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已經習慣記帳,停不下來 (曬下我使用的第一套記帳軟體)

酷哦!
這東東以前在玩DOS的時候也有用過~
手機/筆電/電腦/蘋果/影音/汽車/機車/遊戲/居家/親子/戶外/生活/旅遊/時事/市集/悅遊日本
ailaug2 wrote:
'一般家庭 記帳沒...(恕刪)


有點看不太懂

例如2016年的生活費 你會在2015 12月就先算好

假如 你一年生活費需要100萬 外加10% 你會利用這110萬好好分配

然後2016賺的錢 看準時機拿去投資

代表你2016年的吃喝玩樂 是用上一年的錢

吃喝玩樂 算是人活著的動力吧 釋放壓力

這要賺得多才有辦法吧 我個人只有 活存 定存 而已

回一下,合買東西的話,要怎麼記帳。

例如三個人團購買了3000元的3C產品(一人一千),我先刷卡代付。

我目前的記法是,信用卡帳號刷3000元,類別是3C支出,然後再3C類別再沖一筆2000收入回現金帳戶。
真是太厲害了!
我每次記一記就覺得很麻煩,
從原本每次花錢就紀錄
到後來一天一次
在後來就變成一個禮拜一次
結果就是常常忘記,最後就放棄了QQ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 WIN98 應該不必灌倚天,只要在 DOS 窗打
Chip 950
Grantabl 950
就可以顯示中文(僅限顯示,無法輸入)
XP 應該也可以,Win7 之後沒試過

嗯,記帳真的是壞習慣,他會讓大家變節省...
還是人人不記帳/每月花光光/狂刷卡.... 這樣整個社會的經濟會比較好
葵花寶典...拜~
沒想到竟然還有人用

還能自己寫新版本,根本神人啊
利用借貸帳戶,

信用卡轉帳到借出帳戶3000,信用卡變成-3000,
借出帳戶支出1000到3C科目,
留下來在借出帳戶的+2000,就是別人欠你的,你的債權資產。
等朋友還你現金,再把借出帳戶的錢轉到現金帳戶。

a9202507 wrote:
回一下,合買東西的...(恕刪)
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

有句話說:「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

於是窮人盲目的聽話照做,乖乖地在帳本上記下每一條收入與支出,以為這樣就等於拿到富人俱樂部的入場券,結果過了好幾年,還是只能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除了身上數十年如一日的窮酸味,身後還有一堆債主追著跑。

為什麼記帳會讓窮人愈來愈窮?

因為記帳會讓窮人成為事後諸葛,查帳則會讓富人洞燭機先。

窮人總是在數字上下文章,只是加一塊減一塊就像發生什麼大新聞似的,這樣的觀念,只能計算眼前擁有的收入與支出,而無法衡量未來的資產與負債,因此就只好在加加減減的小錢中庸碌一生。

富人不會把時間花在沒有效益的事情上,他們不記帳,但必定按時查帳。只有加減的數字遊戲對他們而言一點用處也沒有,衡量金錢的關鍵,應該要從「比例」開始。

窮人的金錢觀念錢是等差級數,不是賺一元就是虧一元,但富人的觀念是等比級數,轉眼之間就已賺了好幾座金山銀山。

想變成有錢人,你得先知道有錢人都在做什麼。富人想的跟你不一樣,做的也不一樣,如果你不觀察不學習,以為用窮人習性就可以為自己的身價翻本,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不過,想成為富人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願意把身上的窮人習性升級為富人慣性,雖然剛開始一定會發生程式不相容的成本,但最終一定會讓你大呼值回票價。

十年不喝星巴克,就能買一棟房子?
「在我眼裡金錢像糞便一樣,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來,就會變得臭不可聞。」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寫到。

洛克菲勒幾乎是「富人」的代名詞,但他卻不會告訴你省錢能致富。

有錢人喜歡的不是「有錢」,只是無法忍受貧窮;富腦袋的「脫貧計畫」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不想忍受低水平的生活。

知名的「拿鐵理論」說的是: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來的錢足以買一棟台北的房子。

就算你根本不喝星巴克,你有因此買得起房子嗎?

