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

指數投資與資產配置

ggtiida wrote:
這樓白逛啦!...(恕刪)


我知道P大推廣被動投資的意義,所以才會說不了解股市本質的散戶,更加不該用主動投資法,因為要長期打敗大盤報酬率是困難的事,而要散戶一開始就接受被動投資法也是件困難的事,如果沒有堅持的毅力,應該在遇到空頭市場時就會選擇放棄。
qena wrote: 所以才會說不了解股市本質的散戶,更加不該用主動投資法,因為要長期打敗大盤報酬率是困難的事...(恕刪)

相較而言,採用被動投資的散戶,其實才了解到股市不可預測的本質。
pigstand wrote:
相較而言,採用被動投...(恕刪)


認同股市有不可預測性,而且我覺得會選擇被動投資並堅持下去的,已經不是一般散戶,而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投資人。

sgxm3 wrote:
在第一證卷臉書上看...(恕刪)

感謝~
所以我不是自己申請的話,是複委託劵商自動退稅給我,是不會被追稅
qena wrote:
認同股市有不可預測性,而且我覺得會選擇被動投資並堅持下去的,已經不是一般散戶,而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投資人。...(恕刪)

其實純粹只是「無腦」投資法,而非有任何獨立思考能力:




被動投資(定期定股+動態加碼)0050兩年下來,最低買進價格為71.80(2017/01803),最高則為85.50(2018/07/30、2018/09/11),整體買進價格曲線圖如下:



所以,如果有人說他們對於預測指數走勢敢打包票的話,我會說:“It's either that they are lying, or they don't know that they are lying!”

最後,我不知道明年的0050走勢會是如何,但過去兩年我已經走完一波相對高峰,我很期待未來能碰到一波相對低谷,除了可以逢低加碼買進更多張數之外,更可以進一步考驗自己的資金控管與投資紀律。








schou23 wrote:

其實純粹只是「無腦...(恕刪)

預計今天晚上進行資產配置再平衡。
買進VT$97,892.02
買進BNDW$58,597.24
pigstand wrote:
預計今天晚上進行資產配置再平衡。
買進VT$97,892.02...(恕刪)

今晚是P大等了一年的良辰吉日,我也來共襄盛舉小小地買進VT$2,000,哈哈。

下好離手了,明早再來看結果:



schou23 wrote:
其實純粹只是「無腦」投資法,而非有任何獨立思考能力...(恕刪)


光靠"無腦"是很難連續投資超過20年的
(除非"無腦"投資的部分只占你總投資的零頭)

必須要懂得指數投資背後一點點的學理
這樣,在主流投資的人們說
"指數型投資是新手使用的方法"
"不做功課 , 不懂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 的人,才用指數投資"
"指數投資每年才賺那幾5零頭,有事嗎?"
的時候
才能有足夠的認知來堅持下去

還有另外一個敵人是
指數投資真的超級無聊
一般人大約每季投入或每半年投入
真的很無聊.不能參與別人的討論...
huang123 wrote:
光靠"無腦"是很難連續投資超過20年的
(除非"無腦"投資的部分只占你總投資的零頭)...(恕刪)

對我而言,「無腦」的意涵等同於 「機械式」,如此才能心如止水地執行預先設定好的被動投資計劃。

huang123 wrote:
必須要懂得指數投資背後一點點的學理
...(恕刪)

我在決定要進行指數投資前閱讀了以下這些書,不曉得夠不夠?



huang123 wrote:
這樣,在主流投資的人們說
"指數型投資是新手使用的方法"
"不做功課 , 不懂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 的人,才用指數投資"
"指數投資每年才賺那幾5零頭,有事嗎?"
的時候
才能有足夠的認知來堅持下去...(恕刪)

這些主流或主動投資者說的都沒有錯,我真的就是不做功課,不懂基本面、籌碼面和技術面,我採用指數投資只想要:(長期)年化報酬率 > (定存利率+年通膨率),如此就心滿意足了。

huang123 wrote:
還有另外一個敵人是
指數投資真的超級無聊
一般人大約每季投入或每半年投入
真的很無聊.不能參與別人的討論......(恕刪)

哈哈,就算是因為指數投資很冷門而無法參與討論又何妨?光是旁觀眾多投資高手們切磋琢磨與各顯神通已是一大樂事,更何況「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schou23 wrote:
對我而言,「無腦」...(恕刪)


資產配置與指數投資的確是少了許多戲劇性的效果....
討論起來或許真的是欠缺火光...
但操作起來又多了四平八穩的暢快...讓獲利成為一種習慣只要你不嫌他牛步前進..
相關資訊出現很久了....只是自己一直沒有放在心坎裡..也許是迷了路也許是年輕時看不懂....
回頭去看..
1934年葛拉漢的證卷分析...其實就已建議資產配置的雛形.等同後來老美流行的60/40配置
1959年馬可維茲的投資組合選取...
.
.
.
原來東西一直在那,有緣人自己會靠過去...討論也沒用
不過我還是比較認同葛拉漢的路線....所以將其視為價值投資的一個環節
現在變成不完全指數型的資產配置....就是拼裝車啦(或是動態資產配置)
雖然血統不純正...
偶而出沒本樓呼吸一下應該算是討論吧.....顆顆!!

  • 3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