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5227立凱-KY & 8038長園科 能否絕境逢生

感謝不學無術大的唬爛,反正等待還很漫長,能唬爛蠻好的。

立凱九月營收還行。
長園科就很糟,可能沒甚麼客戶,營收不穩,對未來有點擔心了。

兩家公司雖然都是鋰鐵電池,但一個是磷酸鋰鐵,一個是氧化鋰鐵;而最大的差異是營運路線不同,立凱專心製造正極材料,長園科就比較廣,主要賣給子公司台塑鋰鐵,再出售整顆的鋰鐵電池。立凱變成鋰鐵電池的上游供應商,比較容易獲得國際電池大廠的訂單,而長園科在業務推廣上就顯得比較走不出去。

原本認為要兩家公司一起好,整體產業才會好,但現在可能要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
立凱今天漲停
有甚麼故事嗎
solosyracuse wrote:
立凱今天漲停有甚麼故...(恕刪)


可能原因:
補漲,大盤創新高,輪到低價、低基期股票表態。

聽說樂金化學第3季業績不錯,且持續看好電池業務,立凱雨露均霑。

特斯拉出現獲利盈餘,電動車概念股再次發酵。

凡是有人先知道,知情者掌握立凱10月營收情形。近幾個月常發生此種情形,等業績公布反而見短期高點。(長園科這2個月剛好相反,接近月底就跌破整理平台殺一段,祝福這個月不要再發生)

因應建議:
底部帶量長紅(個人認為仍屬底部區,前波最低點是因為增資股出籠造成),且引動月線向上,季線在下周過後將開始扣低,也會向上翻揚,底部確立,多方趨勢成形,但16.6元附近有半年線反壓,上下震盪難免。

保守的中長線投資者若有拉回3~4天的機會,建議進場;積極者想買就買,底部攻擊訊號既然出現,且站上往上的月線,只要以月線作為停損參考即可。
目前2天漲了15%就繼續不負責的唬爛文來冷卻一下。一發唬爛廢文股價就冷一段時間。
起頭來說,不考慮經濟景氣衰退與大盤指數的時間與空間還剩多少,兩個前提下來唬爛一番。

先說說立凱的廢文,在2018年底全面中止其它的業務,專心放在材料上。
======================
第一點:來到汽車產業面來關注,近期都有車企發表,2020年第一季上市要賣的車需在2019年第四季發表,要看的內容車型內外觀好不好,安全性能好不好,動力性能好不好,價錢好不好等等的。關立凱啥屁事?看的是所謂電池部份,也就是鉛酸電池是否改用鋰鐵電池“份額”或是加入整套輕混動力系統12/48V。可於車企發佈新聞參考。
不過這點不太好看的出端倪,車企所發佈的消息是使用“鋰電池”而不會說是“鋰鐵電池”只能靠廠商來做說明或聖石口出金言才能窺知一二,為啥咧!?鋰電池又不一定是用磷酸鋰鐵材料也不一定是用立凱的材料,所以“聖石”的金口跟營收表現才能看的端倪。
第二點:來自中國的純電動車市場,在中國的網站研究討論下,磷酸電池有起死回生之勢,立凱是否能再度受惠?至于三元電池,其實深受鎳、鈷原料漲價波動起伏的影響,而獲利深受其害的不確定性。
第三點:馬斯克說的下一個能賺錢的行業在儲能系統方面,不過特斯拉好像還沒使用過磷酸鋰鐵電池做為儲能與電動車。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5211/tesla-surprises-with-a-profit-in-the-third-quarter
特斯拉的儲能設備是來到477MWH,比立凱攜手寧德出貨給powin energy 3年的保証單1.85GWH還要少,未來是否會超越或市場會更多儲能系統,使用何種材料電池做儲能?都可以去觀注相關新聞。
以上3點,個人認為是目前的故事起頭點,財報部份還是以公司發佈為主,亂揣測,會有麻煩。立凱專屬正極材料,要加快腳步的打入更多全球電池大廠,才能活的更好。
鋰鐵取代鉛酸,或者鋰鐵電池、三元電池、固態電池、其它電池種類等等的,各有優缺點,兵家必爭之地,誰能勝出,只能長時間驗証。
======================
籌碼面,有長期看1-2年的籌碼,不難發現凱基-台北這點就賣出了萬張以上,到10/28日還能繼續賣出

