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han8850 wrote:
最賺錢的3n...(恕刪)
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在研發
台積電的研發是四年一代
兩個研發團隊輪流交替研發
摩爾定律兩年一代
其實根本就做不到兩年內解決所有量產問題
都是靠台灣人的肝拼出來的
台積電的研發人員只要博士
那怕是台大碩可能也是丟產線
這樣拼的博士也只有在台灣才可能
我認識的一些在台積電拼累的博士不是想退休就是想轉換去設備商,最好就是去大學教書
研發製程tune recipe是最關鍵
而且要限期達成
只能在台灣做的到
量產單位放在那都不是重點
因為放在那最大的問題是當地的營運成本
核心知識為什麼這樣設計都來自台灣
台積電在大陸南京廠可以生產28,16奈米
中國政府偷抄到了沒?

台積電據説可是花了很多心思~
聯電在廈門‘合資’成立聯芯量產28nm HKMG製程
良率比中芯高
表示聯電還是有留一手⋯
中芯內部以前內鬥派系嚴重
居然各廠的設備都不一樣
recipe都不能通用各自修改
良率會高才有鬼
不知現在新廠有沒有好一點~
台積電的5,3nm廠在18A與18B
8個廠(8個P)的佈局都有規劃
兩個P為對稱設計layout對稱
機台互相支援
要高良率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高良率背後是經驗
這早就是大數據分析
以後的2nm的微影製程
因繞射問題的圖形補償
理論圖形與實際圖形天差地別
這些都是系統整合的解決
光挖幾個工程師才沒有用~
其實半導體製程這種髒活累活
放在亞洲最好
美國人做設計與品牌賺走最大的利潤
髒活累活丟亞洲
只是這種髒活累活越來越難做
難做到只有一個廠商做的出來
那就要考慮自己來做分散風險
美國如Apple最喜歡兩個供應商彼此殺價競爭
賺錢又不會受供應商牽制
問題是太難做只有一個廠商做的出來
和氏無罪懷璧其罪
Morris才會說GG變成政治的角力場所
不過研發中心在台灣其實不用擔心
美國人其實也可以爆肝
但是要天價不是製程這種等級的公司可以付的薪水
華爾街拼爆肝比GG還可怕
NVDA拼爆肝不會輸給GG
但是在美國要美國人爆肝可要給金手銬⋯

加州的最低工資調到了16美金
餐飲人員員調到了20美金
Google起薪已經調到了18萬美元年薪
頂尖工程師4-50萬起跳很正常
(其實Intel給的薪水在美國也沒有很高,我港踢待了十幾年沒跳)
不用這麼高的薪水放在台灣
就夠讓台灣人奴了⋯
碩畢在GG 年薪200萬台幣
真的便宜⋯
在這個版發言的網友本業收入不知有多少人的年收超過200萬?

台灣甚麼工資高物價貴房價貴
換算成美金便宜到靠北
台北的房價要跟矽谷那些好區比
還算便宜...
我親戚買在北加州的好區Saratoga買了快20年
就是一樓平房
最近查了一下Zillow
要3.8M美金
那些金手銬的美國碼農
要買也是要捏GG耶...
萬一失業就麻煩了
那些髒活累活的半導體製造業收入
就別想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