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IET-KY (4971) (英特磊):世界唯二的MBE高端磊晶廠

小呱爸 wrote:
看11月這營收今年度(恕刪)

小呱爸 wrote:
看11月這營收今年度美金營收雙位數成長看來要miss了,他們家的缺點真的就穩定度太差,營收波動沒法像全新穩懋宏捷這樣;不過第四季要比第三季好 12月營收要做到6200萬,還是個不怎樣的營收....沒有恆常在7千萬以上股價應該都是打混...


11月營收真的不怎樣,對IET快沒信心了
coolscott wrote:
11月營收真的不怎樣(恕刪)

想請教a大對這次營收看法~
cheng.0601a2558 wrote:
想請教a大對這次營收(恕刪)


我覺得大家對11月營收各自的看法都很好,
大家基於基本面去看公司狀況,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很好的事情。

10月營收為6700萬
概估10月0.22 (EPS)

11月公布是營收5300萬
概估11月(5300-4400)*0.355/36.53 = 0.09 (EPS),Q4目前10月、11月累積約0.31元,Q4整季預估可達0.5-0.6,全年概估0.46+0.46+0.58+0.55 = 2.05 (EPS)
依照公司Q3法說確認的成長目標即低標10%,全年也有機會達成。

當然,和10月相比,11月的數字絕對稱不上是好的營運成果。
然後呢? 你必須回歸你當初買進股票時的理由,對這樣的成果進行解讀,並進一步思考你的投資動作。意思是,你可以反向設想,假設今天的11月營收是8千萬,下週股價向上提升了25%,你會不會就這樣把股票賣掉獲利了結?如果你認為會的話,你對於5300萬的投資動作就該是下週即刻出脫。如果你不會因為公佈的結果是8000萬上漲25%就獲利了結,那你下週就不該因為5300萬的單月營收就把股票賣了。
我認為,這兩種做法沒有對錯,只是我們看到的投資哲學,以及看到的東西不同。

和大家分享我個人的版本,
首先一個必須想的問題是,為什麼公司的營收狀況這麼不穩定?

磊晶公司的業務形態就是B2B,和全新的差別必須追溯至終端產品,目前終端需求大多也並非是消費性產品,大多是企業用產品。可以仔細思考一下,除了車用防撞雷達是消費性產品外,其他終端用途不外乎是國防、衛星、資料中心、電信。這類型的終端需求,受制於合約、資本支出、政府預算的變動,本身就有相對不穩定的性質,也因此看單月營收更是非常有可能失準。這些企業用產品業務的性質是也許量不大,但價格好,毛利高,技術門檻高而競爭者少,只要有好的訂單下來,公司加班幾天run個幾爐價格好的磊晶出去,營收就會翻個三兩番。也因此,我認為不要輕易的認為高總所說的「Q4看來會是最好的一季」這個statement會miss。而且這個說法在Q3幾個禮拜前的法說時才再次被證實過。高總會這樣說,勢必是看到某項訂單上有明確的增長,但實際落在Q4哪個月,我想他自己甚至即使是客戶的採購,大概也說不準。先前也提過,月營收這個事情是台灣獨有,幾個大的資本市場都沒有這件事(也造成cover台股的分析師特別有事做..),美國是季報,香港更是只有半年一次的財報。所以月營收本身就是很短視的事情,季度來看會好一些。

第二,買進而且長期持有的理由?
其實一直以來,IET的明星產品就是兩個 "InP (磷化銦)" 及 “-Sb(銻, antimony)“
我看上的東西就是InSb/GaSb T2SL的相關國防合約未來數年對公司營運的提升,以及 InP及GaAs VCSEL在未來數年高頻、高速環境下的無窮商機,包括在datacenter, telecom以及mobile。

只要去看化合物半導體的產業研究報告,InP、VCSEL、GaN已經進入了高速成長階段。GaAs HBT或是Phemt的成長率,相對遜色,甚至我必須說在射頻應用上GaAs已經趨近零成長。InP在光子應用上的可能性我想很多人早已熟悉,也不需要我多談。但一直被大家所忽視的一件事情是, 銻化合物InSb/GaSb一直是公司隱藏的明星產品,一方面是高度國防機密的原因,各先進國家都持續競逐這塊領域,另一方面我想是先前仍處於國防、NASA「研究」合約的階段,大概也不好向外界說太多細節。

