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ytwo wrote:85°C 在台灣經營的部分是DBU公司經營的(開曼總部的子公司),所以還是要乖乖繳營業稅跟所得稅,盈餘上繳時也要繳稅才能上去,總部設開曼就是在台灣以外經營的所得不算在台灣,所以別再有在台灣賺錢台灣不用繳稅的傻話了...(恕刪) 以前我一星期去5~6次只從知道牛奶是某牌,大約5年沒去消費過了他的名號不是在台灣做出來的嗎?國外經營的收入為何要去開曼呢??
andy5257 wrote:財報是看了沒?還是..還是大家都不會算數?2017年營益率 :台灣15%、美國14%、中國11%三地加總共40%那剩下60%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恕刪) 在股版不要講無知的話讓人笑,先去研究什麼叫營益率吧!
我覺得根本不用隨中國網民起舞,大家都心知肚明在中國做生意就必須得這樣,這種事不會有一家公司處理得好的,因為事實就是處在一個左右皆不是的尷尬夾心,只能期待不要某天被撥開這層不願面對的公關事件。 我覺得,喜歡喝的就繼續喝,沒必要因為這種事件在那邊跟著反... 已經麻木了。至於股價,短線肯定弱的,但最終還是要看營收獲利,技術面就看線型支撐囉!
andy5257 wrote: 財報是看了沒?還是就隨便看個假媒體報的假新聞假數據就在這邊吹?台灣主要都是加盟體系營收貢獻15%左右,中國市場主要是直營體系占營收65%左右!還是大家都不會算數?2017年營益率 :台灣15%、美國14%、中國11%三地加總共40%那剩下60%都是天上掉下來的??? 無知到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