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xxz

https://ww2.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4084085001&pu=News_0031

《其他股》可寧衛大發廠迎春燕,增添營運新動能 時報新聞   2020/01/16 16:39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可寧衛(8422)大發焚化廠已在去年起開始陸續貢獻獲利,今年將完成新設備的裝設,每月可望增加約處理800噸固體廢棄物產能,營收貢獻度將持續成長,增添營運新動能。另外,未來大發廠規劃興建新爐體,計劃將會在2022年投入營運,持續為營運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可寧衛大發廠去年積極整改,今年將引進全台第一座氮封破碎系統(SMP),來自德國技術可防止低閃燃點的固體廢棄物減少工安事件的風險,使大發廠能收受更多種類及難處理的固體廢棄物,推升營收貢獻度。

可寧衛說,大發廠新落成的行政大樓利用較高彩度及明度色彩,提高整體環境清潔感,希望可以扭轉普羅大眾對於廢棄物處理及回收的負面印象。另外,屋頂規劃太陽能光電系統,將用電系統逐步轉換為以太陽能光電系統為主的綠電替代,以期許落實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的理念。



大發一廠今年應該可以開始貢獻一些獲利,可寧衛應可重回成長軌道
希望今年股利不要差去年太多
http://b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19/IndustrialWaste/article-5.html
產業因應》
台灣三大事業廢棄物清理公司,如何面對「第六缺」
文/吳中傑

全台焚化爐進入使用年限倒數期、沒有民眾願意讓社區長出新的掩埋場與焚化爐,加上台商回流大潮將帶來更多工業生產,也即增加相應的廢棄物量⋯⋯在彷彿面臨死結的黑暗困境中,台灣三家專門處理工業廢棄物的企業,首當其衝,面臨生存挑戰。

「我們現在把廢棄物當運鈔車在搞!」坐在極簡工業風、裝潢如新創企業一般的辦公室內,今年三十一歲的楊永發,為我們解釋液晶螢幕上秀出的廢棄物清運車輛行車路線、即時影像,以及上千個客戶透過此平台內建的訊息聊天功能,溝通廢棄物清運時間、價格等細項。

他是全台最大廢棄物處理及掩埋場可寧衛的企業二代,現任總經理。過去四年該公司年營收約三十億上下,每股盈餘最高可超過十三元。

這個由他一手主導的「CHASE」平台,是楊永發為可寧衛布局轉型大計的秘密武器。

過去,廢棄物處理產業的運作模式,是有廢棄物待處理的企業,先找到有能力「搶」下掩埋場或焚化爐處理額度的廢棄物清運業者,再由清運業者將廢棄物運給可寧衛這類業者處理。

但企業往往面臨的困境是市場價格不透明,且可能打遍數十通電話,也不一定能找到還有額度的清運業者。

楊永發因此想成為「廢棄物處理界的UBER」,讓企業一站式購足,只要在平台上列出需求,就能媒合清運與最終處理業者。

從傳統的掩埋場跨足網路平台,是因為佔可寧衛營收逾七成的掩埋事業,正面臨緊縮的未來。

我們走進可寧衛位於高雄岡山的掩埋場,這是該公司現在最「斤斤計較」的資產。

過去,這個相當於九個足球場大、深達數公尺的掩埋場,與公司旗下另一處掩埋場合計,每月可處理五萬四千噸廢棄物,量能全台第一大。但從年初開始,該公司每月僅收受原先處理量的三成。「我們是策略性減收,」一位現場員工表示。

因為,掩埋空間是可寧衛最寶貴的資產,一旦用完,等於未來沒生意可做。

同時,該公司已申請超過三年的馬頭山掩埋場,環評依然未能通過,為了延長公司壽命,楊永發決定以價制量,且不再收受塑膠製品這類體積大、本應先經由焚化處理的垃圾。「我們可以一年就用完(掩埋空間),也可以十五年才用完。」他表示。

一位不願具名的可寧衛客戶透露,他們所生產的廢棄物,過去五、六年來每噸處理費已翻了逾三倍。

雖然收費持續攀升,但可寧衛今年前三季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減少二十四%,營業利益也減少二十一%。這是可寧衛「惜售」掩埋場空間,且客戶因面臨處理費用高漲而開始從源頭減少廢棄物後,導致的結果。

