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勞退6%自提,為何越高薪的人越會加入6%自提?

yimopan wrote:
新聞都恐嚇說勞退要破產 不敢自提


一般先看歲數吧。

二十幾與三十前段的不急,可觀望。除了離退休還久之外,
要成家立業進修生養教育小孩的資金需求也高。薪資也還在生涯中較低的狀態。
手上開支夠 + 有可以應急用的安全現金後,
再考慮提高無法隨時變現的退休提撥。
yimopan wrote:
新聞都恐嚇說勞退要破(恕刪)


新聞上說的是勞保破產,並不是勞退破產。
勞退最壞的結果是只能拿回本金跟定存利息的錢。但定存利率如果是0%那利息是0元。還有不保證購買力。例如一碗麵50元變成100元。勞退本金並不會提高。
我也有自提6%一個月繳三千多,我是強迫儲蓄分散風險。股票儲蓄險也都有買
1.最重要是節稅
2.次之資產配置
這塊是屬於理財金字塔最底層
提越多 財務越穩健 當然報酬率也可能比較低
3.再來這筆金額受到保護不會被強制執行
4.強迫自己存到六十歲才開始花
5.最後 這6%平常是花不到的
建議有能力的人 大家都提
這樣未來的台灣社會才會更安定
人人老有所終 沒人偷沒人搶 沒人流落街頭
larryryo

摻入了意識型態就變了。

2022-01-22 17:49
shean9019 wrote:
1.最重要是節稅2.(恕刪)


我有自提6%, 是因為我已經接近退休階段, 拿自提來作為現金部分的配置, 加上有節稅的效果
就算存10 年 108萬, 也就是我資產的一小部分的現金部位

絕對不會把勞保退休金或是自提的部分, 當作主要的退休金來看待

如果是年輕人, 我比較不建議自提, 因為真的會被通膨吃掉, 一年最多存 108000, 30 年存 三百多萬, 實在對退休生活沒什麼幫助, 30年後的 300萬, 嗯~~~~, 不知道值現在的多少錢?
joylife wrote:
我有自提6%, 是因(恕刪)


能一年存勞退金帳戶10萬8000元,一年名目薪資約180萬。原則上應會繳綜合所得稅約1個月薪資。
何患無 wrote: 能一年存勞退金帳戶1...(恕刪)

非也!勞退新制提撥上限就是月薪15萬(提撥9000元);就算月薪30萬,還是只能提撥9000元。月薪30萬,所得稅應納稅款不只一個月,謝謝指教~
何患無 wrote:
能一年存勞退金帳戶10(恕刪)

別忘了有分公司提與自提 各6%
另外還有累積收益
KaiCat

真的很多人忘了有累積收益這點,依照目前年化報酬4~5%來說並不差

2022-01-16 20:51
是一種狡兔多窟的感覺..反正薪水一來就幫你扣下..其實久了自己也忘了。等個20.30年..退休日、哇!有多一個彩球的驚喜!
以我自己的實際經驗來分享勞退自提撥6趴的效益和建議吧!

我是在稅率超過30趴之后就開始提撥的,到退休的前幾年稅率都在40趴,一共提撥了十一年左右吧。簡單的算,每年自提10.8萬,就少繳4.3萬的稅,十一年下來大概直接就省下了快40萬的稅,這是直接現賺放口袋的。

另外這十幾年的提撥加上差強人意的收益,我的勞退新制帳戶竟也有400萬的存量。而只要存量夠,就算退休後不再提撥了,只要績效尚可,還是可以打敗在職人的提撥。玩咖已經退休快四年了,每年看一下,還是可以看到明顯的成長,以今年的7趴來算,就有約28萬的收益,完全打敗最高每月6+6趴的一萬八的提撥了!
預估再過幾年,玩咖60歲可以提領時,應有600萬的累積了。不算多,也不算少。到時是否要繼續放,延後領就看情形了。

玩咖的建議:
1. 如果你不信任這個提撥制度,那不管你的薪水多少,都不要提撥。自己的選擇沒人會求你提撥。
2. 其他的人,就看個人的財務規劃,財務有攻有守。如果財務長期保守的規劃已足夠了,例如保險。那提撥不見得是必要的。

玩咖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