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若軍公教年金問題用貨幣寬鬆來化解會怎樣?


chiashin wrote:
那時候要當公教人員...(恕刪)

比來比去,到最後又是烏煙瘴氣。
純回顧歷史,蠻好奇民國69年發生啥事?公教大幅調薪,勞工卻倒退嚕。

chiashin wrote:
那時候要當公教人員,大部分都有大專學歷,薪資要跟大專生來比!

那時候參加大專聯考,要考上國立大學,比現在困難,因為僧多粥少,我參加60年大專聯考那年,我們屏東林邊鄉下,上榜不到五人,國立大學僅一人,到我小孩年代,上台大都不稀罕,還要熱門科系醫學系,電機系,變化真大.
wangxyz wrote:
純回顧歷史,蠻好奇民國69年發生啥事?公教大幅調薪,勞工卻倒退嚕

68/69年通膨很嚴重,物價飛漲,房價也大幅上升.

chiashin wrote:
那時候要當公教人員...(恕刪)

同意!

asa2664 wrote:
我就在想說從我有印象...(恕刪)


我蠻能夠理解30歲以下人不容易理解為什麼是外面工資高而當公務員薪水低,其實當年選擇進入公務體系根本是逆機會成本的決定。
另外,我覺得不能夠勞工和公務員比,那樣是LJ比雞腿,要跟自己比才對。例如可以拿某一個公立大專生,他在當年選擇入民營企業 vs 入公務體系 來比。目前這些已退休軍公教剛好就是那批人對吧,他們出社會的年代台灣剛好經濟起飛,@民國7X年,大學畢業生去民間上班都嘛薪水屌打才1萬多的公教!當時政府窮又想要弄到夠好的人,怎辦?就透支未來開個支票,吸引一些比較不急於眼前利益的年輕人唄!所以我看新聞抹黑那些退休人士=“貪心”,覺得怪怪的。當年的這些公立大專生如果貪圖眼前利益,根本不會選擇進入公務體系不是嗎?

題外話,有些年代的Common sense,日後想想都不是那麼真。@7X年,大學生當公務員薪水比去外面上班低,是common sense;@9X~05年,比較沒地位的才會被調去大陸是common sense;@0X年,退伍找不到工作的才去房地產當中介,是common sense。
那些當初逆common sense走人少的路之人,看來現在應該都得到不錯回報率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