為了突圍,可寧衛也布局多角化,除了既有的掩埋事業,去年並從榮民工程公司手上標下台灣最後一個民營化的公營廢棄物焚化爐;同年還投資回收廢燈管、PCB板再利用的中台資源。楊永發並積極到中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地找機會。

他坦言,前述網路平台仍不賺錢,目的是為了蒐集數據,做為未來開展新事業的依據。

他解釋,過去像可寧衛這樣的掩埋業者,只跟清運業者對口,實際上並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客戶是誰、產生哪些廢棄物、頻率如何,如今透過平台就可全數掌握。未來不論是投政府標案、或興建新的廢棄物能源電廠、終端處理設施,都能透過數據做更精準規劃,甚至可因為掌握市場需求,讓掩埋場的報價更即時、浮動。

目前加入該平台的業者約八十家,只佔台灣清運與處理業者總數約百分之一,有同業私下評論,「每個人頭上各有一片天,你要把所有東西公開透明,可能嗎?透明化,業者的利潤何在,為什麼要加入?」

楊永發知其難,但轉型勢在必行,「(未來)可寧衛如果沒有(掩埋場)容量,股價就變零,我就沒產能了。」

台灣另兩大事業廢棄物處理業者-日友環保科技和崑鼎公司,也都各顯神通,因應台灣難再有新掩埋場與焚化爐的現實。

以焚化爐為主的日友,近年開始將各廠區的設備換新,提升焚化效能,同時開始思考如何將焚化後的底渣再利用;同樣以營運焚化爐為主業的崑鼎,則積極往多角化發展,跨入廢溶劑回收再利用,以及太陽光電廠等新領域。

環境永續,是一條不能走回頭路的單向道,處理業者們必須在艱困的現實中,努力探照出前路。


掩埋場,焚化爐不足的問題早晚都要面對,就看政府要如何在居民,環保人士與廢棄物處理間取得平衡點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8%B2%A1%E5%A0%B1-%E5%8F%AF%E5%AF%A7%E8%A1%9B-8422-108%E5%B9%B4%E5%85%A8%E5%B9%B4%E6%B7%A8%E5%88%A9%E6%AD%B8%E5%B1%AC%E6%AF%8D%E5%85%AC%E5%8F%B8%E6%A5%AD%E4%B8%BB11%E5%84%847898%E8%90%AC%E5%85%83-eps-083618875.html

財報:可寧衛(8422)108年全年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11億7898萬元,EPS 10.83元
財訊快報
2020年3月27日 下午4:36
留言
【財訊快報/編輯部】可寧衛(8422)公佈民國108年全年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累計營收27億0657萬4000元,營業毛利18億2244萬元,毛利率67.33%,營業淨利14億2308萬6000元,營益率52.58%,稅前盈餘14億4811萬3000元,本期淨利11億7622萬6000元,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11億7898萬8000元,年增率-10.72%,EPS 10.83元。

eps10.83,配息10塊,93%配息率,殖利率超過7%
未來不會大成長,但賺一個股本應該都沒問題,轉投資也都開始有獲利了
可寧衛3月營收2.55億元年增18.73% 1—3月達6.52億元


終於出現成長了,繼續加油!!
https://ww2.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1477745002&PU=0010

財報:可寧衛(8422)109年第一季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2億7671萬元,EPS 2.54元 財訊新聞   2020/05/12 14:42

【財訊快報/編輯部】可寧衛(8422)公佈民國109年第一季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累計營收6億5209萬5000元,營業毛利4億4539萬5000元,毛利率68.30%,營業淨利3億4491萬7000元,營益率52.89%,稅前盈餘3億5019萬6000元,本期淨利2億7590萬元,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2億7671萬1000元,年增率-7.32%,EPS 2.54元。


第一季獲利差強人意,多少因新冠肺炎影響廢棄物的處理量
加上轉投資效益還很小,今年eps大概就跟去年差不多在10-11塊之間吧
殖利率在6到6.5%之間,未來五年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mcgrady0117 wrote:
第一季獲利差強人意,多少因新冠肺炎影響廢棄物的處理量
加上轉投資效益還很小,今年eps大概就跟去年差不多在10-11塊之間吧
殖利率在6到6.5%之間,未來五年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mcgrady0117 wrote:
https://ww2(恕刪)


關注一下
真心奉勸別太相信這類股票, 廢棄物與環保與政治都有關, 在台灣你認為有多少透明度可信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