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好想要40歲就財富自由

Never lose money wrote:
其實就是用4%的錢當...(恕刪)


这种算法有瑕疵
会変成一直花利息
到死的时候

本金都没有爽到
A博 wrote:
只能說你生不逢時.....(恕刪)




沒想到你也在此樓

呵呵。


那繼續上次 請問你的現金流? 直接收現金? 收到的錢都放在小保險箱中? (至少有數百萬至千萬?上次你說 千萬現金內 你還沒問題。)

或直接收現金(租金) 人再到銀行存現金?(就每個月存二三十萬現金進去這樣?)

又或收現金,直接繳房貸? (但這機率並不高) [應該是房客們直接匯到你戶頭,再繳房貸?或挪它用?]
可以看一下現金流狀態嗎?


縱使一收到錢幾乎都要繳房貸 這也是可以直說的!

(上次大概看見你有九張或十張台北房地契) [我猜應該沒有一間大概七八百萬的了吧! 就算最便宜的一間也要九百至一千萬,小小間的那種]

等於這些房子至少就值一億! (大概抓個未繳房貸還有五千萬,也等於你正資產有五千萬以上?)


且這是粗估,如果其中有兩三間金店面,又怎麼可能一間只值九百萬而已!


最主要還是想知道你的資金流向?(才能斷出究竟是不是有貸款? 或許你原生家庭就是大富人家 就算有個幾億房產 也只是九牛一毛 何必貸款!)

另一問題就是 我還是無法相信 可以躲過國稅局!



=

假設 所言屬實 可以大概 關鍵字提示一下?

我好去找我們這邊對應的 會計事務所(請一堆記帳士、律師的那種)
還有前東家對應的事務所

好好跟他們討教一下 為何一般素人都可躲過國稅局(不管是合法 或 不太合法。但就是確實達到最後成效! 光這一點 就很值得研究其內功心法如何運使)

而我們每個月要繳不少稅+ 給事務所的記帳費用?
xpotter wrote:
一個會跟三商壽買投資型保單的人
好意思叫大家「不要盲目地聽從別人的意見」?


我覺得網路上是 自由的。

很多號稱白手起家 扣掉房地產 還有六千萬資金以上的

還是號稱白手起家 十年賺到一億的

還是二十歲創業 當年年營業額達到三千萬 現在四十幾歲 月薪遠遠高於台幣八十萬以上 手底下二十個名校碩士高材生

這些人不也是在武林各地到處述說著他們生平歷練?

這些永遠就是拿不出現金三十萬 拿不出現金九十萬

[這些 永永遠遠 都只能用講的 <=== 永遠 都只能用文字講!]

這些 就是這個也要問 儲蓄險也要問 台股也要問 什麼都要問 [很少遇到這種什麼都要問的中年大叔] <=== 真的是什麼都要問耶! [我身邊那些高中生 大學生 剛出社會的! 都還不會去問這些 他們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耶!!! 反而這些剛出社會的 賺不到六千萬! 你說 這合不合理?]


那麼 人家買 三商壽投資型保單 又為何不能講? 你住海邊?



=

就以我認識的某位 問題很多 但手邊又有六千萬資金以上的 有為退休人士

問那麼多年 到現在 (達到何等成效?)


"假設" 但這假設 我個人認為完全不成立!

6000萬進三間儲蓄險 (最基本也退佣兩百萬以上) <===這是最基本

第一年1.9% 114萬

第二年 114萬。

從所謂退休的一開始到現在 200+ (114x2)=428萬

什麼事都不必做 兩三年 就428萬進口袋


看是要帶著全家到哪一國踏踏青

還是要到哪幾間正妹超多的健身房

問題不通通解決掉了? [每個月無緣無故就有九萬接近十萬可以花,這些問題 還會是問題嗎?]


還在擔心退休後會沒收入‧‧‧?



而這只是所有武學中 最基礎武學而已捏!!!





有時候就放寬心吧

看見那些號稱多有錢又多有錢的武林有為退休人士 武林有為上進青年 <=== [指那幾位 永遠都只能文字講 永遠都看不見他們真實功力] (我就真的不懂這幾個 究竟是在幹嘛)

我也只能就是看他們一直講一直講 [完全吸收不到什麼!]

反而我看保險員,或會買保險的版友 發的文,似乎還覺得偶爾也是有一些些東西能吸收!!!
A博 wrote:
只能說你生不逢時......要是早個10多年就有這種想法去投資房地產.......根本30歲就財富自由了


1.早十多年 他哪來的幾百萬 或幾千萬資金?

2.就算資金只夠買一間 再賣 或許一次也就賺幾百萬。(這樣的累積速度,還是沒辦法在數年內像你擁有大概十張左右房地契)

3.就算現在回到三十年前,房地便宜要死時代! 但當時有價物也是有其市值在!三十年前我窮到快被鬼拖走 也是買不起那些東西!

4.所以 我的觀察確實沒錯 在台北 真的所謂用買房 來當獲利的管道 確實是很普遍存在?

(就好像我們做傳產工廠的 買原料來製造 再銷到國外 賺外匯 是一樣的道理?)

先前一些房地市或財經名嘴提到台北一群投資客大舉南下 開始炒台中 這也是確實存在之事?

=

以越南來說 理論上 在精華區 理論上會有點像當年台北被炒前的狀態!

如果在台灣的時光無法改變 [那就是改變地點 去找三四十年前類似台灣的地區]

但 我輩中人 一直以來所知的就是 房子應該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大量獲利 造成所謂 台灣也有一大族群年輕人 永遠喊他們買不起房(一間兩三千萬 還小小一間 這是要怎麼買?)

所以這方面真的無法涉獵到![哪怕是在越南 不是本國同胞!我都感覺做這類行為不是太好!]


但在世界觀 投資獲利觀而言,只要能獲利‧‧‧ 它也沒什麼不對!
(就是所謂買低 賣高 自然就是獲利!) 只是我輩中人 好像自最久以前 就被限制為 不該涉獵這方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