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晶圓代工—扼殺創意的元凶?

guest2000 wrote:
幾十年前,貝爾實驗室(恕刪)


創意是指什麼?
無邊無際或胡思亂想的漫遊腦海?還是靈感突發奇想?還是有步驟有規則的推敲?特定的演算法?使用某個工具以某種角度的切割或折彎作業?以音控對某種設施(設備/器具)操作或發出指令?
個人所知的領域,Time sharing,Virtual memory,Quick sort,Binary search,這些都是已經實現的創意,Data analysis時,SQL寫得好與差的,速度可以相差十倍(或數倍),但,由於硬體的進步,以前想破頭要把演算法寫到精簡跑的快,如今,反而強調標準化,易讀易維護為更高準則時,寫出精簡但耗費人時的程式碼被視為不合成本,逐漸被捨棄,創意在此時已經是多餘,也不恰當了.
guest2000 wrote: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有在美國待過就知道

創意要實現

要燒很多很多錢
還要花很多很多時間
然後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講那麼多
台灣就是短視近利

以Musk創立的Neuralink好了
我朋友在那當顧問
他說Musk預計十年不賺錢也要燒下去
他在Google X 工程師年薪40萬美元研發N年不一定成功
連Google都有點受不了

台灣的老闆今年投資明年賺錢
不然懶的投資

這種心態當然沒有創新~

台灣的大公司內部有設研究所專門研究未來技術嗎?

連台積電都沒有!

但Intel有
Intel有Fellow體係讓研究人員專心搞研發

Intel的研發能力比台積電還強
台積電強在工程能力

沒那個種燒大錢花時間燒
然後練功完成一統江湖

台灣老闆寧願賺快錢
積少成多⋯⋯


幾十年前,貝爾實驗室(AT&T),Xerox,IBM,HP等都有一票研發人員,因為他們是終端產品或可獨立運作產品的企業,要能夠持續推出新產品賣給客戶賺錢獲利,所以不斷要投入研發.
數十年前,台灣的企業都只是在地企業,進口替代為主要目標,真要行銷全球,除了要了解各地各區住民的風俗習慣,也要知道宗教信仰與語言文化差異,台灣根本沒這種財力打廣告,也沒這樣的人才可以推廣行銷,但,台灣可以代工,至少工學院畢業的不少,懂機械/電子/電機領域的製程,只要把良率提升,把成本下降,能準時合格交貨,就是最大的成就,一般強調研發或創意的都是終端性產品的企業,台灣大多企業根本不屬這類,都偏在代工或製造的領域,只要把製程工藝發揮到淋離極致,讓品質良率達到最高,利潤就出現,但,時移勢轉,隨著科技進展,當然在改善或創新製程方面的需要,逐一浮現,所以開始需要投入研發與創意了,只是這些研發與創意都是在產線生產製造組裝的流程工藝上,與新產品的研發行銷完全不同層面,一個(跨國公司)是面對消費端,另個(台灣企業)是供應鍊端,兩邊著重的創意領域天差地別.


講得太好了。

這就是台灣的老問題。
我們就算把貝爾實驗室買下來,我們也無法管理貝爾實驗室的那些高端研發人員。
我們沒有管理那類型人物的人才。
至於要談服裝,酒類,歐美飲食,各類設計產業,甚至 FMCG ,我們台灣跟人家歐,美,日本差一大截的。
日本跟韓國能打入那些產業也是花了很多力氣的。

台灣的話,.......嗯。

有興趣的各位網友不妨請教一下倫敦政經學業畢業的蔡博士,
看看英系畢業的蔡博士有無良方。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MBUSA wrote:
真的是這樣嗎?

試想,如果太極殿自始至終只雇用大學學歷的畢業生
完全不雇用碩博士生,還會有今天這番成績?

未免也太貶低碩博士的價值了!


你一直都用台積電的眼光來看這件事

我是用整個國家的眼光看這件事

這就是差別

研發的當然台積電用碩博士去研發

顧機台的不需要

以國家的角度看 這些顧機台的碩博士 去其他行業當研發 絕對能提升其他行業的附加價值

如果一個國家的頂尖人才就這麼多

那麼人盡其用 才能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Lisa_Hsu wrote:
DandelionJack wrote:
何況大家現在也聰明了,知道對於創新與發明要申請專利保護,
所以台灣要發揮自己的創意,並且把創意商品化,進入全球市場的難度一直有。

現在RCEP一國申請專利RCEP諸國通用
台灣現在進不了RCEP真的會死很慘



我們台灣有個國際貿易法學與談判專家,
倫敦政經學院畢業的蔡博士。
當年她的成名作是在報紙投書一篇有名的文章,內容好像是寫我國電視機無法外銷歐美的原因或說困境。

我們來問她?
不知可否?

