的標的,更沒耐心等待。心態不夠沈穩,心浮氣躁的。

投資其實很簡單,鎖定幾支好股票,算算看它的合理價應該是值多少左右,堅持到自訂的價位才出手,時常留意它們的消息面,基本面(營收獲利情況)目前該是值多少錢才合理,下手時不要一次買滿,如果再跌下來,才有資金可以持續買入。

買了以後就持有,長時間持有,時間就是複利,標的本質沒變壞,也不需要用到資金時,就不要輕易放手。因為買進來的是合理價,加上每年配發的股利,說真的想賠錢也很難,如果發現獲利一直下滑,可以考慮先賣掉,等待合理的價位再買回來(說真的這點我很難做到)。

因為本身持有的是績優股,但我發現這支股票,獲利已經開始下滑了,我卻捨不得放手,只是沒有再繼續買進,一直讓它每年持續配股利,這就是景氣循環股的缺點,所以得到了教訓之後,就慢慢了解如何操作此股的性質。

在股市中,我也是跌跌撞撞一路走過來,幸好,至目前為止還算平安!
今天在家樂福看了2本股票投資書(我都是買菜的時候順便看書,也算菜籃族,呵呵),一本叫<我如何預知股價高低點>,一本叫<矩陣式存股法年賺18%>,書要好賣,書名就是要取得夠聳動,至少要能吸引讀者拿起來翻閱,要不然假如書名叫年賺5%打敗定存什麼的,那大概很快就沈到書海裡去了。

看一下兩本書的簡介:
...捨棄學術派的計算,以預先快速評斷股價高低點的技巧,輔以選股方式,以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度出擊。並期待每次出手達30%的獲利為目標。

...專為長期投資人而寫的存股書
教你用2大指標自選優質公司名單
打造比0050報酬率更高的存股組合!

在討論區常常會看到有人說,股票投資多年,書也看很多,討論區也看很多,可是就是操作不順,覺得茫然不知如何繼續前進...等等。上面的那兩本書,我都讀了一下,覺得都有可取之處,但也都有其侷限之處,侷限處就在於太過於依賴公式了,我覺得這並非是作者的問題,一個作者會被出版社找來出書,一定是有不錯的成功經歷的,作者的成功操作一定是更複雜難以書寫清楚的,那為什麼硬要弄個什麼公式出來呢?我覺得是市場需求,因為讀者喜歡這類"懶人"的"速成"的,出版社要的是好賣的書,你看了賺大錢也不會給他分紅,是吧!

我覺得這類用公式來操做股票的,也是屬於"技術分析"的範疇,跟傳統的K線類的技術分析,差別只在於採用的數據是財務數字罷了。

我突然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很認真的讀了很多書,問了很多人,仍是覺得茫然,因為當你不理解投資的本質時,每多知道一個派別,多看一個技術指標(K線類的或是財務類的)的選股公式,就會讓你更茫然。

買股票是在投資什麼?
阿就投資股票啊...股票就一張紙而已(現在連紙都沒有了),是要投資什麼?重點是投資的是那家"公司",不是那張紙!

靠幾個財務數字,不用知道公司是做什麼的?公司的市場在哪裡?就可以找出哪家公司是好公司??? 最近我念小學的兒子要期末考了,我在檢查他的評量時,有一些題目,我也不確定答案是什麼,但是我看了跟他說,我不確定答案是哪一個,但是我知道你的答案是錯的,兒子問為什麼?我就說你的答案在邏輯上就說不通,所以不可能對,你自己去課本翻正確答案出來。

是的,有些東西在邏輯上就是說不通,股票投資假如那麼容易,Excel公式跑一跑,就自動跑出好公司來,那怎麼還那麼多人賺不了錢呢?

不過書還是可以讀讀的,都有可取之處,第一本的主軸在於估價,跟我的想法一樣,股票投資就是在學怎樣估價,不過估價很難用模型來表示,會用模型的都是學院派的(房地產的空頭總司令張金鶚教授就是專門搞房價估價模型的),問題是,學院派教投資學的教授,投資股票都賺大錢嗎?第二本的主軸在於,如何打造報酬率更高的投資組合,這個也是對的方向,投資要長期穩定獲利,靠的是配置,而非單押,不過只靠ROE跟自由現金流量就要來把公司分成三六九等,也太流於表面了。

我在另一樓有談到我這一年練鋼琴的感想,不講別的,一開始我入手的就是,xxx教你12小時學會爵士鋼琴,所以人性就是這樣,我也逃不過,速成的,懶人的,真的是很吸引人的。不過很快我就認了,大部分的人認了就是放棄了,不會彈琴又不會怎樣,不過我就是想要學會,所以乖乖的從拜爾一課一課慢慢練。我覺得投資跟練琴差不多,還是得要一步一腳印,鋼琴就是要鍛鍊手指,鍛鍊音感,"投資"就是要懂產業、懂經營,真的沒辦法速成的,不然就乖乖買ETF得了。

最近發現我那唯一的一桶油,漲很多,之前全部都換到別支綠葉去了,結果抓龜走鱉。

去年除完息後我有買一桶回來(78.5),後來就不管它的死活,沒想到最近已經漲到94.x。現在惡魔又來騷擾我了,使我坐立難安,怎麼辦?

