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從全世界互聯網企業的崛起,來探討台灣經濟衰退...


團圓嚕 wrote:
摧毀台灣軟體業,互聯網,平台,電子商務的最大魔頭
就是聯發科技!
說這些話的人都是聯發科的員工,來自台清交資工系

您不覺得是自誇之詞???

天使晚安 wrote:
2000 年的時候,...(恕刪)

當年是全球網路泡沫,
倒掉的網路公司比比皆是.
我覺得臺灣的軟體恐怕一時半會很難有起色,不過硬體如果和大陸實現分工合作還是大有前途的。

前段時間魅族的MX4利用聯發科的芯片大紅大紫,目測聯發科已經可以藉此完全擺脫“低端芯片”的稱號了,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旗艦級使用聯發科。

說實話,這本應該是HTC做的,大陸魅族代做了。也不知道HTC到底和聯發科有什麼深仇大恨。

八卦山騎士 wrote:
台灣以前也有很多入口網站.....但, 沒有市場, 要壯大也難........

網路世界,起起落落,
搞個入口網站也不是什麼難事.
rogerslee wrote:
只能說, 選擇權真的還是在個人




同樣是頂尖人才

性格的不同會選擇不同的路


有人就甘於待在蘋果三星台積聯發

只要安穩高薪就好

就像古代入朝當官

有人偏要冒險犯難開創事業

如果成功當上皇帝(例如馬雲)

失敗就當乞丐(例子如天上繁星)

這不是大企業吸引人才的錯

只是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選擇的路不同罷了
人 資金 環境都是問題
做大型戶聯網企業不是台灣該走的路
也拼不過
奇摩不也風光一時
但是規模就是到頂上不去
學學以色列吧
微型創業 專精技術台灣比較有機會
cckm wrote:
在網路世界,想像力比...(恕刪)


現在的網路世界已經巨鱷雲集, 除了資金外, 擁有市場的大小最重要. 同樣的創意, 市場大小的不同決定結局. 同樣提供雲端虛擬機服務, 在台灣和大陸與美國所得到的市場規模就不同, 結局也不會一樣.

另外,
沒有堅實技術支撐的背景, 想像力再豐富也是枉然, 原始碼服務商github成立至今不過幾年已經遭遇不知多少次的駭客攻擊. 每次挺下來的攻擊都足以讓這家新創公司直接倒閉, 但也讓使用者更加信賴github的技術能力.

一昧倡導空泛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台灣現在很常見的言論, 個人認為這種"軟體能夠天馬行空"的言論是一種對軟體開發的謬誤. 軟體工業已經經歷數十年的累積, 台灣空白了很大一段. 空有想像力而無實作和維護的技術, 是非常難以成功的.

舉個例子, 現在當紅的 in-memory database, 你想像的出來, 做得出來嗎? 寫出來的東西能夠服務金融業或者進行重要運算的公司嗎? 證券交易所用你的軟體或服務出了問題, 多久時間能夠debug出來,能夠解決?
造成的損失負擔得起嗎? 這些東西都不是想像力能夠解決的.

就像很多慣老闆一樣, 他想像得出來, 還會怪你有這麼好的idea但是你做不出來, 殊不知他所"想像"出來的"東西"需要多少的累積才能開發出來, 而且台灣還找不到人能做.
騰訊: Wechart.......
==>大陸封殺Line, FaceBook. 還有其他通訊軟體應該也被管制吧......
結論: 市場 + 政府扶植==>造就了騰訊的成功.
百度:
==>大陸封殺Google.....
結論: 市場 + 政府扶植 ==>造就了百度的成功.


这两个例子都把事实弄错了。
腾讯的wechat和FB是不同的东西,和line是相似的。Wechat是早于line上市的,而且借助于QQ的数亿的用户,wechat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其实wechat也不是中国最早移动通讯工具,小米的米聊才是。米聊比wechat还要早不少,但是米聊没有QQ那么大的用户基数,竞争中输给了wechat。

百度和google的关系。
google的中文搜索技术起源,最初是买的中国留学生李宏彦的专利。李宏彦后来回国创立了百度。中国政府到2005年之前没有对google采取任何限制政策,2005年之前,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上百度就已经远远胜过google了。我很多年前(接近10年前),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有主持人采访李宏彦,那时的李宏彦是超级帅哥,主持人问他怕不怕google中文市场发力,李宏彦当时的回答让我非常震惊。他大意说的是,全世界中文搜索最顶级的专家,前几名的全部都在百度公司。
主要是人力問題
學生族群不做學問
夢想著做政客
又如何帶動國家發展
MSN - QQ

FB - 微博

google - 百度


地图宝贝 wrote:
騰訊: Wechar...(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