如果這是真的,窮忙族早該絕跡了。

那些大老闆的桌上每天都擺一杯星巴克,他們照樣坐擁豪宅,甚至是好幾棟;你只能望著老闆桌上的星巴克,喝著即溶咖啡、咬牙切齒的默念「我要省錢」。

你能忍耐龐大的工作量和高漲的物價,但薪水卻不會因此追上通膨的速度。

如果你仍想靠著儲蓄脫貧,十年後你還會在原地踏步;如果你認為勒緊褲袋就能抵抗通膨,四十年後你將追悔莫及。

猶太人的致富典籍《塔木德(Talmud)》中有段名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我們一直被教導節約理財,卻經常忽略一個事實──錢本來就是拿來用的。

試想到星巴克消費讓你心情愉快,使得工作效率大增,那樣的效益就不是「拿鐵的價格加上投資報酬率」可以取代的。

只會勒緊荷包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很多理財方式一味鼓吹存錢,卻忽略懂得花錢才是健康的致富之道;這不是鼓勵你效法美國人的「負債式享受」,有錢人自有一套「量力而為」的享受方式。

80%的人有儲蓄的習慣,錢有八成是放進銀行;富人們卻幾乎不會把錢存在銀行裡,而是想方設法的「貸」錢去用。

同樣是挑選住屋,窮人只願意每個月花錢租屋;有錢人會評估房產的增值率,相中滿意的房子貸款也要買下,不僅住得舒服、轉手還能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窮人就算繳一輩子房租,房子也不會變成自己的,付出的錢多半打了水漂;相反的,有錢人在貸款買屋的那一刻,擁有的不只是一棟房子,還有隨時間增值的財富。

從現況看來,愈捨得花錢的人愈有錢,愈不敢花錢的人愈窮。

想在理財上自我突破,先換顆富人的腦袋,別再想著「我只賺22K,根本無財可理」,這只會讓你永遠無法擺脫貧窮的命運。

為何有錢人從不蒐集折價券和排隊撿便宜?
我曾經聽過有個案例是這樣的,有位不動產業界的大老闆,早上在家固定都要看三份報紙,了解每天的時事與趨勢,每當他看完報紙後,就會放在桌上跟早餐一起讓女傭收拾。

一直以來其實他心裡都有個疑問,就是每次在回收箱的報紙總是看起來破破爛爛,被東剪一塊西剪一塊,於是他忍不住向女傭問起這件事,結果對方回答,因為每天的報紙上都會有50元商品折價券,所以就會花幾分鐘的時間把它們剪下來。

用餐結束之後,女傭收拾完早餐,就花了5分鐘剪下報紙上的折價券,同一時間,在書房談生意的大老闆,把房子賣出之後一轉手就賺了5千萬。

我們都想當有錢人,但總是常常在做女傭會做的事,完全不知道名為「省錢就是賺錢」的稻草堆下,暗藏意想不到的貧窮陷阱。

使用折價券的次數愈頻繁,荷包的生命就被折壽得愈多

折價券就是業者極盡所能要讓窮人掏出錢的殺手鐧,他們會灌輸你「很窮嗎?沒關係,用折價券就可以幫你省錢」或是「折價券保證可以讓你用最少的錢買到多的東西」的觀念。

但是他們故意沒說出口的事實是:雖然打折,但買愈多就一定花費愈多,而且還會買下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目前位置 首頁 財經 個人理財 推薦【晴天旅遊】蜜月一生一次首選浪漫義大利
財經個人理財
《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
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
2013.09.20

撰文者狄驤資本主義的1001夜 瀏覽數:472036
+A-A

窮人花時間蒐集折價券,以為可以讓荷包不會瘦得這麼快,無形中卻因為價格便宜,導致多買了根本不必要的東西,反而花掉更多的錢,每個月的月底依舊要面對「月光光,心慌慌」的窘境。

堆積如山的折價券只堆疊了你的成就感,以及成為有錢人的假象,並不能真正讓你得到額外的金錢,而且你省下來的錢,日後還是必須被花掉,你只是遞延它被使用到的時間而已。

窮人只有省小錢的觀念所以只能賺小錢,而富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賺更多錢。

成本與效益,是成為富人的必備觀念

富人不會花時間去蒐集折價券或是排隊買便宜,因為他們了解時間成本的重要性,既然每天24小時是無法變動的成本,在成本不能調整的情況下,想要有高收益,就要選擇能產生高收益的方法。

而排隊搶便宜對富人來說除了「浪費時間」之外,不然就是「毫無意義」。他們在喝一杯水的時間就能幫自己賺進大把鈔票,怎麼會把時間花在排兩個小時的隊,只是為了前一百名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半價的芒果冰。

