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牛刀:從資料看中國超級泡沫的破滅

地圖寶貝 wrote:
個人覺得中國真的很難崩潰,為什麼?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反對黨。
當然了,這些反對黨全部在中國大陸之外,港台一小堆,西方歐美日一大堆。
不斷地給老共挑毛病,有這麼多不拿一分錢工資,不斷指出老共缺點的熱心人。
有用的聽聽,無用的不理它,中國在這方面其實是賺了很多便宜的。
中國的反對黨的優點是,只能提意見,不能夠鬧事。
其他很多國家的反對黨常見的情況是,能提意見,也很能鬧事。

噗~ 本日最中肯啊。

地图宝贝 wrote:
個人覺得中國真的很難...(恕刪)
搞笑,你是達官貴人麼,平民百姓本來就癟癟的錢包又要大失血你裝做沒看見?
聞きたいことがあったのに、二人の会話が車の音に阻まれて通り見舞うよ!

JERRYSKY wrote:
搞笑,你是達官貴人么,平民百姓本來就癟癟的錢包又要大失血你裝做沒看見?


我平頭百姓一個,和達官貴人沒有一毛錢關係。現在大陸平民百姓錢包也不癟了,「又要大失血」一說從何而來?最近的20年裡面,平民百姓的錢包一直在變得越來越厚實,全世界還有那個地區平民百姓的收入增長超過中國大陸的?我現在最怕的就是突然看不到海外有人說中國經濟崩潰了,沒有這些反向指標,我有些不適應的。
地圖寶貝 wrote:
我平頭百姓一個,和達...(恕刪)


JERRYSKY wrote:
搞笑,你是達官貴人么,平民百姓本來就癟癟的錢包又要大失血你裝做沒看見?
...(恕刪)

大陸很多人都去買車、買房、買黃金、買高級商品了,當然是大失血呢。
1929年世界大蕭條 過了四年 就好了 其實也沒甚大不了
倒是美國人自己也唱衰
蓋洛普 "52%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的領先經濟體,只有31%的受訪者認為美國還是世界的領先經濟體"
不過中國在倒是很快 快到連孫中山都挫手不及
網上一些人喊空,可能都是做空者~ 中國其實泡沫已經慢慢在破了,專制政府的優點就是國家機器可以掌控全局,台面上所有的地方債和企業債七八成都是國家欠的,國家欠的自然可以透過金融整併的機制來消除壞賬...

房地產泡沫也是如此,就算賣掉房產,虧得也是投資客,我不認為銀行會追不回 $$,尤其是中國政府管控的銀行,別忘了大陸沒有什麼私人銀行,全部都是國家的,華爾街日報有一篇報導破除中國崩潰論的迷思,了不起就像台灣以前的金融銀行以金改之名來打消壞賬,並沒有發生泡沫現象,因為中國大陸的消費力才剛要上來,城市化才準備要啟動而已~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暫無債務危機之憂
更新時間︰2014-02-19 15:11 瀏覽次數︰118 |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中國正在走向債務危機嗎?過去一年來,這已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因為中國的總體債務水平在迅速攀升,而最近影子銀行系統違約相關擔憂也牽動著中國及海外金融市場的神經。

對于這個問題,甦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經濟學家們的回答是中國不會出現債務危機,至少短期來看是如此。該行發現,與近些年來出現過債務危機的國家相比(包括在2007年遭遇債務危機的美國、英國和西班牙以及在1997年出現危機的韓國和泰國),中國在兩個關鍵指標上要更為安全。

首先,在該行追蹤的所有國家中,中國的貸存比率是最低的,分別相當于韓國和泰國在上世紀90年代末經濟嚴重滑坡時貸存比率的50%和43%。貸存比率反映的是銀行體系應對資產價格突然下跌的能力。

另一個是中國經常項目的情況,經常項目反映出一國經濟對外來投資的敏感性。經常項目存在赤字會使發展中經濟體很容易受到海外資本突然撤離的影響,印度、印尼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去年的遭遇就說明了這一點。

與甦格蘭皇家銀行追蹤的幾乎所有國家不同,中國目前擁有經常項目盈余。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的出口主導地位,另外就像批評人士所說,也反映出中國保持本幣被低估的決心。另外,中國的資本控制使得投資者很難從中國撤出資金,即便投資者想這樣做。

甦格蘭皇家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jis)本周在香港向記者表示,人們擔心中國的各種金融風險是有道理的,但他依然認為中國出現經濟大滑坡或者通常與新興市場聯系在一起的嚴重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高路易說,未來中國發生更多違約或接近違約的事件是有可能的。1月份就發生了一樁瀕臨違約的事件,令市場受到沖擊。後來出現問題的信托產品獲得了救助(具體情況不明),市場才恢復平靜。

他表示,決策層有意改變人們的預期和違約必救的現狀,但是他們很小心也很謹慎,因此要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才會任由違約事件發生而不采取任何救援措施。

如果中國不像其他新興經濟體那樣會因為債務問題而發生危機,那麼它的命運會同日本一樣嗎?在甦格蘭皇家銀行進行的研究中,日本是另一個經常項目有盈余的國家,該國在經濟飛速發展時期積累了過于龐大的債務,以至于過去二十年的一多半時間里經濟都處于困境之中。

高路易說,這也是不可能的。

他說,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追趕性增長階段結束,因此它現在要擺脫危機困難得多。而中國更像是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未來幾年還會強勁增長。

Michael S. Arnold

patwing wrote:
網上一些人喊空,可能...(恕刪)


相當優秀

patwing wrote:
網上一些人喊空,可能...(恕刪)


這樓有料多了!!!不是專門吃雞排喝可樂的地方

coadna6666 wrote:
這樓有料多了!!!不...(恕刪)


機器人吃電的吧 多有料?你要多少mah夠你用一天 這裡沒電給你用 你還沒重灌不要亂跑

lihohsin227 wrote:
http://www...(恕刪)


很奇妙, 越來越多人看衰大陸, 也越來越多人 (包含對岸的) 唱衰台灣
結果大家都繼續成長

蠻好的, 互相砥礪求進步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