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哩阿建 wrote:
魏哲家謙虛的說:超越台積電「門都沒有」。我也有聽到這點 短期不太可能被超
您應該,(((只)))有聽到這一點,對嗎?
您應該不知道2024年以前,台積電的說是,技術與製程,不可能被超越

fannfu wrote:
有幾個台積電員工跟你們說台積電過勞的?台積電有近十萬員工,有幾個說過勞的?
況且台積電薪資成本低,我就很好奇全台灣有幾間企業員工薪資比台積電高的?
美國廠不如預期,可是美國廠產能營收佔了台積電幾%呢?更重要的是你知道台積電是代工廠,那除了製程不提產能要提什麼?
你說說你的看法是不是以偏概全?
就像我同事上班順利時打瞌睡,聊天,看新聞,下午茶,逛小7,在公司餐廳吸煙區,生態區之間穿梭,偶爾被oncall,卻天天對外喊過勞,辛苦,錢太少。你說看看這種人說的話有幾分可信度?
股海出擊 wrote:
請你出來面對,並解釋...(恕刪)
fannfu wrote:
劉德音這段話有什麼問題嗎?值班跟過勞是要混為一談是嗎?你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便利是來自於多少的人的值班你清楚嗎?
台積電的薪資跟三星、intel比較如何我不清楚,但很明顯的一件事若這些人值得,或三星、intel這麼好,為什麼現況是台積電有這麼多人留著而不全去三星、intel?
你就憑著一些沒本事又愛抱怨的人云亦云,下這結論妥當嗎?
就因為你要投資、預測產業前景,你才更不該曲解、以偏概全,我相信回文的多數不是想挑戰你的專業,就如同多數人不會想去挑戰巴菲特一樣,而是因為你有些論點太牽強附會,太矛盾且不符合邏輯,更何況巴菲特出脫台積電是因為你說的這些原因嗎?
股海出擊 wrote:
我很欣賞你 能夠提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