我必須說,公司在這方面的研究因為在美國,因此是處於世界上非常領先的階段,我甚至覺得有些黑科技的成分。也正是因為有能力實現相關銻材料磊晶產品量產的公司太少,公司前幾年投資了許多資源往上游做了基板,往下游涉足製程,一定程度實現整個銻磊晶產品的自給自足。為什麼這材料這麼重要,如果你拿T2SL下去搜尋,會發現美國國防部接下來數年都將採用這個材料製作各項武器平台的紅外夜視系統,包括戰車、戰機、武裝直昇機、軍人,而實際有能力供應這個產品所需磊晶的公司,只有兩家有能力使用MBE量產的公司,也就是IET,以及IQE。

*今日剛好digitime電子時報很巧地介紹了「銻」材料未來將取代矽成為新一代感光材料。這個感光元件可以理解成PD,就是光接收端材料的革新。韓國還停留在交給KAIST/KIST研究機構進行學術研究的階段,IET及美國合作廠商早已有實現量產並付諸在產品上的能力。全新先前在證交所的法說會中,也提到化合物半導體未來在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這個概念上的廣大發揮空間,但好笑的是全新還沒看到任何相關的產品,IET已經量產在即。

*全新法說會,可以從VCSEL那張圖開始觀看(第40分鐘),也可以了解到說高總屢屢在法說會上說的,未來VCSEL真正的戰場是高功率,也因此需要大尺寸的Chip size。大尺寸Chip的結果,就是製程廠商對於VCSEL磊晶的均勻度的需求會很快的提高,而目前MOCVD的均勻度停留在正負10nm的誤差,一片可能70%的sweet spot可以使用,IET已經做到整片磊晶正負3nm的誤差(高過MOCVD兩個等級),所以IET現在才能供應最高等級的光通訊用20G/25G VCSEL給光通訊廠商。全新法說會後面則提到紅外夜視成像(IR),Machine Vision等概念,看來看去這些簡報內容倒像是在幫IET做科普,而跟全新無關。
*全新法說會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hHxvfrHrQ&t=804s



InP + InSb/GaSb T2SL這兩項產品線的實現,特別是T2SL的肥美量產訂單(超高毛利、大尺吋晶片、單價極貴),近在眼前,甚至12月就會開始。我想公司一月的法說,也會對相關產品跟量產訂單進行更多的說明,畢竟明年的營運很大一部分就是看這個T2SL,毫米波InP HBT PA若能順利導入量產,會是錦上添花,即便沒有,光靠T2SL帶動的成長也足矣。公司十年磨一劍,先前投入這麼多的精神及研發經費在T2SL的研發案上,數個月內即將在新廠付諸量產,享有更低的生產成本、更高的機台運作效率,加上明年也會是IET實現3大產品線(GaAs, InP, Sb)首次皆導入量產的第一年,我不會因為區區單月營收不如預期就輕易地把股權賣出,我想也沒有任何創投會這樣做。

*T2SL的量產訂單除了公司自己q3法說提到對於機台要快速擴增之外,根據軍火巨頭Raytheon公司的網站資料,2020最新一代的3rd gen FLIR夜視系統即將開始交付。提供HD等級,並且能穿透沙塵、濃霧的紅外夜視系統給各個軍種,包括空軍,陸軍等。明年開始國防部將全面導入全面取代2nd gen FLIR。
https://www.raytheon.com/news/feature/it-turns-night-day

我個人分享這些資訊的目的,是希望能讓大家對公司有更好的瞭解,瞭解公司的目標與辛勞,同樣作為股東,也就是公司的部分擁有者,希望我們能一起從研究學習中自我提升,並享受長期投資、參與公司成長的樂趣,與你共勉。
asiguo wrote:
我覺得大家對11月營(恕刪)


有關11月份的營收,看了大家的意見和樓主的回應後,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

短短一個月的營收是看不出什麼趨勢的,以業績剛剛要開始成長的公司來說,至少要以半年以上(季我還覺得太短)的營收、毛利、營益率才能有個根據,所以我也建議是看看有個底就好,無需大驚小怪。

