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綠角長期年化報酬率4.4%,我吃了一驚

綠角大 應該是我看過最用功的投資人

他看過的書應該可以堆成101吧

從投資來講他可以算是教科書

區域配置 低買高賣
lsd193anthon wrote:
另外指數化投資者對選股者的攻訐與訕笑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主動投資人對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法的攻擊,可是從40年前柏格先生為散戶投資人帶來第一檔指數型基金那時就從不間斷了。

即使被動投資法已經被證實是實際可靠的投資法後,美國那邊攻擊的言論依然還有,只是少了些。

而台灣嘛...就慢慢來吧。時間會證明被動投資法才是對多數散戶最有利的投資法。
指數化投資是比較安全的方式,不過真的不好賺,去年我從11000扣基金到9400,再往上到10400後停扣,到10800左右分批賣出,約賺5.5%,如果不停扣,可能會更少
(中間我還有加碼)
賺價差真的不好賺,躺著領利息好些
hodson2013 wrote:
指數化投資一直認為他們是被動投資,這是我一直納悶的。
當他們一直説0050優於個股,我一直認為那是主動選擇台灣股市50支股票。
那為什麼不選富邦的500支,這樣的討論最後就會導致全台灣股票市場才是真正的被動指數化投資。

可是這不是討論結束,因為還可以問為什麼主動選擇台灣?
所以主動投資者為了貫徹被動指數化投資,就説買美國SP500。
但問題一様為什麼不買DJ....,結果就是買美國全巿場。

當然討論還沒結束,為什麼只買美國國全市場?
所以接下來就買全球股票市場。

故事有沒結束?沒有!
因為股市只是多種投資工具之一,還要考慮債卷。
所以故事再跑一便,買了全世界的債券指數。

故事有結束嗎?應該沒有!
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還沒放進來。

被動指數化投資被自己的信仰綁住,不願意面對人生或投資本來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為了讓自己的投資無窮的推向被動指數化,就一直往全球市場各種配置走。
最後可見的績效就是不如回頭買買中華電信、金控股或是0050。

我這樣推當然是過份了,因為被動指數化的投資者會在現實考量下,
主動選擇某一個市場某一個配置,只是他們不好意思説而已。

另外說到股債再平衡也是一種被動,更是納悶。
股債再平衡是認為股債走向相反,所以在一段時間要平衡一下。
那為什麼一年,不是半年或是兩年。這不是主動選擇嗎?
一年是一個股價循環嗎?當然不是。
選一年為期再平衡,只不過是一個人的慣性而已。


選擇台灣50,是因為考慮到某些條件因素。

個人因素:本金太少,進行國外投資成本會佔太高%。或是仍在學習中,邊做邊學等等。
台灣金融業因素:內扣費用、規模、流動性、追蹤誤差、與加權股價報酬指數連動性等等...目前投資台灣市場的最優解就是台灣50。


以下再延伸出去的美國或全世界的選擇,就是依循被動投資法理念逐步展開。其實核心理念從來都是不擇時、不選股持有全部。並沒有什麼主動選擇的不同。

將債卷加進來,是因為被動投資法的違反人性,以及為了應對人生可能的意外急需用錢時如果股市恰巧是熊市。
畢竟被動投資人要全拿市場漲幅的代價就是跌幅也要全盤接受!

市場平均當然會不如某些表現在平均以上的公司,但問題是你要如何在現在挑出能在未來能勝過市場平均的公司?

目前sp500成分指數的公司,能存在於指數內的平均時間約是23年。而一個人的投資時間通常比這段時間長的多。

真正的被動投資人通常會選擇全世界,或偏重美國。這都是有其支撐的論述。如果大部分的股市不是選擇這兩處的人,那他就算買賣VT,VTI,那他也不是被動投資人。

再平衡的時機,也有人做過研究。次數約一年一次就好,太多並不會有更好的效果。重點是在機械式強制執行低買高賣的動作,不參雜人為的判斷。




最後澄清一個常見的誤會:買賣etf的人、或是買進持有,就被當作是在做被動投資。

被動投資法是依循固定的核心理念運作。etf只是工具,目前符合台灣被動投資人的工具就是etf。

如果未來有其他更適合的工具出現,例如vanguard的基金,也有可能會轉換成那樣工具。
"綠角長期年化報酬率4.4%"

已經很不錯了
我去年美國公債2年期利率2.6%,都感到很滿意了
與台灣股價指數連動最高的是元大的那檔指數基金,不是0050
sgxm3 wrote:
選擇台灣50,是因為...(恕刪)
sicin wrote:
與台灣股價指數連動最...(恕刪)


元大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內扣高(0050兩倍),追蹤誤差大。

我記得還有一檔永豐台灣加權股價指數etf,那檔也有類似的問題。

上面也有說了,考慮許多因素後,台灣50目前仍是取得台灣市場的較適當工具。
hodson2013 wrote:
懶得回答跟沒有能力...(恕刪)


是是是 我沒能力回答
你爽就好
rayms6 wrote:
'綠角長期年化報酬...(恕刪)


綠角全部投資美元資產
4.4還是冒著匯率風險的數字

sgxm3 wrote:
主動投資人對被動投...(恕刪)


指數化投資對台灣多數散戶是有利的投資方式,這點我是持肯定的態度。

但是P先生三不五時貼出現在賺多少,有時一個月貼好幾次,請問這是你們要給台灣投資者的觀念嗎?

指數化投資求的是什麽?短期的漲跌幅用在指數化投資上對大部份的台灣投資散戶是好的嗎?

你們已有追隨者既然想推廣指數化投資觀念,不是應該要有完整的投資方式嗎?

短期的漲跌幅應該是給像我這樣選股投資者去傷腦筋才對,畢竟我求的是白粉的利潤。

我也有買月配基金跟累積型基金這兩種我一放就好幾年,一個月頂多看個一兩次這算是我另外的資產配置。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