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等了一週終於!鴻海減資明天恢復交易

chenjai23 wrote:
鴻海減資股價拉高後...(恕刪)


知道為什麼外資搶在減資前一刻,破底大賣嗎?
因為他們要接下來還要賣很多很多...但是怕一開始就賣,股價撐不住會破底,破底,持續破底...損失更大
所以當然搶在最後一刻賣,停牌期間,散戶就會忘記了,股價可以拉高繼續慢慢趕快賣了~

有人提到護盤基金要煩惱了,多一檔要護盤的標的
其實想太多...
護盤名單裡,鴻海...根本排不上位
金管會主委不是警告了嗎? 這不是很明顯的警告郭董,你的股票自己救!
郭董資金多頭燒...應該也沒空救了~唉

腿還沒麻的小散戶,能跑得快跑吧~



郭董減資兩成,外資反而還要謝謝郭董,讓他們省下要賣出的麻煩呢
以減資前,外資每日平均賣兩萬多張來算,本來還要賣70天左右...(外資OS謝謝郭董)
他們現在應該超希望鴻海繼續減資

cafm wrote:

68.1 ...(恕刪)

下星期一 ( 鴻海 ) 再交易不好嗎?

大部分外資長期持有鴻海的成本都差不多是零了,

所以賣起來很輕鬆愜意,再說期貨空單早佈好了,

不像散戶還要斤斤計較那個一毛兩毛價差

每天都是批發價在賣的

量大又好出貨
roob wrote:
大部分外資長期持有...(恕刪)


外資群長期的持有價是不是零,我不是很確定,但期貨空單怖好了?這可能比較容易查得到~




2002年前外資群持有21%,那時股價50~350元,2003年一口氣拉到43%,均價130~180元,外資真的這麼厲害零成本了,我想是一個問號。






以下是歷年股息~

外資群:我賠到都閃尿了,竟然還被說都零成本~


發覺減資的用處了
減資後, 股票成本變0?

未實現損益實際應該賠十幾萬 變賺幾十萬?
看起來舒服, 實際上


cafm wrote:

下星期一 ( 鴻海...(恕刪)

Acer_kewei wrote:
外資群長期的持有價...(恕刪)


現金股利跟股息不能一起看

即使配息的部分不再投入 配股的部分會產生複利效果

分開算就會發現外資若真的長期持有 零成本的機率不低

剛大概算了一下 (未重覆驗算 有錯請見諒)

若2002年買1000股 放到現在變成6970股

現金股息領回162,650

減資二成 6970*0.8=5536

退回現金6970*0.2*10=13940 +162650=176,590

以今天收盤價76.2*5536=421,843

421,843+176,590=598,433

就算買在350 還是賺了70%

花了350000 領回176590=173,410 共有股票5536股 = 31.32/張 (成本)

換言之~只要買在176.59就是零成本了
婕妮絲~ wrote:


現金股利跟股息不...(恕刪)


2002年買
就算買在350 還是賺了70% 


---
好像忘了考慮時間成本,16年的時間,年化報酬率不到4% (1.04^16 - 1) = 87.3%
skytree59 wrote:
2002年買就算買...(恕刪)


買350 賺70%

剛只是依文內舉例大略算一下 想知道是否可能零成本

的確沒考慮年化 ^^

若要算年化 得再細看一下當年的股價比較接近正確值

2002年的股價大概在150以下

598433-150000=448433

448433/150000=獲利是298.95%了

年化應該有9%
婕妮絲~ wrote:
現金股利跟股息不能...(恕刪)



那你再把以下四件事考慮進去一下,外資群那只是一個統稱,一般都是透過基金方式,找基金經理人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外資,持有基金也是需要以下的成本的

1、



2、你的起始點是在2002年,事情上那時外資群總共是持有36%,到2007年拉高到59.33%,所以有2002~2007之間股價介於150~300之間,這部份沒有辨法1張變6張。


3、外資在這16年間,持股從36%(2002)->59%(2007)->48%(2015),手續費和交易稅是要考慮進去的

4、外資群拿到股息,雖然不需要最高繳45%的稅,但統一是繳20%的稅


外資群沒有這麼神,他們也是要管理成本,不用繳稅,不用手續、交易費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