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政府長期打壓物價才是台灣困境的主因


t100390101 wrote:
國內投資俗語說 殺...(恕刪)


你活在哪個台灣啊?
我從來只覺得政府放任廠商亂漲價耶...幾乎根本沒在管
小至嬰兒奶粉、街頭巷尾的雞排
大至汽機車、不動產,漲了有跌過嗎? 有回到合理價位過??
問題應該出在
沒有控制物價
再不控制物價
尤其是房價
會出現類似通膨的現象
台灣幣值其實太小了

跟日本比我們東西還比較貴
我問了在日本工作過的人
就算在日本打工
薪資也比台灣高了快兩倍
在日本租屋
吃喝大概佔總薪資的1/3
同樣台灣呢佔了一半去了

jaar1234 wrote:
現在台灣企業的困境是四大皆空,缺水、缺電、缺人才,環評又過於嚴苛 ....
企業出走潮反映台灣「四大皆空」
其他三樣還好解決,唯獨人才沒辦法,你給一倍的薪水,產值也不會增加一倍的。台灣值得高薪的人才,都讓台積電這類領頭公司搶去了!剩下的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突破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引進國外高階人才,不過這犯了台灣年輕人的大忌,太陽花學運就是因此而起。前朝所有引進國外人才的努力,全部宣告失敗,現在廠商唯一的方案就是出走。


沒錯,引進外國高階人才能提升台灣人才能力,但奇怪的是企業家一直要求政府降低白領階級最低薪資4萬7要求,一個外國高階經理,月薪30萬台幣都嫌少,這個條款是雞肋,為何企業家這麼在意這一條?說穿了台灣產業根本不需要高階人才,是需要更便宜勞工,台灣產業不升級,才是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真正原因。

央行應該放手讓台幣升值,沒競爭力的廠商就該倒,或是轉移到勞動力便宜的國家,想生存下來的廠商自然就會升級產業,但是這是會有陣痛期的,這是沒辦法的,不然老闆哪有那麼好當。就是台灣政府一直顧慮到選票,遲遲不敢做,也讓台灣老闆當得太輕鬆,跑車
房子一直買,台灣的小確幸,是犧牲一群內需產業的薪資來的,像醫護人員、農產品價格、勞工....等,長久下來台灣人會更無法走出去,只能待在台灣,等其他國家超越我們,人才無法流動,造成台灣更加停滯不前,一直惡性循環,不然就是人才一直外流,台灣投資這麼多教育經費都浪費了,都跑去別的國家貢獻了。
政府長期打壓物價????

有沒有我不知道
但這20年物價漲了8成快一倍
我薪水20年前2萬現在還是2萬
物價漲快一倍
我已經受不了了
物價在漲我怎麼辦?
十年前台北小家庭700萬~1000萬就可以買到房子,一樣的房子現在漲到2~3000萬,房屋成本變高,自然民間消費力就變弱,現在年輕人起薪和一般企業給的薪資又比十幾年前還少,賺來的錢都拿去買房,哪來多餘的錢消費? 其實政府也不需要打房,房市有房市的市場,保持其交易活絡,只要政府積極多提供予國民合理價格的社會住宅,中產階級住房成本降低,自然民間消費就會增加。
樓主是來反串的吧~~~~台灣物價何時被政府打壓過,小蔣死後至今通膨已經幾倍了~~~薪資勒!!,你說的是薪資被打壓吧~~~,台灣物價低的話代購又為何會興盛,日本大陸網拍業者在增加些品項可以直送台灣的話~~那些無良貿易商代理商就要死光光囉
mkl5 wrote:
十年前台北小家庭700...(恕刪)

mkl5 wrote:
十年前台北小家庭700...(恕刪)

誰須要負責.政府.還是官員.還是老百姓

coolscott wrote:
但奇怪的是企業家一直要求政府降低白領階級最低薪資4萬7要求,一個外國高階經理,月薪30萬台幣都嫌少...(恕刪)


企業最需要的是工程師、專業人才,不是高階經理,所以才要降到4萬7。

這個價碼如果配合移民政策,可以請到很好的大陸工程師了!


t100390101 wrote:
國內投資俗語說 殺...(恕刪)



誰規定賺錢一定要分給員工?


上市櫃純益1.88兆 新高
2017-04-01 06:09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2016年上市櫃公司年報昨(31)日全數出爐,1,630家企業總稅後純益約1.88兆元,年增1.9%,創歷來獲利新高,其中2016年第4季總稅後純益逾5,800億元,則是單季次高。分析師表示,上市櫃公司今年獲利可望較去年成長8%~10%,順利站上2兆元大關。

台灣還好有政府打壓,

使物價相對低廉〈台北相較於首爾、東京、香港、紐約、上海〉

但打壓物價的同時,代表同樣打壓薪資來提供低物價,

並非每個人都是人中龍鳳,

雖然讓你與01上有能力的多位大大受委屈了,

但對社會上的多數,這樣是相對幸福的。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