這只是2019年近1個月的賣單量而已,我的功力只能看到這主力不斷的賣出,其它主力買或賣就不甚暸解,另外前幾次拉漲停都有元大-竹科這分點量約200-300張間,然屬短線為主。
內、外資 投信持股留倉並不多,屬少量而已。
=====================
其它,由截止看到的資料來說明,日本某電池大廠、寧德時代、日本一線電子元件及消費品大廠還未列其中。還未更新。


======================
好了,酒醉頭暈,該睡覺了,本期廢話就這麼多。
印尼禁出口 鎳價應聲漲
2019-10-28 23:57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
印尼政府28日意外宣布,立即暫停鎳礦出口,比明年1月的預定日期提前兩個多月實施,撼動國際鎳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28日盤中應聲上漲1.2%,逼近每噸1.7萬美元。
LME的3個月鎳期貨價格28日盤中因為這項禁令,漲至每噸16,980美元,各國鎳製造商股價也普遍走高,其中,俄羅斯最大礦業公司MMC Norilsk Nickel股價漲幅高達7%。
由於市場預期印尼將禁止鎳出口,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現貨價格半年來漲近40%,今年來漲逾58%。鎳價格在今年9月初曾創下五年新高的每噸1萬8,850美元,因為當時印尼首度宣布執行這項禁令的計畫。
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主席拉哈達里亞(Bahlil Lahadalia)28日在雅加達說,立即開始執行鎳礦出口禁令,今年底前要出口的鎳將由國內冶煉廠吸收。他並表示,有出口合約在身的印尼公司需要想辦法,以避免繳交違約罰款。這項宣布較原定的2020年1月1日禁令生效日提前。
中國鎳礦進口量在9月升至五年高點,顯示大陸使用者急於取得原料。 印尼幾乎所有鎳礦都運往中國。停止鎳礦出口的舉措符合總統佐科威的計畫,他打算將印尼變成自家礦產資源的加工者,而非僅是原料供應者。
今年8月印尼政府提出一項計畫,要將禁止鎳礦出口兩年的禁令,提前到明年1月開始實施,此舉可能使市場減少數百萬噸的供應,並威脅全球供應短缺,但如今又突然提前到「即日起」實施。

****************************************************************************************

上面的新聞是鎳價上漲,雖然這些印尼的鎳礦並不會憑空消失,將來最終還是會流到市場應用,但這凸顯了鎳的戰略價值,鎳不是一個隨處可得的礦產。

講這個跟鋰鐵電池何干?

因為鋰鐵最大的對手是三元鋰電池,鎳價上漲正好凸顯鋰鐵電池的成本優勢,不只鎳礦,鈷也是三元鋰電池的重要材料,只不過今年以來鈷的價格跌勢頗重。另外Toyota油電車最愛用的鎳氫電池,在未來的使用上是否會有另外規劃,也很值得追蹤。

當然,以上純屬個人想像臆測,因為鎳在三元鋰電池的成本比重我並不清楚,如果不學無術大能幫忙分析一下就太感謝了。
樓主大人太抬舉我了,我只是一般的勞工,並非專業所屬科系所畢業,專業的話說不出所以然,只不過一直查找資訊做比較,然後胡言亂語一番。
立凱是做上游材料,需購買原料(原料成本也會影響獲利),然後送到電池(芯)廠做認証,在到終端來應用。
材料跟電池(芯)廠是綁死的,然而目前電池“材料”趨勢是“兵家必爭之地”處於戰國時期,各各有機會,沒十全把握,能否成三分天下?是否又會被吞噬?而縱觀形勢下,磷酸系是比較有機會凸顯各種優勢。(原因是看好立凱所以較偏袒)。離題遠了。
======================
三元電池的成本,截取一部份供參考如下:
寧德時代仍與松下、LG化學存有差距,例如寧德時代的電池單體密度為300wh/kg,成本超過150美元/kWh,但反觀松下的電池密度可達340wh/kg,而電池成本僅為111美元/kwh;LG化學的成本則為148美元/kwh。
======================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的市场报价已降至0.7元/Wh以下,三元电池电芯的报价则在0.9元/Wh附近。
原文出處 https://libattery.m.ofweek.com/2019-10/ART-36008-8120-30411977.html
中國市場主推電動車,所以資訊也會查找寧德時代做代表。
歐盟市場2021年法規下的過渡產品推12/48V輕混動力,就看2020年的車市狀況(鉛酸白老鼠、鋰電池白老鼠、鋰鐵電池白老鼠等等的白老鼠)那個品種老鼠勝出代表2021年後。
補網址參考:
https://technews.tw/2019/10/25/bmw-48v-mild-hybrid/
歐盟車以BMW為代表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73613-the-big-revamped-toyota-yaris-is-out-and-hybrid-power-is-replaced-with-lithium-batteries
日系車以頭又大做代表。
其它車企車款不在敘述,可於車企新聞查找。
======================
補上詳細產業鏈(也能查找其它產業鏈)參考網址
https://ic.tpex.org.tw/introduce.php?ic=E000

