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風力發電股的商機

三子父 wrote:


這麼厲害 只能...(恕刪)

三子父大您過獎了,小弟僅是就這個題材最直接相關的部份去看,哪些有可能有利多,哪些需要再評估去做一些比較,當然,利多程度是否能Cover掉他們的前期建置成本,以及是否能持續獲利,可能就不是這個時間點可以估算出來了


例如上緯,以小弟估算,純獲利的部份甚至可以讓他達EPS 20,但建置示範風場時的貸款要還,後續海洋風電第二階段要再貸160億分16年攤還,海能風電也要貸款也要還,後面還有個海鼎風電...這些貸款跟利息還一還,EPS還有辦法維持在5以上嗎?小弟算不出來,所以雖然看起來上緯獲利程度可能是各風電概念股最多的,仍不建議購入上緯,畢竟他的獲利得到時比對財務報表才能知道個大概了


另外,小弟一直沒有提到海事作業船的代表—台船,實在是這間公司太詭異了,可以拿到滿手好牌亂出牌,真的不知從何談起,建議還是排除在投資標的比較好


最保險的應該還是世紀鋼,但世紀鋼因可轉債因素,最近應該會盤的很嚴重,小心觀望比較好喔
著眼於國內的風力發電潛力:
1.上緯(拿到台灣第一張離岸風電執照)
2.台船(具備海事工程的興建與養護,且是台廠唯一)
3.永冠-KY(風電能源類鑄件大廠,藉由這次離岸風電有谷底翻身機會)
char

Teddy0912 wrote:
您好,您真的很專業...(恕刪)


小弟所說的波浪發電與洋流發電完全不同哦,洋流發電設備是在水面以下,波浪發電是在水面以上,波浪發電是靠浪的起伏所帶來的力道,推動空氣壓縮設備,再由空壓設備推動渦輪機發電,從您所提到的離岸風能機組一Mega瓦的成本要一億八千萬,比波浪發電一Mega瓦要五百萬美元(約一億五千萬台幣)還高哦.
guest2000 wrote:



小弟所說的波浪...(恕刪)

您好,有在查詢波浪發電的相關原理,與先前小弟誤解的洋流發電不同,小弟可能得多做了解之後才能與您討論,目前找到的多半為學生論文或是科教館的簡介,還未找到商業化的相關資訊,因為商業化的數據與實驗室數據不同,不好意思

三子父 wrote:
這麼厲害 只能五分奉上了
聽君一席話 猶如讀萬書 這才是01上應該有的 而不是那些不知所云的。


完全同感,我也奉上五分了。

還有也非常感謝大大您開這個討論串。
Teddy0912 wrote:
您好,有在查詢波浪發...(恕刪)

感謝guest2000大提供另一個思考方向,
目前有找到一點訊息,還滿有趣的呢,
如果唸書時對這些資料這麼感興趣就好了

2016年時,美國夏威夷能源研究中心的「海浪發電計畫」首度開始供電,
一座是Azura 波浪發電機,約18KW級,一座是Lifesaver 浮標,約4KW級

2017年時,澳勝聯海新能源(Aquanet Power)」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
與在地廠商夥伴合作,共同開發全球第一台全尺寸波浪發電設備

另外工研院在其網頁上也有提出波浪發電系統技術的簡介,
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MSGPic01/contents.aspx?&SiteID=1&MmmID=620624053204740250&CatID=620624053231410315&MSID=620633240001233762

目前國內已有20KW級懸浮點吸收式波浪發電系統,
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uropean Marine Energy Center, EMEC)有多座百kW級機組進行測試中,
分別為Pelamis (750kW )、Oyster 800 (800kW) 、Oy_Penguin (500kW)、 Oceanus (800kW)。

雖然還沒找到您所說的1MW級的資訊,而且小弟找到的資料還有點怪,
大多是說全球尚無可商業化之波浪發電機組,也許是因為小弟偷懶,
只找中文的網頁資料,小弟試著再找找看國外的相關資訊好了...

以下連結是一位鄭老師的Blog,有提到工研院2013年時在基隆外海有進行為期五個月的海上測試,
另外查詢後,這個20KW的設備,是台船與工研院合作建造的,
看來小弟太小看台船了...

https://www.masters.tw/19301/%E6%B3%A2%E6%B5%AA%E7%99%BC%E9%9B%BB

Teddy0912 wrote:

感謝guest20...(恕刪)



感謝三父子開樓分享資訊~


感謝Teddy大哥~


標記一下,方便從第一篇看起~


(本版討論有專業 )
建議 版上諸位大大 可以再增加看看 "重電產業"( 變壓器+GIS開關+配電盤) 參考資料如下

1. 在二○二一年前併網者,僅需承諾塔架、水下基礎、變壓等重電設施、海事工程及船舶本土化;二○二三年前併網者,需額外承諾輪轂鑄件、鼻錐罩、電纜線、機艙組裝等本土化
2. 離岸風電(6MW以上)本土化中 目前台灣產業中產品已達標準可以出貨的僅有: 重電設備的變壓 配電 弱電 連接線材
3. 可望技術升級的有 水下鋼構 鑄件 樹酯 碳纖維 海底電纜
4. 參加遴選的九家離岸風電開發商已全與 華城電機 (1519) 簽MOU或已下單
5. 業者估計 重電設備約佔整體開發成本的7-8% 5GW的離岸風電 用九千億投資規模推估 本土化下的重電業商機約650-700億元
6. 台灣綠電關鍵一哩路是 -電網- : (電纜 變壓器 配電開關 ) : 台電還需再投資 740億 增加綠電的併網容量
7. 台灣最近頻頻跳電 , 電網饋線已有問題, 台電六月還會再推出五百億元以上的電網改善計畫

高築牆廣積糧 wrote:
(本版討論有專業 ...(恕刪)

感謝高築牆廣積糧大哥的指導---想必也是熟讀歷史的人物 不過先別提楚漢相爭,先討論重電工程~~
只可惜以前怕死只敢讀弱電,這種重電都只是摸到皮毛而已
趕緊去看了一下 華城電機的官網



該公司主要是做變壓器 還有統包設計
2~30年前 記得要讀股市生態,電機類就是從 太電、士電、華城、華新、大同...一串下來
請教一下 這麼多的公司 後來只有華城有搶到風力發電的商機嗎?
還有後來說的 台電的電網工程 (台北東區 經常在跳電 真的會出問題)更新計畫 是否也是華城的範疇呢?
真的不懂 麻煩再解釋清楚一點
高築牆廣積糧 大大 第一天註冊就直接這裡給予指點 太感恩了
高築牆廣積糧 wrote:
(本版討論有專業 )...(恕刪)

遇到專家了,小弟找了些華城的資訊,發現早在2013年,
日本日立與華城成立日立華城變壓器股份有限公司,可生產500KV超高壓變壓器,
而楊德諾集團及日立也在2018年4月30日與台電簽署合約,
承接台電在彰化芳苑海岸的示範風場,共21支5.2MW風機,
(台灣最初的三大離岸示範風場分別為上緯的海洋風電-苗栗、台電-彰化芳苑、福海風電-彰化芳苑,其中福海已被撤案)
而海洋風電第二階段的20支6MW風機也已於2018年4月19日與華城簽約陸域升變壓站工程,
看來華城確實是大有可為,當然,中興電工也有其優勢就是了

 
國內重電業者產品線比較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