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金銀本位經濟系統之不可持續性

哈哈哈哈⋯⋯一早起來又有笑料可看,也算難得。

所以宋朝以前的朝代失敗都和經濟無關?
金價從1971年到現在,績效仍低於美國債券,
如果這樣還認為金價太高,那又如何說明黃金的保值性?
人生有多少四十年?

看到有人硬凹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理論,
又一直發表一些很容易打臉的說法,真是太歡樂了⋯⋯哈哈哈哈⋯⋯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看到有人硬凹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理論,又一直發表一些很容易打臉的說法,真是太歡樂了...(恕刪)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版主比較有耐心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哈哈哈哈⋯⋯一早起...(恕刪)


有念過經濟學的大都知道資本主義有很多手段去應付景氣過熱或過冷
這是實行金本位制度所沒有的優點

黃金本身只是金融商品提供炒作
美國早以廢除金本位 , 最主要的原因是黃金的儲量跟不上國內生產的擴張與貨幣流通的擴大及社會財富迅速的增長



依般若波羅密多,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中國古代是銀本位,當貨幣用,
現在銀是重要工業原料、化學催化劑,
本身就是貴金屬,就算剝奪其貨幣地位,
價值還是頗高,可以投資。

貨幣的確方便,但牽涉國家"償債能力",
很多央行,除了收美金、歐元等常用結算貨幣,
儲備一些"黃金",宣示一下貨幣價值。

貨幣垮掉,再印就好?新台幣也好好的,
舊台幣4萬元換1元NT...
這時我覺得,偷藏些黃金不錯!滿手貨幣的就很慘。

總體經濟學,大概看看就OK,
貨幣不是你我可以控制

長線短線,好股壞股,投資賺錢能進口袋才重要...這個才是硬道理,
紙上富貴一場空。

大頭祥 wrote:
中國古代是銀本位,當貨幣用,

看朝代
銀本位是明朝中期以後的事情
原因在於西班牙與日本的白銀大量流入
其實之前的朝代,都是銅本位
金銀只能算是大額交易時的替代貨品
另外,絲綢也算是大額交易貨品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在任何一個的經濟體系中,以金本位的經濟,
最終必然崩潰,除非這個體系中沒有借貸,或者借貸沒有利息。
在中國古代,年利率10~30%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國內有一億兩銀子,其中1%,也就是100萬兩的銀子是在一個借貸的體系中流通,
以利率15%來算,那這個借貸體系中的銀子,
除非年年持續出現壞帳,否則必定在5年內多出一倍,也就是2%。
以此類推,到了第30年,
這個經濟體內就有一半以上的銀子是在這個借貸體系中流通,而非在生產事業中交易。
而32年後,全國大部份的人終其一生除非借貸,
永遠沒機會看到銀子,大部份的也人注定赤貧一生。
而到了第35年,最慢40年,該經濟體系必然出現擠兌,
最終必然有大量的銀莊倒閉。
即使利率是10%,也不過將時間推後為40-50年。
那些整天覺得金本位才是天堂,才是正義的人,
最好先想想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再來談金本位的是否真的在現代社會中具有任可行性。

這個的前提是所有的金都會產生利息
是否真的如此呢?
其實古代社會並非如此

古代社會貨幣更重要的是價值儲藏功能
把金子存在別人那邊收利息?
這種做法是很少見的
金銀其實都是放在家中,甚至是戴在身上當首飾
所以你會看到廣西雲南的少數民族全身銀飾
或是印度人全身金飾
他們其實是把全部的儲蓄戴在身上

錢莊這種東西只有最大的大都市才有
台北府當年是一個重要都市,可有錢莊呢?沒有
所以說,根本不會有你講的終其一生見不到銀子這種事
因為銀子都存在家中,沒有多少會流入金融體系,當然也就沒有利息
明朝中期以後,繳稅都用銀子了
農民每年都嘛見得到,要繳稅啊

利息這種東西並非天經地義
很多古代經典都說利息是不道德的,比如說基督教的聖經就說不能收利息
甚至,欠債還錢也不是天經地義
古代君主更替,新君上任時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宣佈全國債務取消!
因為債務的風險非常大,所以才會產生那麼高的利率
也因為債務的風險非常大,所以大部份的貴金屬都沒有進入借貸體系
管他是什麼金銀銅鐵,還是現代貨幣,重要的是能讓自己獲利就好了
kaod wrote:
看朝代
銀本位是明朝中期以後的事情
原因在於西班牙與日本的白銀大量流入
其實之前的朝代,都是銅本位
金銀只能算是大額交易時的替代貨品
另外,絲綢也算是大額交易貨品


kaod兄

你很有料

kaod wrote:
錢莊這種東西只有最大的大都市才有
台北府當年是一個重要都市,可有錢莊呢?沒有


京城(現代稱首都)不用說

省城(現代稱省會)一定有

府城或縣城則不一定(看人口規模大小)


kaod wrote:
因為銀子都存在家中,沒有多少會流入金融體系,當然也就沒有利息
明朝中期以後,繳稅都用銀子了
農民每年都嘛見得到,要繳稅啊
利息這種東西並非天經地義
很多古代經典都說利息是不道德的,比如說基督教的聖經就說不能收利息
甚至,欠債還錢也不是天經地義
古代君主更替,新君上任時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宣佈全國債務取消!
因為債務的風險非常大,所以才會產生那麼高的利率
也因為債務的風險非常大,所以大部份的貴金屬都沒有進入借貸體系





想不到拍照兄這棟樓引出高手

能在01看到高手的留言

幸甚
大嘟頭 wrote: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XD

版主比較有耐心


沒錯!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現在美國是第一大經濟體(表面的),GPD第一,
請問2030年美國GPD全球佔比將會是多少?
預估將從24%降為18%,中國大陸則高達28%以上,
也就是中國GPD將會是美國的1.5倍,
連印度都會達到10~11%的佔比,達到美國的60%,
那麼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欠債國還有多少信用與實力繼續成為發鈔的基礎?


(去看看現在的汽車銷售量,美國+日本+德國=中國,
美國人購買汽車還都是以貸款買進的,而且其中有許多都是信用不良的人,
而中國車主花的汽車價格還是經過高關稅與琳瑯滿目的稅率後的超高價位,
這完全顯示出兩國人民財富的走向剛好是兩極化。)


美元崩潰的時間點正慢慢接近,
這是美元最後一次的拉高了,美國最後一次剪羊毛。
當人民幣完成國際化之後美元的地位就會消失,
IMF、中國、俄羅斯與其他國家最可能的就是提出以黃金與特別提款權當成貨幣基礎,
美元將被丟掉,美國的信用將被懷疑與不再信任,
當然,樓主這種還在裝睡的人目前當然是叫不醒,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去翻翻這次杭州G20高峰會的大合照看看美國總統被排在哪個位置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所以宋朝以前的朝代失敗都和經濟無關?


有人的腦袋就是無法了解某些事情的意涵。

北宋與元朝滅亡前政府大量發鈔並非政府滅亡的主因,而是一種徵兆。
一個政府收入不足時常常傾向利用印鈔權增印鈔票以彌補國庫的空虛換取資源,
最後人民看穿這種技倆之後就會對政府的貨幣產生不信任,
這是一個國家衰落的前兆。

聯準會從2008金融海嘯後增發貨幣達400%以上,
表面上是要瞬間消滅可能發生的通縮,
實際上卻是國力已經衰弱而別無他法,只能印鈔救急。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