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真有勇氣還撐得到兩年風險由你負責錢不夠你還要填意思不就是你把錢交給別人去投資?不用承擔風險保險公司管你賺還賠我爸賠了幾萬我就叫他認了快走吧不然會越陷越深的我認為要把保險跟投資分開頂多保個儲蓄險也是不錯啦趴數還比放銀行高
donaald wrote:且投資型保單中的風險是很小的,(如果投資型保單的風險很大,那等於買基金的風險很大)對於他們的觀念,真的很疑惑,覺得他們到底懂不懂??? 之前在別的討論串跟你戰了很久~我猜你是保險業務吧!!!我強調的是保單的風險,而非理財的風險是你不了解???還是你一直在避談這塊風險呢???別跟人收了20年的保險金之後,才跟別人說...風險自負!!!
我的投資型保單是月繳五千!!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大約4500在基金,大約500在保費吧!!其實也有點不太懂啦!!但感覺好像比聽到那個第一年都沒在投資,是在買平台的感覺好很多就是了!!! <---好多業務都這樣解說!!
樓主呀~我跟你一模一樣也算一算我已經繳去了十一萬多了(壽險額度100萬)可是帳戶裡的金額卻是一半不到前陣子"真正"去了解了一下投資型保單發現這份保單是越早翹越對保戶越好的保單但是不幸的話我活太久了,現在醫療又這麼發達(二十年後女性的平均壽命高達93歲)那時後我要付出這份保單的死亡成本(保險成本)非常高.每年收取.逐年遞增越老經濟能力越低,沒錢繳的話,為了維持保單的有效性,就會去扣基金賬戶裡的錢基金賬戶裡的錢要是扣光了 我居然還活著的話....那麼有可能:1.我繳了幾十年的錢都白繳了,因為我沒錢再補進去保單帳戶裡,只好讓保單失效...而之後我死了,這個我繳了幾十年的保障已經與我無關了2.我兩年之內想辦法再補錢進基金賬戶裡,繼續維持保單有效性,然後繳到死,然後我家人可以領一百萬.....所以投資型保單是一份繳錢繳到死(繳費終身)的保單,當然越早死越好但我不想這麼早死阿...反而讓我覺得死太早也不是,活太久也不好因此決定解約設下停損點不要讓基金的風險影響了我的保障
atsai7161 wrote:樓主呀~我跟你一模一...(恕刪) 很好,上面的大大提到 死亡成本!我就死亡成本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之前要求我的業務員把100萬的定期壽險的死亡成本拉出來給我看一路看到100歲,嚇到100歲當年,要繳納99萬9千9百9拾6塊的錢,才能享有100萬的壽險想想看,萬一你有幸活到100歲,當年度將會直接從你的基金帳戶扣取99萬9千9百9拾6塊來當保險金!!!萬一...又活到101歲...又被提99萬9千9百9拾6塊走依此類推!!!到時,99%的人基金帳戶已經扣光光了~剩下1%的人...應該不會笨到繼續繳保費,而取消保單這些幾十年之後的細節...你的保險員會告訴你嗎???----------------------------------------------------------------------------------當然有些人會質疑我的例子太鑽牛角尖...認為一般人平均壽命是80歲了不起那80~100歲的風險...竟然不是保險公司負責,而是一個80歲的老人來負責!!!不覺很好笑嗎??
小弟兩年前也是買了南山的投資型保單一個月也是扣繳5000,一年下來足足有6萬之多不過一年後,小弟做了功課,發覺投資型保單並非長遠之計畢竟到老,危險係數愈高,那麼每個月的保費會愈來愈貴但是已經繳了一年,現在拿回也不划算,所以我依自身的需求來重新規劃提供您作為參考:現每月已繳5000,因此與保險員確認原先投資型保單變更為每4個月繳費1次平均1個月繳交1250,就當作200萬的定期壽險 + 小額投資來繳剩餘每個月3750的部分,就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 + 20年期意外險 + 20年期壽險 + 終身防癌這樣一算下來,不僅每月繳費不變,但是"身價"變的更高讓金錢投資與人身投資分開,我想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