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何台新銀行的投資商品價值直接腰斬?!更新受害者被台新刁難的實況(請看第五點)

我想資訊分享, 將問題提出來討論無關 ”大肆宣傳”; 就算 “簡單” 到提告就可以解決¸ 但選擇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問題, 兩者並不衝突.

當然, 不用請律師, 對樓主應是好消息, 我也想試( 我的是別的案子), 不知道實際執行效果有沒有差別?

金管會鼓勵民眾勇於檢舉金融違法案件, 處置金融違法本是金管會的法定職責; 只是金管會常是推託擺爛, 成效不彰, 檢舉信箱淪為形式; 但並不能因為另有司法途徑, 金管會就可以不用負其法定的職責.

因為我媽年紀大了, 最近幫忙處理銀行事務才發現一些問題, 現實是虧錢才會注意到問題; 當收益是正的, 基本上我也不想去計較細節, 就算發現吃虧 (應該沒有佔銀行便宜的機會吧?), 也就算了, 畢竟爭論契約內容很累; 但是虧損大的, 我會想知道是怎麼賠的, 我想這也許是人之常情.

銀行若違法, 本來就該追究, 尤其是我虧的時候.
風清雲淡是日常 wrote:
真握有銀行偽造客戶資...(恕刪)


誠如你所言
1.那些捏造的資料我們連帳戶都沒有
2.我們有人在進行法律程序了
但到目前為止 一年了~只開過一次偵查庭
3.在法律結果出來前 ,台新的這項十五年期高風險商品還繼續賣的嚇嚇叫

畢竟能騙一個是一個壓

所以我們才會集結起來希望大家能對台新銀行提高警覺!!
畢竟像你這麼有概念的人並不多
awak wrote:
真的, 直接告即可像30F...(恕刪)


這必須要說
所有捏造的資料 客戶都沒有相關的銀行帳戶
但有些是快60歲的菜籃族,有些是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
大家對於去提告都怕怕的 畢竟不曾接觸過
但的確應該給他告下去!! 只是就我之前所說的
我們等了一年只等到一次偵查庭
然後台新還是很認真地在賣這個恐怖商品
所以我們才會想現身說法讓大家提高警覺
peter415 wrote:
然後台新還是很認真地在賣這個恐怖商品
所以我們才會想現身說法讓大家提高警覺


其實市面上類似的結構型產品一堆, 每家銀行都在賣, 並非只有台新一家在賣此類型商品
不懂的產品不要買, 台灣已經經歷過雷曼兄弟連動債, TRF風暴, 還是遠離這些包裝精美的結構型商品比較好
若為了人情, 領完1~2個月利息就要快跑, 很多產品, 銀行只是中間商或代理商, 理專自己也未必懂

提告要著重在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如理專偽造不實投資經歷, 祝你們爭取權利順利。
K350A

你以為領了兩期利息就跑的掉,那銀行要赚什麼?不是有閉鎖期不然淨值已跌到讓你賠一大堆了。不買才是上策。

2024-07-17 22:14
我的南非幣12年期明年中就到期了,
期間只領了頭前1.2年的8%利息,
之後就再也沒領過任何利息,
明年到期間10.8年未領過利息,
又飽受幣值貶值的慘狀
回想起來就是貪婪所致
現在在銀行只做金流交易,
其餘一概不做~~!!
謝謝你的勸世文,但我從不把錢給任何人包括銀行進行投資
,自己的錢自己賺才是王道
風清雲淡是日常 wrote:
就樓主所稱的事項,銀...(恕刪)


真的很謝謝您~
去年七月提告到現在的偽造文書 下周才要召開第二次偵查庭
昨天特別去找免費的法律諮詢
律師也有提到背信罪
還有一個特殊背信罪
其實之前台北受害者也有狀告台新
但我們沒搞懂背信罪的部分
檢察官直接以理專跟我們不是委任關係不起訴
昨天才恍然大悟是 理專因為對台新背信
所以我們受害者的立場是去告發理專擅自變更KYC 讓台新跟客戶都深受其害
只是這麼一來台新是不是也是受害者??
但實際上 這不是一家分行作的違法行為 而是很多家分行都這樣玩...

不管如何 還是很謝謝您的提醒
我們實在是太嫩了 ~沒有早一點到這邊來問問各位高手
才變成現在這種窘境
都是被台新理專的行銷術語所騙,
我是冲著理專說:
⌈銀行大多會提早解約,
不可能真的會讓客戶鎖那麼久到到期⌋,
這句話才簽這約;
過了好多年才恍然大悟,
銀行就不可能跟你解約~~
ovonel wrote:
都是被台新理專的行銷...(恕刪)
你話都只有聽一半,白紙黑字寫在合約上的才有法律效力,銀行確實會提早解約,那是在你賺錢的情況下,像我在他行買的類似產品,本來是五年期的現在才三年多一點,銀行就認賠不玩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