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30/1247676.htm?from=rss不過大家很久沒有注意的金融股,這次悄悄走出新格局,像由黃博怡坐鎮的台企銀獲利出現顯著成長,今年前七個月稅前獲利五六.七九億,每股盈餘○.九二元,股價悄悄從七.五一元漲到十一.三五元;很久沒有注意的新產不知不覺中從十八.二元漲到三九.八元;還有遠東銀也從八.八元漲到十一.二元。這次徐旭東旗下的企業,從亞泥、遠東新一直漲到遠東銀,看起來企圖心似乎改變了。盤整很久的高雄銀又逼近十一元,還有一直都在面額下的國票金不但站上票面,還寫下十一.四五元高價。還有台新金經過經營權大戰,股價也創下十五.三五元新高;合庫金創下十九元高價,元大金大股東回補,股價在除息後寫下十五.六五元新高紀錄。原文網址: 先探/謝金河:台股在中美貿易戰中尋找新方向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30/1247676.htm#ixzz5PezioJ5O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lcl2669 wrote:https://ww...(恕刪) 雖說不以人廢言.....但老蟹寫的永遠都是過去式,看他開始寫就是已經反應過了,當然也就沒啥肉了,更重要的是,別因為看到老蟹寫得有道理,就傻傻胡亂往上搶高了。舉個例 : 他說的都是我先前曾在版上發表推薦過的,元大金也好,遠東銀也罷,那時候價位實在可口太多了,可惜老蟹在低檔從不會跟大家分享,現在他開始講的頭頭是道時,或許大家可要特別當心了。😦😦😦😦😦
內文部分擷取自,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遠東商銀自結2018年稅前損益40.76億元,較前一年的33.11億元成長22.75%,換算每股稅前盈餘1.24元,順利達成每股賺1元以上的年度目標。遠銀總經理周添財強調,遠銀一向落實穩扎穩打的策略,全力投入將淨值發揮最大的效益,對於新的一年,將尋找海外布局完備的公司,擬採取策略聯盟或參股的方式,進一步強化海外獲利。遠銀董事長侯金英在2018年股東會時表示,該行加速數位創新應用,並開展海外市場業務策略,尤其積極調整財務結構,追求規模擴大及獲利穩健增長,全年獲利設定雙位數成長、每股稅後盈餘(EPS)1元以上的目標。根據該行最新公布的自結數推估,將可順利達成內部自訂的目標。根據遠銀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稅前損益32.68億元(稅前損益自結數為33.11億元),後淨利28.54億元、EPS為0.9元。最新公布的2018年稅前損益自結數為40.76億元,年成長兩位數,稅前每股盈餘1.24元,試算後將可望順利突破1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