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如果你的商品沒有獨佔性你被課30%競爭對手的國家只被課10%同樣是轉嫁,但對方的進貨成本比你低為什麼要買你的??但同樣的你商品市佔率高達97%某些等級的甚至是100%被課多少%都沒有你的事那是你的客戶自己該擔心的但偏偏就有人直接把這個優勢送出去
有意思的標題 ,一定要湊個熱鬧 。蠻新鮮的例子 :前段日子,對岸沿海的大型製造商與供應商 ,被美國Walmart 派去的高階與當地高階一個個找去談話。其目的就是 : 用各種言語,讓其分攤被美國政府調漲的關稅 。接下來的是 :對岸的商務部找當地Walmart的高層泡茶 ,警告不得如此!否則..... 。很想知道,我們的經濟部有沒有這樣的底氣敢找這樣的美國跨國集團喝個咖啡,做出有效的警告 ?《註》朋友數月前找南部的朋友,得知:在南部的一種大型聚集產業 ,沒了加班,有假就放休 。有的一星期好像一星期內跳休?有點忘了 !下週會再去南部找朋友抬槓 ,再問下新消息與確認狀況再分享 。
瞇瞇瞇瞇 wrote:關稅是由美國進口商支...(恕刪) 原則上是沒錯啊但這應該是在所有國家都是同一個稅率的前提下如果兩個國家要付的關稅不一樣,當有相同類似相同的產品都賣給美國兩個國家的產品都把關稅轉嫁給美國,兩個產品價格一定會不一樣那如果你是美國人,你會買哪一個國家的產品呢?是認為貴的就是對的,買貴的就對了還是會認為,兩個產品看起來都差不多,當然買便宜的我是認為相同類似的產品,關稅較高的,如果不把關稅差額吸收,很有可能賣得不好但把差額吸收,可能就賺不到錢,甚至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