唯一的一桶油,我捨不得賣,只好忍耐...把它和花兒一起鎖進保險箱好了,從此忘了它們的存在。

存股這麼的煎熬和辛苦,一想到要被政府再割肉,心裡就很氣。


shih3246 wrote:
存股這麼的煎熬和辛苦,一想到要被政府再割肉,心裡就很氣。...(恕刪)


投資,除了要有好的投資技術外,投資心態的修練也很重要。
投資如果弄到煎熬,辛苦和生氣。那和"自由"二字的意義是背道而馳。

幾點想法給樓主參考:
1. 投資的心態和做法: 套用孫子兵法的風林火山,"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投資要有其靈活性。其實我很不喜歡所謂"存股"的說法。因為意思就是存了就不動如山。投資要能靈活運用風,林,火,山的邏輯,以達到最小風險下,創造最大績效。舉個實例,一年多前時當第一金跌到14,5元時,很多人看壞時,做好功課你,可以"徐如林"的優雅的向下買。之後"不動如山"的狠狠領他兩年股利,再來就把14元買的股票"疾如風"的以接近20元的價格賣掉。此時還保有一半的基本持股,以後如果漲到超漲的位置時,再以"徐如林"的向上賣,如果跌回16元以下再以"侵略如火"買回更多。這還只是單一支股票的運用,如果多支股票交錯運用就更靈活了。

2. 投資賺的錢,大概分三種財,時機財,時間財和技術財。存股主要是賺時間財。但最好是這三種財都不放過。這三種財也就是我以前講的A,B,C配置。時機幾年才可能遇到一次。定存也不見得保守。等待時機,大咬一口。
刪...刪...刪...刪...刪...刪...刪...
生活玩咖 wrote:
幾點想法給樓主參考:
1. 投資的心態和做法: 套用孫子兵法的風林火山,"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投資要有其靈活性。其實我很不喜歡所謂"存股"的說法。因為意思就是存了就不動如山。投資要能靈活運用風,林,火,山的邏輯,以達到最小風險下,創造最大績效。舉個實例,一年多前時當第一金跌到14,5元時,很多人看壞時,做好功課你,可以"徐如林"的優雅的向下買。之後"不動如山"的狠狠領他兩年股利,再來就把14元買的股票"疾如風"的以接近20元的價格賣掉。此時還保有一半的基本持股,以後如果漲到超漲的位置時,再以"徐如林"的向上賣,如果跌回16元以下再以"侵略如火"買回更多。這還只是單一支股票的運用,如果多支股票交錯運用就更靈活了。

2. 投資賺的錢,大概分三種財,時機財,時間財和技術財。存股主要是賺時間財。但最好是這三種財都不放過。這三種財也就是我以前講的A,B,C配置。時機幾年才可能遇到一次。定存也不見得保守。等待時機,大咬一口。...(恕刪)


感謝生活咖大的指導,可能是和自己的個性有關吧,我很沒安全感,才會選擇存股這條路,我不用長投,而常說是存股,其實是在告訴自己不要賣股票。長投的話,存到一段時間之後,股票大漲起來,就像生活咖大一樣,把它賣掉,然後再等待低價時,慢慢買回來。。。然後一直重覆如此做,這也是和存股一樣,須要耐心等待買賣點。

因為早已辭掉工作,就須靠股利來維持生活,所以我選擇存股而非長投,這樣反而比長投吃虧,我也知道,曾經有一支綠葉賺了20幾%沒賣,一直讓它配股息,最後由正轉負,即使把幾年的股息算入成本,目前帳面上還損失7.X% 有時我媽常說,如果當時20幾%賺一賺,現在買不是很漂亮嗎?我也沒後悔過,幾年前,花店也是這種情形,我也是沒停利,眼看著它帳面上變成損失,但現在都賺更多回來了(帳面上),我想只要我持有的是績優好股,每年也都穩定配股息給我,就一直持有不賣,我會檢討是否當時我買貴了,而有所警愓。

