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鴻海到底怎麼了??

李則能 wrote:
小大過去幾年盈餘都成...(恕刪)


第一季的總營收與稅後總利潤 YoY成長20%應該沒懸念
主因去年第一季的基期實在太低

不過因為iPad+確定延後上市
第二季與第三季目前看起來就不會有之前想像中那麼好
但畢竟iPhone6與6+賣的還是比5s好太多
所以第二季與第三季營收成長10%仍然可期

第四季離現在太遠 目前還看不太出來
不過因為去年第四季基期實在過高..能維持同期水準甚至只少5%之內就算相當高水準了

我在另篇回復你的 主要的重點在"2.3月的營收"可能會掉的很快
2月份甚至有跌破3000億的疑慮

除了裁員10%~20%的影響外
鴻海目前有員工支援廣達去生產apple watch這件事 可不是可能性高或低的問題
而是"正在進行式"...新聞沒報 不代表沒發生
他們支援期間薪資比照原工廠待遇..另外每上工一天會貼補100元草紙
這部份的薪資當然不是鴻海負擔..但多少會影響鴻海2.3月的營收

另外上月底被中國總工會點名加班的問題
因此鴻海勢必會替基層員工大幅調整底薪
我的看法3月就會有動作
至於因此所受到的種種影響 我在另篇已經回復過你了 這邊就不再重複了



〈觀察〉蘋果訂單 緯創、仁寶搶食!鴻海難再「獨大」

2015年2月13日
蘋果公布2015年最新供應商名單,其中在組裝廠部分,台廠NB代工廠緯創(3231-TW)、仁寶(2324-TW)也正式加入蘋果iPhone、iPad的組裝代工行列,台廠「電子5哥」全員到齊!這供應鏈名單公布後,對「老大哥」鴻海(2317-TW)來說,壓力恐最大,以往獨享iPhone、iPad高達7成代工訂單的美好時光難再,鴻海未來在蘋果訂單部分,恐再難「獨大」!

蘋果iPhone、iPad為PC以外2大最熱賣的主要產品,也是蘋果獲利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鴻海多年來與蘋果緊密的合作關係,依照蘋果「慣例」,主要供應商可吃下7成訂單,其餘3成則由其餘第2、第3供應商分食。而鴻海的快速交貨、全球佈局,讓鴻海這些年來,一直都扮演蘋果「主要」組裝代工廠的角色。

由於蘋果產品以3C「精品」為市場定位,相對於其他3C產品,銷售單價高,因此代工廠毛利率也較高,成為代工廠積極爭取目標。近2年,和碩(4938-TW)即在蘋果代工廠中坐大,在iPhone 6與新款iPad中,獲得訂單比重攀升。
而蘋果今年一開年,就公布最新的供應鏈名單,新入榜的緯創、仁寶打上「蘋果光」,但對「老大哥」鴻海來說,增加了分食蘋果訂單的對手,不僅鴻海在蘋果訂單部分難再「獨大」,是否也意味蘋果代工廠的毛利率,也將朝向「紅海」靠近,則是法人下一階段關注焦點。
現在就是危機入市的好時機

說真的 Q1 就是分批布局的最佳時間點

Q3 Q4 就是收割啦

84~85 元的鴻海現在買的到未來不見得買得到

以上是我的看法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