立凱磷酸系材料算是目前台灣之光,可以跟國際並駕其驅。可惜這條路未來不好走,人材是一個大問題,若自豪的全球專利3大廠之一,磷酸(系)鋰鐵材料,被中國超越,含淚貼牆壁。
======================
凱基-台北這分點昨日沒賣,今日10/30賣,到底是有多少貨???
慶倖的事,台銀證分點,慢慢的進貨。

最後:“不鼓吹買賣立凱,自行判斷,不評論技術分析”,純個人紀錄與分享淺見。
來看看未來的15天內會有多少驚喜??
先看昨日的新聞稿內容重點,
第一:磷酸鋰鐵電池兩大缺點,“低溫特性差”,聖石之前發表說只有立凱能做到-30°,這次卻提升至-40°,克服了這一缺點。早在公開說明書上公佈過,但卻在台日研討會拿出來發表,通過GS認証,代號A14,附圖佐証

第二:磷酸鋰鐵電池密度上限,立凱也算接近了理論上限。
這新聞稿的2個產品,一個是A14另一個是M23,M23是有可能出貨給寧德儲能運用。
======================
接下來說會有多少驚喜(嚇)??
第一:10月營收表現??繼續維持或成長,別因產業淡季,或又跟6月一樣。
第二:第三季財報?毛利率上升,虧損持續縮小,第三季完成增資,股本變大,不認為會轉盈
第三:研討會後,帶來新客戶?既然驚豔,應該有所機會??
第四:新產品的認証,進度超前??
第五:出貨量持續增加。
技術是門票,市場是飯票,獲利是X票。
想問問聖時,磷酸鋰鐵材料制造工藝,是否能套用三元材料?
又胡言亂語一堆。

題外話:台灣的人材過渡集中在台X電,對台灣的未來感到十分憂心。
謝謝不學無術大提供的豐富資料,有您這樣的高手看好立凱發展,小弟心安不少,既然有您加持,明天馬上把房子抵押全部歐印(哈哈!開玩笑的)。

先把不學無術提到的新聞稿,剪貼於下,以方便其他投資朋友參考

****************
GS湯淺匈牙利鋰電池廠將投產 立凱電、長園科受惠
2019-10-31 09:05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即時報導•


國際鋰電池巨頭近期動作不斷,日本GS湯淺公司近期投資近3,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0億元)於歐洲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建造的鋰電池工廠已於10月15日竣工,準備正式投產,就是看好未來鋰電池於汽車產業上的應用,將大舉取代傳統鉛酸電池的產業汰換潮,法人預估台灣廠商當中,如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龍頭業者立凱-KY(5227)、台塑鋰鐵材料科技、長園科等可望同步受惠。
除了日本GS湯淺公司投資動作積極外,韓國的三星SDI也投資擴建匈牙利的動力電池廠、日本的京瓷(Kyocera)也深入研發次世代鋰離子電池產品,凸顯出日、韓電池大廠紛紛加碼投資鋰電池業務,看好鋰電池未來在汽車電瓶、5G基地台的應用。
法人表示,以目前產業觀察,汽車電瓶採用鋰電池的動作會更快更積極,主因為汽車電瓶的平均銷售單價更高,刺激鋰電池廠商更加快腳步擴產,以滿足汽車品牌商的產能需求。
據悉,日本GS湯淺公司的上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唯一供應商正為立凱-KY,該公司已於近期成功完成試產動作,配合湯淺公司匈牙利廠準備投產,接下來將進入常態性量產出貨,立凱-KY可望搭上這波鉛酸電池的汰換潮。由於鉛酸電池叱吒產業20年,市場也看好鋰電池可望在汽車產業應用上將迎來未來20年的大好時光,鋰電池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將大爆發,並具有產業升級的新價值。
法人表示,隨著立凱-KY替日本客戶GS湯淺的試產告一段落,加上產業步入傳統淡季,預估第4季營收回歸產業特性,處於營運淡季。待2020年主要國際客戶啟動拉貨動能,整體營運可望持續向上。
立凱-KY 9月營收為5,729萬元,續創22個月新高,單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583.1%;累計今年前九月營收為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9.5%,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此外,長園科近期則專攻工商業使用的大型不斷電設備(UPS)的電池系統,該公司日前表示,替代鉛酸電池的趨勢仍然勢不可擋,預期下半年有新客戶加入。

