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wanan wrote:
我是有常常會他討論區的,
覺得你這篇,是有點斷章取義的,
沒有每天去看的人,可以好好看看再下結論也不遲,
我是就跟其他人使用盈再表覺得不錯的人一樣,
分享他的盈再表判斷好公司的一個簡易方法,
你可以親自去跟他互相切磋
我覺得績效算他7%沒什麼問題,我只有算多,沒有算少。
他會獲利了結太貴的股票,就表示他長期都有預留大量的現金,
或者大量績效落後大盤的股票。
在投資上,看起來厲害的名詞和方法,不見得會比笨方法好。
在這大盤飆漲的年代,8年翻倍,太慢了。7%的成績,
可以去參考Pigstand的股債平衡術,一年操作一次就好了,
總成績應該也有7%。
沒有超越大盤的人教你的方法,應該不必照單全收,參考參考就好。
不過,學費便宜,而且有公佈對帳單和事先標的,非常值得肯定,
比很多只會唬爛的老師好太多了。
如果績效可以再好一點的話,就更有說服力了。
目前看來比較適合喜歡自己玩,又長期賺不了錢的新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