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3mcv wrote:你這個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方便透露你身價多少嗎?(資產減負債)聽起來你很吃緊。但不知道為什麼買3000萬房子和350萬車子。
大部分的人計算退休金時都是用每月花費, 加上預期報酬率, 然後反推總資產要多少才能退休, 譬如, 每個月花7萬, 一年84萬, 報酬率4%, 所以要存到2100萬才能退休, 假如再加上通膨的話, 那可能要3000萬才行.
我退休前也是這樣算的, 不過那時候有50塊的中華電, 殖利率10%, 護城河, 寡占, 民生必需品, 非常符合巴菲特選股法, 老實說, 沒有中華電, 我應該會猶豫是不是要多存2年才退.
至於為什麼敢買3000萬的房子, 其實一開始預算是1500萬左右, 後來提高到2000萬, 在住家附近真的找不到滿意的, 後來看到新北重劃區才決定再提高預算的. 這個決策主要是受富爸爸窮爸爸的影響, 因為富爸爸窮爸爸著墨最多的是房地產, 我想試試. 這間房子預計住15年, 小孩念大學時換屋, 房地產的名言:地段,地段,地段, 所以主要考量的是以後要好賣, 甚至還可以增值. 於是我買下最好的地段, 因為坪數很大, 所以總價就高. 另一個考量是, 我提早退休是為了提早享受, 不是要把錢帶進棺材的. 我貸款30年, 3年寬限期, 所以還款金額還可以接受.
350萬車子是5年前買的, 貸款180萬, 理由同前面講的, 提早退休是為了提早享受, 不是要把錢帶進棺材的.
貸款真的是理財的好幫手, 尤其是房貸, 年限超長, 利率又超低, 配上存股, 真的是絕配, 要想提早享受財富, 貸款不可或缺, 其實我是可以不需要買那麼貴的車, 就是想要力行我自己的理財之道吧.
錢要花, 要流動, 年紀輕輕就退休了, 對社會也沒甚麼貢獻, 只能是花錢來創造GDP了.
目前股票部位4000萬, 房貸3000萬, 收入只有股息, 每年至少透支100萬. 透支主要是又買了第2棟房子, 自備款花了500萬, 減少了股票部位, 然後每個月多6萬貸款.
股票4000萬-房貸3000萬 = 1000萬, 可能有人會選擇還掉房貸, 然後持有1000萬的股票, 這樣一來還是透支, 股息只夠支付小孩學費, 然後陷入赤字循環.
我上一篇提到, 對於股票, 我一直看到的只有"機會", "機會"來自於機率, 1000萬持有2檔股票, 4000萬持有8檔股票, 哪個打中的機率更大? 報酬率都是等出來的, 等2檔跟等8檔那個機率大? 碰到變化, 持有2檔跟持有8檔哪個較能控制風險?
房貸的還款是固定可預期的, 每年還可以抵稅, 在目前這種透支狀態時, 我每年都需要賣一些股票, 我持有這麼多股票, 我很容易可以挑到高點來賣某些股票, 老實說我是一點壓力也沒有. 反倒是, 假如我只有2檔1000萬的股票時, 即便沒有貸款, 我也會擔心到睡不好覺.
何況第2間房子, 差不多4年後, 老二上高中住校就可以賣了, 到時候錢收回來, 又少支出6萬貸款, 也許就打平了.
老實說, 富爸爸窮爸爸對我的影響比巴菲特大, 所以我把他排在巴菲特前面, 建立資產, 善用負債, 其實才是提早享受財富的關鍵. 投資股票我績效只能算普通, 所以每次被動投資者在喊你的績效有贏大盤嗎, 我都是惦惦, 我一直在花錢, 實在沒法算, 而且輸贏根本不是重點吧, 股票是一個資產, 一個工具, 善用工具來創造你需要的現金流才是重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