Take a smile.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jack老大 wrote:
你一直都用台積電的眼(恕刪)


我們台灣就兩千三百萬人的能量,只能作兩千三百萬人能作的事情。

此外,我們也不像以色列人。
當年以色列建國的時候,全球大約六十多國家的以色列人回去參與建國事業,
這是以色列強大的秘密之一。
非常重要,因為靠這曾有居住六十多國的經驗的以色列人,就可以蒐集到這六十多國的各類情報,也包括商業資訊。
再加上還有個美國在後面撐腰。
以色列的各類產品可以在世界有一席之地。

日本的話,很早以前就展開國際化的準備。
韓國人這方面起步其實比台灣晚,但是因為韓國畢竟是個聯合國承認的國家,
做很多事情比台灣方便。
此外,韓國人作事情比台灣人果決,這是他們比我們台灣後來,但是可以居上的原因。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wrote:
研發的當然台積電用碩博士去研發
顧機台的不需要
以國家的角度看 這些顧機台的碩博士 去其他行業當研發 絕對能提升其他行業的附加價值
如果一個國家的頂尖人才就這麼多
那麼人盡其用 才能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這很奇怪

台灣人無所不用其極,節省各項成本

顧機台,請便宜的高中職生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請到碩博士?????

有人知道嗎????????????????????????????

話說,台積電裡面很多工作,都是外包,這...........

我不覺得他們願意花大錢,請頂尖人才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研發要燒大錢的...

我台美都待過
台灣工程師素質不會比美國差
只是舞台不一樣而已...


正解!

就是有些已經失去政權卻又整天喜歡愚民的人

一直在說風涼話
DandelionJack wrote:
這就是台灣的老問題。
我們就算把貝爾實驗室買下來,我們也無法管理貝爾實驗室的那些高端研發人員。
我們沒有管理那類型人物的人才。
至於要談服裝,酒類,歐美飲食,各類設計產業,甚至 FMCG ,我們台灣跟人家歐,美,日本差一大截的。
日本跟韓國能打入那些產業也是花了很多力氣的。

台灣的話,.......嗯。

台灣不是沒有人才,Oracle資料庫當初就是基於台灣博士寫的論文發展起來,但錢卻被大學沒畢業的老美賺去,讓他變成富豪。Apple手機上一些小東西專利,也不少是台灣小公司賣給Apple的

台灣人研發的產品,就只能廉價賣給外國人,外國人賺了大錢,再擺出白種人高貴的姿態鄙視台灣人,台灣人還拜跪五體投地

剛剛我說的 RCEP專利協定就是個大問題,如果台灣沒有好的計劃協助台灣有創意的人打國際官司、行銷,做生意,那再多優秀人才,也只能發明後賤價賣給國外大廠
Lisa_Hsu wrote:
國際官司、行銷,做生意(恕刪)


國際官司、行銷,做生意

= = = = = = = = = = =

台灣這種人才不多啦。

能像彭明輝教授作到改良式地發明?
已經很厲害了。

小弟曾作過買辦 ( comprador ) 一職。
國際官司、行銷,做生意等事務要作到有國際性競爭力,很不容易地。
看這一代的大學生有沒有辦法吧?

= = = = = = = = =

我們的教育體系可以教出資料庫設計人才,小東西的設計與開發人才。
但是 " 國際官司、行銷,做生意 " 牽涉到文化的巨大鴻溝,台灣一直沒辦法。
我們的教育體系,也就是我們的老師就不行了。
唯一的可能是學生比老師強,才會有這種人,可是都已經學生比老師強了,
這個人還去學校上課幹什麼?

= = = = = = = = =

台灣不是沒有人才,Oracle資料庫當初就是基於台灣博士寫的論文發展起來,但錢卻被大學沒畢業的老美賺去,讓他變成富豪。Apple手機上一些小東西專利,也不少是台灣小公司賣給Apple的

台灣人研發的產品,就只能廉價賣給外國人,外國人賺了大錢,再擺出白種人高貴的姿態鄙視台灣人,台灣人還拜跪五體投地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
這很奇怪台灣人無所不(恕刪)


這不就叫作急功近利或短視近利嗎?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