立凱電 發表二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採雙層碳包覆技術
2019年10月31日 上午5:50工商時報【文╱張秉鳳】
立凱電(5227)在10月中旬台日電池技術交流研討會發表以創新性雙層碳包覆技術製造的二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A14及M23,其均一、分散的碳包覆創新技術,較傳統碳包覆技術有更全面、完整的包覆效果,系列材料除了高電容量、高功率、壽命長之外,A14材料在低溫-40°C環境下,仍有極端的動力表現,成為發表會中的台廠的一大亮點。

立凱電擁有磷酸系材料和三元氧化物正極材料技術,三大核心技術在於以新造粒技術增加放電功率及客製化、奈米級濕製程可重大的提升產量及成本下降、獨特的合成技術製作奈米級LFP化合物-容量及功率效率都大幅增進。

主要競爭優勢為,擁有創新性的雙層的碳包覆技術、創新的顆粒成型技術及獨特的奈米共晶橄欖石結構,並利用世界最先進且環保乾淨的奈米級濕製程生產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具有高容量、高C rate,長壽命。
此次立凱電發表的焦點在於以創新性雙層的碳包覆先進技術,開發出二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A14、M23,此一雙層的碳包覆技術第一層為碳水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第二層為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其均一分散式雙層碳包覆效果,較傳統碳包覆技術對粉材顆粒包覆得更全面、更完整。

根據台灣立凱演講資料指出,以雙層碳包覆製造的A14、M23產品具有的多項優勢:1.高功率可上升達20-50C rate。2.低溫性能容忍從-20°C∼-40°C。3.長壽名可達8,000-10,000次循環壽命。4.高容量可達160mAh/g。5.安全及低成本效益。其中A14產品在低溫-40°C有極端動力表現最令人矚目。

二款新材料應用上,A14產品的壓實密度2.01,適用航太國防、中型電動車、汽車啟動電池、汽車怠速熄火電池、電動工具,M23產品的壓實密度2.41,適用電網儲能系統、電動載具、工業備用電源、工業電動車等。
****************************
另外也謝謝不學無術大提供的新聞連結,其中以下這篇,個人覺得十分重要

=============================================
大改款 Toyota Yaris 現身,Hybrid 動力換上鋰電池
汽車線上 2019/10/24

Toyota Yaris 大改款細節已在歐洲公開,預計明年下半年上市。新車除導入 TNGA 新世代 GA-B 模組化底盤架構,歐規車型的 1.5 升三汽缸汽油引擎,採用的是 Toyota 最新第四代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加上高質感內裝和全新加入的主動巡航控制系統等駕駛輔助安全科技,都是本次改款值得注意的產品亮點。

動力系統
大改款 Yaris 是首次導入 Toyota 第四代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的 B 級距小型車,搭載 Atkinson 循環的 1.5 升 Dynamic Force 汽油引擎,具有可變氣門正時技術,Toyota 宣稱該具引擎是世界上燃燒速度最快的引擎,熱效率達到 40%,比起一般柴油引擎更高,因此油耗和 CO2 排放量都比過去減少 20%,輸出動能則增加 15%。
新的複合動力架構設計更緊湊,並且搭載的是新型 Hybrid 鋰電池,重量不但比起鎳氫電池降低 27%,性能表現還更強大。歐洲首批上市只供應 Hybrid 車型,不過部份市場還會提供 1.5 升和 1.0 升三缸汽油引擎,只是關於更多動力上的細節目前尚未公佈。

(上開新聞與電池無關的部分請自行搜尋)
====================================

雖然新聞中提到的鋰電池並未言明是鋰鐵電池還是其他鋰電池,但油電車較無續航里程的顧慮,由鋰鐵電池出線的機率頗高,無論如何,鎳氫電池顯然也是準備退場了。
基本面+產業面還需要財報數據加持,才能更顯重要。

共勉之~~~
不用壓房子,壓些私房錢。
主流市場在5G,獲利部份,在分批佈局即可。

未來立凱的財報數據很重要,才能知析基本面、產業面是否相佐,毋需在此刻重壓,財報好,天天都便宜。
=====================
未來,看看歐盟區鉛酸電池廠是否選擇用鋰鐵電池。
BOSCH找寧德時代做12/48V
還有一些國際鉛酸廠還未表態。
光靠LG跟湯淺還不成氣候。
=====================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