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大家以後領到錢就馬上花掉最賺
我當初買儲蓄險對於通澎的想法是
每年(每月)繳固定金額到滿期時
雖然那時(例如20年後)的錢會變小
但那也代表你每年(每月)繳款時的錢
也會隨通膨同步越來越小
換個角度想
就是越繳會越輕鬆
AMD_Hammer wrote:
已經倒閉的銀行不少:
1.台東企銀
2.花蓮企銀
3.高雄企銀
4.中興銀行
5.慶豐銀行
6.中華銀行
7.中聯信託
8.寶華銀行
國華人壽倒閉,保戶也沒任何損失
銀行定存=>0風險
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要求比銀行更高
也有保險安定基金
儲蓄險=>保險公司可能倒閉
銀行定存利率<1.5% => 穩賺不賠
儲蓄險IRR>2% => 儲蓄險無法抵禦通膨
銀行定存=>與高房價無關
台北市前10大囤房法人,
銀行就佔了六家,壽險業才兩家
銀行還貸款99%供富豪炒房
創造炒房不用自己出錢的台灣奇蹟
儲蓄險=>都是國人愛買儲蓄險,
壽險業才能到處獵房,獵地,炒高房價
債券=>100%是儲蓄的一種方法
買債券尚未領到配息
就要先付手續費,買賣價差
短期必是負報酬
市場升息,提前出場還可能虧更多
儲蓄險=>提前解約本金可能損失,所以不算儲蓄
這就是一般人奇妙的邏輯,真是萬惡儲蓄險
)
分清楚躉繳跟期繳
短期(六年以下)跟長期(20年)
的差別吧
是被業務員騙了太多長期儲蓄險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