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投資股的股息 整體平均值肯定虧損大於淨利


chou3972 wrote:
你四捨五入過頭了!...(恕刪)


不用多久就七字頭了 哪裡過頭?

dancingra wrote:
不然我該怎麼做, ...(恕刪)


葡萄王也可以阿
01newbie wrote:
這篇不是在討論定存...(恕刪)


前幾年還不錯吧
Acer_kewei wrote:
我還蠻好奇你的年紀...(恕刪)


多少人在等的反彈回來啊 不然大家早就賣掉了不是嗎?

都到現在了還有人在買它的股票 你怎麼看?
原來你只是沒事可做,想四處扯皮,好吧我輸了,我錯了,再見。
gregji121 wrote:
不用多久就七字頭了 ...(恕刪)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有時候和人聊天,一般會說投資股票沒用的,
不是輸光的就是從來沒投資過的窮光蛋。
你前面說你沒輸過,那難不成你是窮光蛋?
如果都不是,那我只想知道你投資什麼比買賣股票還好?
別說你也是投資股票,那就太好笑了.....

所以你是輸光還是窮光蛋?
所以你是輸光還是窮光蛋?
所以你是輸光還是窮光蛋?

你投資什麼?
你投資什麼?
你投資什麼?
chou3972 wrote:
原來你只是沒事可做...(恕刪)


我可是神準預測

過個半年再回來看你就會崇拜我了
對於你說的理論,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首先,如果企業沒有不動產,那這間公司除了拿資金製造出來的成品有價值外,當然沒有東西可以供銀行抵押,因此銀行在評估現貨可否有人買之前,公司的資產就是零,當然不願意借錢。在此同時,公司即便想發行股票,也會因為公司的價值不明確,就不會有人買!所以不是銀行不借,發行股票就一定有人要!

企業需要資金,一是周轉不靈,二是擴大營業項目。不論是哪一種,銀行都會審慎的評估,但通常對於賺錢的公司,第二項能夠申貸通過的機會比較高,因為會賺錢的公司,即便沒有不動產,手上的現品也能夠快速地轉為現金。譬如鴻海,手上iPhone就可以拿來當抵押品,銀行可以變現的機會高,自然也就願意核貸。

但是,企業跟銀行貸款跟發行股票,哪一個比較有利呢?我相信兩者都有。發行股票是為了長期擁有大量的現金部位,這部分沒有繳貸款的壓力,但卻有可能因為營利不佳,EPS下降,造成股價短期的下降,手上能握有股票現金價值也會降低。但至少仍有資金部位還能周轉,也能創造倍數的獲益,那對企業來說,仍是正面的價值。

但是跟銀行核貸呢?
當企業的股本已經大到某個程度時,如果獲利率停滯,那就會馬上減損EPS的價值,相對的投資人願意再砸錢買該公司股票的意願就會降低。所以這已經不是發不發股息的問題,除了EPS降低會減損配發的股息外,也同步地使得股價降低,企業手中能運用的股票現金價值也會降低,這其實對企業不是好的結果。所以有些企業乾脆就減資,至少能夠穩定公司的股價。所以適度的跟銀行借錢,只要營利大於利息,那對於公司的營運,相對的就穩健許多。

所以企業真的為了不想跟銀行借錢,而甘願不斷的發行股票?如果是的話,那國內這些大公司,應該都不會需要跟銀行聯貸了吧!
根據台證所市場概況表統計,近三年參與台股交易人數平均為280萬人
上市櫃公司近三年發放股息平均在八千億上下
如果說投資股票的股息虧損大於淨利
必須這三年全體投資人每一年都要賠28.5萬元以上才有辦法達成目標

Acer_kewei wrote:
投資第一件事除了基本面外就是老闆的誠信,這比財報重要,財報能作帳,老闆的誠信做假不了,。老闆的誠信你可以經由看他寫的書,專訪,演講…等看出這一個人誠信如何,這一季講的,上一季講的,再去驗証他的誠信...(恕刪)

對於A大的誠信說
我持反面看法
因為誠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世上沒有沒做過壞事的好人,也沒有沒作過好事的壞人
郭台銘夠好了吧,正義富有又慈善
但對供應商來說他誠信不好,因為票期特別長又愛垂直整合大欺小
對客戶來說他誠信也不好,咬了廣達的地盤還挖了他的人
趙藤雄夠差了吧,聲名狼藉
但是每年發放高額股息小股東個個過的十足滋潤
八德合宜宅弊案被囚,動機也是求公司發展不是為掏空資產進私人口袋
誠信與否僅是角度問題,不是投資問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