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科技新貴真是身價驚人啊!

dearjohn wrote:
有些高科技的員工, 會比較有機會聽到一些科技業的內部消息,
會比較有機會做正確的股市操作...(恕刪)


拜託....忙到連隔壁課發生啥事都不知道了....
薪水高的只有兩種工作,

1. 非常辛苦, 高風險的.
2. 遊走法律邊緣的.

所以....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leecc6256 wrote:
領就偷偷領 就別出聲
別老是喊窮
...(恕刪)


沒人喊窮....告訴你薪水高怎麼來的,以工程師輪班來說

1. 日班,每個月固定假日加班到60小時,對啦,月休4天
2. 小夜,每天1400-0000,假日來一天0000-0900
3. 大夜,每天0000-0900.....

先生,錢不是偷來的,也不是喊苦啦,甘願做甘願受,但是,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
換算成時薪,可能都比您還低
一般的作業員薪水有超過3萬的算是很不錯了~每天8H上班
年薪百萬 一天平均上班時數約1X小時
超過千萬級的~24H全年無休~但也要有具備許多能力才有辦法達到~
錢是健康換來的~
賺最多的是老闆~科技電子業一家比一家越蓋越大~投資比越來越大~
看到這個新聞 如果你相信 那你應該是沒待過園區吧
不輪竹科 中科 南科 園區 流行一個法則 叫做82法則
什麼叫做82法則 就是分紅配股的時候
80%的紅利配股 落在20%的人手中(這些都是高階主管)
20%的紅利配股 落在80%的人手中(這些都是小職員)
所以 新聞用平均的方式去算 是不了解園區的生活型態

我們美其名稱為科技新貴(我們是----科技新貧----比較貼切)
實質則為科技新"跪"---> 一天到晚去客戶 / 老闆 那邊跪
這家跪那家 那家跪另外一家 跪來跪去 還是在園區轉圈圈 除非你轉行 不然你不知道要做什麼
科技產業分工太細了 你熟悉這段製程 下段製程你不一定懂 跳槽換來換去 你還是在園區 做你熟悉的事

很多人羨慕園區 認為錢很多 除非你是主管或高級RD, 不然 那只是幻覺
園區最喜歡搞責任制(就是薪水是談定的 沒有加班費)
園區有在準時下班的嗎 沒有 準時下班你考績一定排前一二名(倒數一二名)
準時下班 表示你不能配合加班 沒有向心力 不夠努力...........(這很不符合人性 但多數是如此)

再者 如果你可以報加班(我是指日常 非過年期間) 通常這些人要被責任制的人管.....
報加班 也不是隨便報 流行買一送一 要不就是限制幾點以後才算加班
[ 買一送一 舉例 : 你加4小時, 你只能報2小時加班, 2小時補休或自行吸收 ]
報太多 小心被review

再來 園區工作時間太長 很多人搞壞身體 也很多人因此生活圈太過狹隘 交不到男女朋友到處都是
好不容易交到了 又很容易因為過長的工作時間沒辦法陪另外一半而導致分手

那交自己公司的可以嗎 可以 你要很高竿 很有智慧 要不然 82法則 80%會失敗 只有20%會成功
園區很悶 所以C組織很多(每間公司都有) 負責收集散佈八卦情報組織
如果你交同公司不小心 不用一個月 公司都會知道
我應該更正---->當事人在場 大家都說不知道 當事人不在場 大家都知道...........(大家喜歡看連戲劇)
那交外面的 那是最好 問題是 你要擴大生活圈 但 你有時間嗎
假日補眠都來不及 搞不好還要去公司 還會想往外跑嗎

最後 現實問題 很多人以為你在園區錢多多 跟你交往到底是為了你的人 還是你的錢呢
這就得靠你自己發掘了 你希望你的另一半 是對你"真心" 還是對你"吸金"呢
周遭同事被"吸金"的例子大有人在
但也不能笑他們傻 因為他們被訓練成處理"事"的菁英 卻不善於處理"人"的問題

那如何觀察哪些人是待園區 很簡單
1. 說話常提到專業術語, 不是正常應該說的話 直接照字面翻好像也不太懂什麼意思
2. 說中文常夾雜幾個英文(我不是指F 開頭) 而是一些你上美語課不會用到的英文
ps: 有些專業術語翻中文很奇怪 人家反而聽不懂 講英文大家都很明白
具有以上特徵的人 80%待園區

