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中國與東協,下一個泡沫已經形成 ~

Kenji.K wrote:
我好奇的是為什麼中...(恕刪)


聽說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且台灣對中國獲得順差1000億美元。。。。台灣人口10%在大陸

我倒是想問問,台灣如此依賴大陸,你跟我說對於台灣重要不重要。。。


我就不提大陸影視劇,綜藝節目橫掃台灣,台灣一線明星幾乎全部在大陸最近的是蔡康永投奔大陸,台灣人在海外遇險撕掉中華民國護照,求助中國大使館等事情了。。。


這樣還叫對台灣不重要嗎。。。說實話台灣對大陸的依賴,甚至超過了大陸自己很多省份對於大陸的依賴

Ok1988 wrote:
你講了半天好和諧平...(恕刪)



找南海地圖做什麼?聯合國公認合法的領土有何意義?別國侵佔中國領土,果然違背國際法,聯合國裁決,開羅宣言等規定,難道還是大陸做錯了??

南海屬於中國領土有任何意義??

另外貌似台灣也宣稱南海是中國領土吧,怎麼這是和中華民國過不去了??

Ok1988 wrote:
你遊客多就在我的領...(恕刪)


誰的領海?說清楚點?

南海不是中國的?你作為中華民國的一員,你這不是叛國罪是什麼?

不考慮你的道德問題,反正你也沒有道德了

就說法律法規吧


南海屬於中國,這是聯合國公認認可的,毫無意義的問題

判定一個地區的歸屬,無非是那幾條原則

1,先佔原則,中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后就巡航南海,20年內東南亞各國都沒有說什麼反對的話

2,聯合國決定,聯合國把南海判定給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領土劃分的時候確認的事情,這是要和聯合國過不去嗎?

3,佔有國認可,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在此之前無論地圖還是公開的宣言,政府公文等都明確承認這些島嶼和領海是中國的,都有文件存檔作為鐵證,有何意義??



現在來耍賴?當中國好對付??

中國還沒去和日本談琉球歸屬問題呢,琉球分明在開羅宣言里確定是中國領土,怎麼跑日本去了,開羅宣言難道沒有任何權威了??

也就台灣能幹出和日本跨過主權談漁權這種喪權辱國的事情,不過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遺留,中華民國一貫奴顏婢膝很正常

如今台灣人更厲害,直接把南海這個屬於中國的領海,直接算給菲律賓了,厲害厲害。就算你不承認南海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好歹你也說屬於中華民國啊,反正也都是中國的。你倒好,直接把中國人的土地送給東南亞島國了,真有血性

B.n.m wrote:
沒有清兵入關,新疆...(恕刪)


除了新疆西半部之外,其他地區都本身就屬於明朝

內蒙古屬於明朝冊封的蒙古諸王管轄,新疆東半部的叫西關七衛,屬於明朝,整個大東北都屬於明朝的奴兒干都司管轄

青海西藏更是地道明朝領土

滿清本身就是中國人,血統上說,女真人和契丹人等金國的各族人民在元朝被划入漢人的範圍,而南宋的各族人民被劃分為南人,也就是今天的中國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區別

既然女真人本身就是漢人,那滿清入關不能說是貢獻,而是報國才對,況且滿清的愛新覺羅家族本就是明朝的貴族,努爾哈赤自己也是明朝的將軍,這是內部叛亂奪權,不是外來勢力外國人


rk999 wrote:
比喻得真好啊 , ...(恕刪)


我看中國撐的這麼開心,這麼日新月異還是不錯的

像台灣這樣輕輕鬆松的衰落,還是不適合中國,讓中國繼續痛苦的苦撐下去吧,讓台灣繼續輕鬆的衰落吧

這不是挺好的嗎,大家各取所需
叮叮当当 wrote:
誰的領海?說清楚點...(恕刪)

這位網友
人身攻擊是道理講不過嗎
有道理請不要用這種方法
不然講輸就人身攻擊只是理虧而已
gys700i wrote:
中國資本厚,可以在世界各處收購公司,絕不會收到賠錢貨,就算收到中國一定也可以轉虧為盈


ps:一年只有三季,春夏秋而己.中國不會有冬天的
(恕刪)


中國企業全球收購也會賠錢

有很多失敗的例子

比如現在全球第四的TCL,老總李東生當年收購日本三洋,收購法國阿爾卡特

就曾經失敗,差點破產

但是經過自身整合,多年後重新站起來

,,

再比如目前全球500強的上汽集團

當年收購韓國雙龍汽車

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虧損幾十億,最後還丟了雙龍汽車品牌

,,,

還有很多很多千千萬萬這樣的案例

中國企業的成功

不是天然而成的

是通過大量失敗的經驗,而建立起來的

通過大量的市場競爭,市場淘汰

最後留下來的企業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存活下來的企業

你只看到了結果,卻看不到過程
rk999 wrote:

比喻得真好啊 , 反諷得很令人省思,中國真的沒有想像中的神奇.

現在只是用極權統治來撐住罷了.
(恕刪)



這種反諷說明對中國根本就是無知

中國確實沒有想象中的神奇

中國每年都有大量的企業倒閉破產

這就是市場競爭

優勝劣汰的規律就是最後存活下來的企業,變的更強

阿里巴巴的馬雲是站在千千萬萬同類企業的屍體上成長起來的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說中國用極權統治來撐住

我可以很負責的說

根據中國歷史各個階段的經驗

中國最少還有100-200年的上升期


短短200年

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不過就是一瞬間



dongmark wrote:
這種反諷說明對中國...(恕刪)


中國以我的觀察,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對外採購,很常陷入一種一窩瘋的狀況.

像之前中國大媽買黃金一樣,反正錢多就亂買,最後慘賠的不在少數.

買外國資產也是一樣,常常買到人家想要脫手的,還買貴.

所以我認為中國對於市場經濟和世界經濟,玩法和基本功夫還是不足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