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高收入的人不買房產, 每年多餘的收入要怎麼做呢?

Katong wrote:
香港與新加坡的股票股息與債劵利息都是免稅的,最重要的是沒有遺產稅,
所有的法令與稅制,完完全全是替有錢人量身打造,絕對不會有任何台灣式的 "公平正義"....(恕刪)


補充一下...

本來台灣稅務是屬地主義, 但海外所得納入基本所得稅額後, 已經有屬人的味道

再則, 台灣遺產稅應納入國內外的財產,因此, 稅務機關是可以要求你提供並說明所有的資金與交易往來明細, 以供稽核與核課。

不論有否做到免稅紙上公司的程度, 仍建議所有單據與明細, 最好留存準備, 法律與規則都是隨時在變, 又一定要遵守的.

為何我知道呢? ....



reynard wrote:
果然整棟樓酸民與酸...(恕刪)



我也給一個讚

加薪, 捐錢, 花錢享受?
除了享受以外
加薪捐錢......就算了
當自己困頓的時候誰來給我捐錢加薪???


當錢都還沒培養大到一定目標時
厚植自己實力才是最佳的路徑!
ptoeden wrote:
忍不住要回文來稱讚你一下.
你把那些 為富不仁 之輩的內心想法表達的很生動耶.

^++^...(恕刪)


根據勞基法, 「fire 你的老闆」遠比「你的老闆 fire 你」容易, 幾乎沒有任何門檻與條件.

歡迎辭職加入老闆的行列. 順便多請幾個人, 增加就業率!

明天就行動吧!
Nuke worker wrote:
K大,少key一個9
上次您提到的GEK,它是每年配息的嗎? 要到哪裡找它的配息方式資料? 建議在台灣買還是在香港買?


K大是我尊敬的前輩,他在版上提供的資訊,真的很有幫助。
剛好您問的問題,我恰好知道,所以就越俎代庖回答一下。
GEK本質是債券,票面利息4.7%,面額25元。5/16/2053到期,但是公司有權利在5/16/2018之後任一天提前贖回
配息每季發放,2,5,8,11月的16號配發利息。



有興趣也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40554/000093041313002894/c73747_424b2.htm


至於台灣或是香港買好,我的經驗是
台灣的複委託雖然不錯,但是這種美系公司的債券利息,雖然不用扣30%的稅,台灣券商複委託上手有時候就是要扣你30%,然後隔年給你1042-s表,要自己去跟IRS要回來,很煩很累。
香港比較沒這個問題,填了W8BEN表,該給的就給你,不會亂扣稅。
現金未滿5000萬,存定存就可以了!現金超過5000萬可以考慮買美金計價非宣告利率形式儲蓄險保單.實質利率有可能比美國國債7%還佳.
Nuke worker wrote:
上次您提到的GEK

此一時,彼一時.
當時NTD:USD是多少, GEK價格是多少?

本月FED再次推遲升息,GEK從$24.xx升回25.4

你要多考慮一個因素.
GECC在2018必然會行使early redemption.

年初FED宣佈要對以GECC為首,規模極為龐大的金融服務業者進行監管,
需要大幅增提CET1(Core Equity Tier-I),營運成本大增.

GE已經宣佈要私有化GECC,並且已經在全球開始出售GECC旗下的金融資產,
以及收回GECC所發出的債劵.



從九月份開始,GE已經針對各年期債劵,啟動幾次讓投資者自願性賣回債劵的活動.
對於像我這樣沒有接受,並繼續持有的投資人,(以GEK來說),
到了2018之時,GECC必然會依照章程,以面額US$25強制收回.

換言之,你能持有收息的時間約有2年多,你要不要現在已US$25.4左右買進,
你可能要想想. 如果你手上有現有閒置資金,那倒無妨.
如果現在要以NTD換匯,想長期持有,那麼可能會事與願違.

至於像我與hcs02這樣很早以前就入手的投資人來說,當初我們以約US$23.xx買入,
年化報酬近5%,現在收回資金是沒地方去的.
我們會持有至2018被強制收回為止.

Katong wrote:
如果現在要以NTD換匯,想長期持有,那麼可能會事與願違.


感謝,
依K大的看法,台幣貶值的空間已經不大,不要再換美元了?



真的錢太多
我覺得不能買國內房地產
國外的可以買下去
要炒高房價炒外國的我會拍拍手
真的很棒棒
銀行的理專會很高興賺你的錢的。
不用怕你的錢無處可去。
Kevin4931 wrote:
錢太多還不知道怎麼花...(恕刪)



Kevin說的有道理,藝術品(畫作、名錶、骨董)及都市土地都很適合高資產客戶。
您可以參考看看。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