同樣是一分鐘,窮人如果能賺到錢就心滿意足,富人則是絞盡腦汁,能賺一萬元就絕對不賺一百元。

窮人完全不了解成本與效益的概念,他們只知道只要做了這件事就會得到這個結果,富人會考慮到這個結果是否值得花費這些時間及金錢後,再決定是否要進行。

當窮人在蒐集便宜好康的優惠券,富人可能已經在研究世界趨勢與經濟動態,正準備要加碼投資或是擴大事業版圖。

窮人只知道鈔票的多跟少,富人卻了解金錢的本質,他們深知金錢是工具,身價才是財富,不使用折價券的原因,是因為不希望身價也跟著折價了。

把錢花在刀口上,不會讓你翻身致富
目前台灣的經濟環境正處於停滯發展階段,前陣子媒體24小時輪番報導高科技業裁員的後果,就是大家不敢花錢,曾經有個夜市老闆娘跟我說:「新聞現在每天都在報景氣有多差,大家都不敢消費,我們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的業績只能做到20年前的一半!」

因為收入減少不花錢,所以儲蓄率愈來愈高,也許你會問,大環境不好,未來的飯碗不知在哪裡,把錢存起來未雨綢繆有錯嗎?

事實上,你的消費方式,將會決定你未來會變成窮人還是富人。

我曾經聽過很多上班族談論他的理財之道,最普遍的說法就是:「我的錢都花在刀口上。」所以每天花大把時間在貨比三家「省小錢」,一看到清倉大拍賣就見獵心喜,其實,錙銖計較可以省下多少銅板,才是壓垮窮人的最後一塊「磚頭」。

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有投資的資金,而是沒有讓自己變有錢的腦袋。窮人的錢幾乎拿來當作生活費用,用負債消費的方式過日子,無法轉換為創造更多收入的資本;相反的,富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是因為他們的消費都是資產性的流動。

富人的手邊不會留有太多現金,因為他知道鈔票每分每秒都在變薄,他們在意的是資產淨值,富人手上的鈔票跟著他們的注意力流動,在分秒間不斷轉換成不同形式的資產。

窮人的眼中只看得到工作收入,他們手上的鈔票無法簡化,財產只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歸零,最後甚至會變成沉重的負債。

大多數人還在依循著上一代對金錢的態度,先找到一個穩定工作努力向前,再把薪水拿來儲蓄買房子,這樣看似務實的理財觀念,會讓你未來遭遇到非常大的風險。

我的一個親戚抱持著必須先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成家立業的觀念,所以他結婚生小孩之後買了一戶不到30坪的市區大樓,房貸一揹就是30年,每個月要繳3萬多塊的房貸。

不久前他經營的小型加工廠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景氣緊縮導致大客戶抽單,最後只能無奈關門大吉,一夕之間,我的親戚從小老闆變成了中年失業中,每個月3萬多塊的房貸沒有為他帶來更多利益,反而成了壓垮他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包o wrote:
有點看不太懂例如2016...(恕刪)



下圖為我去年12月所編的幾筆為例:

填入 項目/起始月份/間隔日/每次執行金額

就能算出隔年單項預期支出的總金額,當建立完整項目後,自然能算出總金額,額外加10%是為了補 "超出預期"




「這個月的錢又沒錢了。」

「你不是有在記帳嗎?」

「對阿,但就花完了嘛。」

這一周很特別的是,
我遇到 2位朋友,都有上面這段相同的對話。

原本以為只要有記帳就能避免月光族的悲劇,
但經過這次我發現,有些人即使有記帳,
卻也不見得能省下錢。

關於記帳,
說簡單其實真的很簡單,
但有一些常見的迷思,一定要小心!

以下是三個最常見關於記帳的迷思,
分享給大家!




迷思1. 認真記帳就能省錢?


其實有些人,不記帳也照樣能省錢!


記帳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而已,
關鍵是因為,
他們已經養成了「省錢的習慣」!

分享一個極端的例子,
我有一位神奇的朋友,
因為小時候家境的關係,
長年以來已經養成每周只領 600元出來花的習慣,
她不需要記帳,照樣能穩定存下錢!

有興趣可以參考:這位朋友的故事

你應該養成省錢的習慣,而不只是記帳的習慣

為什麼有記帳卻還省不下錢?
記帳的功能,
只是幫你認識到自己花費的習慣,
進而改變習慣。

換句話說,
如果不改善消費習慣,
那再怎麼努力記帳都是沒用的哦!

克制花費很重要,但省吃儉用是有極限的!


如果每月多省下一萬元,
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也許能存下一點點創業基金,
但要有個認知:
你很難靠省吃儉用讓自己一下子就變有錢。
想要有錢,
關鍵仍是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不要浪費時間跟生命記帳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