我個性很容易緊張,真的修行還不夠,嗯!我都沒耐心看金剛經,以後盡量找時間每天看一部,告訴自己不要太在意得失(漲跌),期許能夠做到自己身心都自由的主人。

PS.覺得生活咖大的ABC資產配置蠻好的,是我很想學習的,但目前資金很少,沒法作配置,慢慢來好了。


今年度的股息即將來臨了,內心卻沒有往年的喜悅和興奮...難道是我的心智變成熟了,變得比較淡定,對物質已昇華到無感的境界了?一切都是虛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都不是。。。

估算了一下,今年的總股息比去年縮水很多,少了好幾萬,總成本增加了,股息反而縮水,有點鬱卒。

我的綠葉今年也多增加了幾支,除了花之外,目前的綠葉已有7支了,我快變成雜貨店的老闆了,每支綠葉,幾乎只買1張,大概對綠葉信心不足,所以先存1張,也沒很多coco 心中還有對很多支綠葉心動,等股息進來再說囉。
shih3246 wrote:
估算了一下,今年的總股息比去年縮水很多,少了好幾萬,總成本增加了,股息反而縮水,有點鬱卒。...(恕刪)


  如果你有印象,我很早就在花農那樓說了,當各種不是因為基本面成長的其他因素使股價上漲(降息,QE,存股熱門標的)導致殖利率變低,對領息不賣族一點好處都沒有,我一直用買台北房租人不划算的例子來說明,前幾年台北房越漲越高,只能做價差,真正要收租(領息),必須賣出高價低殖利率台北房買進低價高殖利率中南部適合出租房,我想大大應該有印象才對。

  現在只是印證的我的說法,而我的說法根本沒有什麼高深理論,單純就殖利率下降(類似定存利率下降),利息變低而以,沒有任何難懂的概念,但很有趣,當時一堆人聽不進去,直到去年2412大貼息,當時聽不進去的人現在可能才會比較願意思考一下。

  我也很早就指出對抗QE(股價升殖利率變低,較適合賺差價)或將來的升息(股價跌殖利率升,較適合領息),不是技術高手的散戶最佳自救之路只有買進成長股,一個方法可以對抗前述的兩種變動因素,成長股就是收成會越長越多的田,只有這個才能抵抗田價上漲(收成增更多)以及政府抽稅(被你抽了我收成還是比以前多)及升息(雖然銀行利息變高,我收成換算的殖利率還是比你銀行高更多)。

  現在應該比較多人相信我是好心勸告了吧?!不過如同我今早在被動投資那棟樓的說法,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投資成長股,否則我就沒有便宜的成長股可買了,所以我在01也從不努力推廣(只有在花農大樓或此處做為論證需要時提出),也不在公開熱門場合提自己的標的,也不期望多數存股族會接受,就只是在偶爾出現的適當時機提一下而以。

pineman wrote:
  如果你有印象,...(恕刪)


pineman大,你是個學者嗎?文筆很好,講的頭頭是道,似乎很有道理嘛~~

下面是阿花歷年來的股利(請參考前幾年的就夠了)電腦我不會用截圖

https://tw.finance.yahoo.com/d/s/dividend_2412.html

你看配發的股息是不是都很穩定呢?在我的認知中存股者最佳的選擇是"穩健型的股票",阿花就是典型的例子,想存股並非得一定全部都放穩健型股票,加一些成長型的,可能會更好,但是初學者(正想存股者)手上還沒股票,可以先從穩健股開始著手,但也並非絕對,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方式也不同。

阿花並非基本面很差(參考歷年來的配發股利),如果很差,它的配息就不會如此穩定囉!你說殖利率變低,我不否認,因為價位變高,殖利率當然就低了,說真的現在的價位不太適合當存股,但是如果和銀行定存利率作比較的話...就見仁見智。(我並不鼓勵現在種花喔)但以我來說,我已持有多年了,成本不到93(不含歷年來的股息),所以今年股息殖利率還是有5%以上,當然我還是會續抱阿花,只是不再持續種花,張數已達成我目標的80% 而且目前的股價和股息並非使我感到滿意,所以我也想增加一些其它的股票(綠葉)。

今年的股息雖然縮水了,少了好幾萬,可是我的總股息還是有5.x%喔!我也知道你蠻小氣的,不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股票,對我也沒差啦,我在論壇愛講話這麼久了,多少也會了解一下我的個性咩?!不是你們對我報明牌,我就會照單全收喔,我可是固執的很,不過我都是"擇善固執",我可是很反骨的,別人愈叫我買的股票,我愈不想買。

感謝你難得會來我家分享想法~~想必你也是股市常勝軍;祝你投資順利,賺大錢唷~
pineman wrote:


 所以我在01也從不努力推廣...(恕刪)

我在01推廣被動投資的部分原因也是為了自己:參與被動投資的人越多,輸家(輸給大盤)就越少;輸家越少,贏家就更少;那麼大家的相對績效排名都可以向前進。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