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好像似乎不是這樣子的...(恕刪)
如果在升息階段,要在期間找到賣點,投資級債的資本利得會賠錢。
堅持到最後領回,才能拿到原來的票面價。
中鋼的公司債,利率是 1.7%吧,
台積電也差不多。
鴻海的公司債說明在此:
這種投資級債,不是人買的,是機關,公司行號,銀行在組投資組合時的一種工具。
不是投資級債就比較好,每種債有不同的功用。
重點還是在去了解每種債券的特性跟想辦法如何去活用。

恨天高 wrote:
其實我不懂的地方在於...(恕刪)
erskine wrote:
這麼小的利率差異,加上購買金融債的匯率風險(買金融債要用美金)、匯款手續費及或佣金、繁瑣的購買程序...
股海神經 wrote:
如果在升息階段,要在...(恕刪)
股海神經 wrote:
在景氣往下走,利率也往下調整以刺激景氣時,投資級債的利率也會走低,產生不錯的資本利得。
相反在景氣往上,CPI 需要加點控制時,調升利息,造成投資級債利率也走高,產生不小的資本損失。(恕刪)
恨天高 wrote:
其實我不懂的地方在於...(恕刪)
小小留學生Hsiang wrote:
利息調升 對你的債劵...(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