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決條件(一開始投資/機前就要決定)1、投機標的:嘉泥2、投資時間:短線(11/16-3/22)3、投資目的:賺差價 和練習4、投資金額:X張5.已出脫: 分別於12.85, 13買進,13.8/14.1出脫。目前站上15.5操作部份1、基本面=>嘉泥基本上已經不務正業,是個夕陽公司(獲利非靠本業,多角化經營,靠土地租賃和持有台泥股票)。但淨值有32.2元,十年線為13.59,連續五年配發股利。董監持股17%,算正派只是年老無力經營,無力改變的夕陽企業。不動產投資 76.04( 23% ) 就算本業不行,也可以賣土地。本益比5倍,股價淨值比.44。嘉泥分別處分台泥,亞泥股票,嘉泥股票(10月,12月,11月)。2、籌碼面=>法人不愛,波動小。3、技術面=>A大喊亞泥時,大多數人注意力放在雅妮,順便低點買嘉泥。4、資金配置=>小玩5、風險管控=>如果下跌就領股息,2017 殖利率1.78,2018應該不會低於2%(2018殖利率3.79%,) ,淨值32.2 小玩,就算套牢也無所謂,投資金額只占本金一咪咪。6、散戶、法人心理面=>散戶投機心理,當發現雅妮台泥上漲,會投機其他尚未上漲水泥股。嘉泥購買不少台泥亞泥股嘉泥股票(10月,12月,11月)。買回區間價格(元):9.00~18.00,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散戶可能預期股票會漲到16元。法人應該不會大量投資此股,因此價格也不會因為外資撤離波動態大。(外資佔比低)7、自我心理面=>膽子小,只能買在低點,漲上去就不買,小賺就跑。不敢買飆股,只買低於20元股票,股本大,不易炒作,但因為跟上水泥漲勢,又買在十年線下,應該立於不敗之地。淨值32.2 小玩,就算套牢也無所謂。雖有可能漲到16,但覺得可以賣了。(嘉泥一月份賣出亞泥台泥,未來性降低)
Acer_kewei wrote:操作心法,1、清清楚楚分析並寫下你這十年交割單上所犯的錯,然後保證自已不再犯一樣的錯----------------------------------最重要的第一條心法[檢討改進]縱使在MOBILE01投資與理財有1萬個閱覽讀者,也找不到1個人確實做得到!
這是我第一次分析財報,由於很多名詞定義都是自己看理財書來判斷,原本想理解透徹後再來分析,發覺不踏出第一步,就會原地踏步,以下是我對鴻海的財務分析:1.鴻海股本2013年1313億,2017年1733億,2018年減資回到1386億,接近2013年股本。2.鴻海2013年年營收39541億,2018年52964億,營收成長1.35倍。3.鴻海2013年營業利益2.77,2017年1.68衰退3成9。4.年度總獲利EPS2013年8.16元2017年8.01元,近5年EPS不曾低於8元。5.業外收益2013年269.8億,2016年230億,2017年703億。(2017年第四季是靠業外撐起來約632億。)6.研發費用2013年465.8億,2017年817.8億。鴻海2018年第三季EPS1.57元,業外損益29.67億,營業利益313.7億,本業看來還不錯,但業外不太理想。因第三季後鴻海減資兩成,所以第四季EPS也會因為資本額減少提高獲利2成。2018第三季營收約15715億第四季18222億由於鴻海獲利變差,第三季雖然三率三升,但主要是減資提升獲利的原因,原本想用第三季來預估第四季本業EPS,但第三季營收計算有含減資前+減資後,故不知如何算,用猜測的,第四季本業EPS約2元,業外富智康一年賠了260億,鴻海需提列160億左右,佔了EPS1.15元,所以對業外有點擔心,但2013年至今鴻海年EPS從未低於8元,郭董是否有殺手鐧還沒拿出來。幻想2019鴻海減資2成(回到2013左右的資本額),富智康損失縮小,裁員縮減人力支出,削減開支200億人民幣,自動化生產,年營收達6兆…是否有機會東山再起,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因為對財報還是似懂非懂,等我學更多,再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