事實上營收公佈這個數字,我心裡是沒什麼太大的波動,反而高興的比較多,最好下週繼續有人拋售,讓我再多撿幾個便宜,走短的走光了籌碼穩定,接下來就看公司後面的發展。

這是一趟長程的列車,想要觀看沿路美好風景的旅客們,要坐穩了哦!
asiguo wrote:
我覺得大家對11月營(恕刪)


希望大家趕快失望拋售,來到50幾甚至更低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70674
取得大廠的RF高頻pHEMT量產訂單,並爭取於本季開始穩定出貨,貢獻營收。

此外,高速VCSEL磊晶片量產訂單也穩定出貨,並持續與客戶共同開發其他波長及用途VCSEL。

至於磷化銦方面,5G相關HBT,PIN磊晶片定期量產訂單已到位,新廠擴增生產機台認證以靈活調度產能,更將與客戶進一步開發磷化銦及相關「銻化鎵生物感測雷射晶片」,可望帶來不錯的營運動能。

展望明年,高永中認為,IET-KY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5G相關的高頻高速及通訊相關晶片,高速VCSEL磊晶片,以及銻化鎵紅外磊晶片。

--------------------------------------------

據蘋果供應鏈透露,2020推出5G手機(高通晶片),毫米波部分出貨量大概10~20%,主要是美、加、英、日、韓,其他部分都是Sub 6。
雙鏡頭或四鏡頭,四鏡頭其中一顆是ToF,3D感測,那表示會有VCSEL的單,當然這可能是MOCVD(聯亞、全新、IQE?)而不一定是MBE的單,這部分個人研究不透徹,但這是後鏡頭,採用更大功率的VCSEL,或許有機會吧。至於射頻元件要看IET的客戶是否這次就採用InP,間接打入供應鏈。大家可以蒐集資訊、研究然後來討論看看~~
kyova wrote:
希望大家趕快失望拋售(恕刪)
高頻pHEMT先發,T2SL中繼,再來Inp pa,這樣應該不錯。
glenho wrote:
高頻pHEMT先發,T2SL...(恕刪)


就目前來看,IET-KY的product roadmap確實差不多是像glenho說得這樣:
A. Phemt找新的量產單維持住營收。
B. T2SL登場,會非常顯著提升淨利率(目前毛利率35%,T2SL是50-60%)。(數月內)。
C. Datacenter 20G/25G 高速VCSEL客戶製程研發有突破,轉進大量量產。(數月內)
D. InP HBT開始導入在millimeter wave PA上(中長期趨勢)。

* 整體生產如果都調整到新廠工作的話,有比較多的機台可以彈性運用,整體毛利上也會有一定程度地反應。

我想公司的明星產品一直都是Sb(antimony),但囿於國防合約還有各種政府法規要求,其實真的不能說太多。公司是因為是美國公司,才有這個機會跟美國各家先進研發機構一起合作開發技術。每3個月回台灣開法說會若貪圖一時之快,觸碰任何法令,結果掉了失去客戶信任,才是最得不償失的事情。很明顯的,公司對於phemt或是InP、VCSEL等產品其實相對透露地就是比較多一些,對antimony是比較三緘其口。而且,就宣傳上來說,其實InP HBT用在5G PA才是最有宣傳價值的事情,也是最好claim MBE優點的產品線。講antimony一方面是機密不能說,二方面我認為或許技術上解釋起來也很複雜,也不好有太多解釋。

數個月內會接到的T2SL生意,其實是從基板賺到磊晶,甚至一路賺到製程的初步處理(切/拋/磨),每一步的利潤都會加上去在最終售出的產品價格上,因此利潤會相當肥沃。這個生意法說會的說法是已經在pipeline上面等,我想隨時會啟動。
asiguo wrote:
就目前來看,IET-KY...(恕刪)


營收的利空單是12/9一天就反應完了,而且尾盤明顯有一單是較大單的吃貨,可見得多數持有公司股票的人有相同的想法,而且應該是有法人或是大戶注意到了。

本來期待可以撿便宜的,看來是落空了。
winson1812 wrote:
營收的利空單是12/9(恕刪)

昨天還是有63.4附近可以撿啊哈哈哈
cheng.0601a2558 wrote:
昨天還是有63.4附(恕刪)


沒有一直在盯盤啦。
我有設定的價位,就繼續觀察了。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