如果你想磨練磨練 園區不錯 如果你不想過這種生活 那就不要進園區
hauikimo
恩!科技業的確如此的生活~學生畢業時小弟做過一陣子,三班制的生活的確讓我受不了~
每天作同樣的事情,約作一年多就離職了~
轉換跑道到傳統產業 現在每天正常上下班~加班有薪水,領的薪水不比電子業差
那都是少數的人,新聞沒事就喜歡這樣報,因為這樣大家才愛看,但是這樣會害死在我們這些在竹科基層員工。

joshLai wrote:
現在我是個研究機關的...(恕刪)


台灣的生技產業, 好像是兩兆雙星計劃中的一環吧
當初的願景, 是希望台灣能把生技產業像電子產業一樣, 在世界上大放異彩
很可惜的, 迄今似乎仍未看到任何成果
可以看看目前上市場所謂熱門的生技產業不外是跟美容, 保健, 減肥有關
不是說這些東西跟生技產業沒關, 可是那些人賣的東西, 感覺上就是美容保健產品, 硬要掛上生技之名, 有點牽強

我有幸於數年前生技產業剛發展時踏進生物資訊領域, 主要是應用資訊科技來協助生物科技的發展
第一年做的時候, 我還有雄心壯志, 不過, 做了一兩年下來, 看破生物科技在台灣是沒有未來的
怎麼說呢? 用一句話來形容

文人相輕, 自古而然

這些生物科技的大老, 不是從中研院就是從國內知名大學而來, 領的經費也很多是國科會的經費
不過, 我必需說, 這些學者, 或許在生物科技研究是該領域的菁英, 可是, 並不代表他們在專案管理或企業管理上也有相同優秀的表現, 我看過太多因為缺乏管理能力而導致專案延宕甚至經費濫用的情形. 一個生物實驗室要使用的一般辦公室, 可以建一年半, 驗收隨便, 驗收後才發現被包商偷公減料, 這麼簡單的工程, 在外面也不用一年半.

此外, 資源無法共享, 有很多儀器設備, 是非常昂貴的, 有很多大老們的心態, 不是說資源共享, 而是那種為什麼你有, 我沒有, 所以常會有重複添購設備的情形, 這些都是浪費, 可是都沒人敢說, 沒人敢講, 沒有人敢得罪他人, 因為你今天審我的經費, 搞不好下一次是我來審你的, 山水有相逢, 這種經費審核的方式, 當然容易造成問題.

還有, 一些人事必躬親, 不是自己經手的東西, 絕對不用. 完全是任性的作法, 例如, 我曾跟國外談過一個合作計畫, 對方也願意, 後來沒多久我離職了, 聽說那合作計畫也停了, 只因為那不是老闆自己去談成的.

會進生技產業, 是被當初有人說生技產業是明日之星所迷惑, 會離開, 則是因為失望後認清事實, 知道台灣在這一塊要打敗其他各國, 除非是這些大老們肯合作, 資源肯共享並引進專業經理人, 讓有研究能力的人專心研究, 一般管理就交給專業經理人, 不然, 早已看不到這一個產業的未來了

慶幸我早就脫離那產業, 我目前的收入, 大約是我之前在生技產業的2.5倍
昨天上課時老師才講到,鴻海裡面那些頭銜是○○總的,光我們系上就出了四個(據說郭董曾私下說鴻海都靠我們系上的畢業生在賺錢的),最近系上試圖要蓋新的獨立系館(現在是好幾個系共用一棟大樓),想學對面電機系去跟校友募款,但是那幾個什麼總的加一加頂多也只募得到幾千萬,看那郭董一次就是幾十億上百億在砸,......錢都到哪裡去了看來很明顯嘛,所以老師也在煩惱該怎麼教育學生,以往教育工程師的做法好像不太適當,應該教些老闆出來才對......電機系這些年系館一棟一棟蓋,現在應該是第四棟還第五棟快完工了,因為他們的系友一票董事長的......然後我們還在那邊0.3館......
Live long, and prosper!!
dearjohn wrote:
如果配股加上股市操作...(恕刪)


也沒錯拉,只不過這些 能有消息的員工,
大部分 就是 新聞裡說的 那些能領幾千萬的.....

其他的......還是 多注意 中午的餐廳菜色 比較實際點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