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lyly2 wrote:餘額寶放心啦 前輩 請問你是開自己的名字嗎? 現在台灣人不能開通餘額寶, 我借一個很要好的大陸朋友的身分. 但因為別人名字, 怕怕的所以一直不敢放多.請問你是怎麼用的? 謝謝
地图宝贝 wrote:我来讲点专业的。...(恕刪) 1.存貸比管理在哪都一樣,不是只有大陸2.誰推薦都一樣,風險就是風險,投資人要有一定的判斷力判斷力來自哪?來自你對產業、產品了解的程度中誠這個30億產品就是工行山西分行牽的線,中誠也覺得冤...可是中誠也不必覺得冤,因為該賺他都賺了,沒人拿刀逼他發這款產品但山西分行有錯嗎?就算有也是所謂道義上的責任真無法兌付,你可以到法庭上要求工行賠嗎?不行,因為法律上他沒責任....這就是真實世界,技不如人只有願賭服輸3.這不就跟市面上一堆頂級研究公司如高盛、JP Morgan、花旗之流的,常出研究報告,說哪家公司多好多好,目標價可以到多少,但最後都跟屁一樣反指標是常見情況你可以說他爛、無良、不准,當然也可以叫他賠錢,可要是有這種想法,不就是好傻好天真4.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強化判斷力,投資到最後其實比的不見得是專業能力而是對人性的了解及心理素質,否則證券公司的研究員跟四大裡的會計師跟查帳員因該早就暴富退休了....還在賣肝?
rickchiu wrote:不是放棄的问題,是优...(恕刪) 我再這麼看都覺得是賺大了,為什麼會是虧大了?10%的利息,你有可能覺得沒有風險嗎?你說銀行監督不周,誰賣產品都是說他家的最好,吃了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投資人買這個東西本來就要有風險分析,難道人家說什麼你都相信?如果在其他地方,很可能本錢都拿不回來。
rickchiu wrote:不是放棄的问題,是优先顺序的問題。。。。。我买国债是风险配置。。。。 咬文嚼字? 所以某些一般企業借不到錢,是因為比較晚抽號碼牌,而不是被銀行信用評分較低,被放在比較後面的順序?突然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 竟然認真了....
shliou wrote:突然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 竟然認真了.......(恕刪) 我早就這樣覺得了,這樓根本是來炫耀:你們其他人為了「5%高殖率股」討論了好久,還不保本,我買了個「低殖利率」又不保本的,反而絕對保本,不爽時還能譙他個兩三句吃我利息。
rickchiu wrote:10%也不算真正的高...(恕刪) 1.對我來說不算高利,因為三年期國債利率是5%(幾乎無風險),他三年期信託產品是10%也就是風險溢酬只有5%.....但風險可是高不少,我覺得不值得但對其他沒風險概念的人就是高利了,敢拿這利息就要承擔風險,就是這麼簡單2.是,民間的更高,但這怎麼能比,假設兩個個體都在市場上籌資,一個人啥都沒有去借錢,另一個是企業有規模有營收一開始都喊出6%,可是沒人要借,所以利率慢慢上升,到了15%可能就有人願意幫那家企業籌資,於是找來信託公司評估包裝,再找工行作為銷售渠道(10%給投資人,剩下5%是信託公司跟代銷機構)很快就銷售一空,實際上他付出的是遠高於10%的籌資成本另一個就只能繼續以更高利率來籌資,20%、30%、40%,一直到有人認為以45%的利率借出,可以補償他所冒的風險,那就一拍兩合但給我60%我也不會借.....每個人能承擔、願意承擔的風險不一樣多承擔的每單位風險價值多少,也就是合理的風險溢酬是多少那也因人而異總之,不要覺得別人笨,自己最聰明,對市場要懷著敬畏之心,這樣才不會一次失敗就爬不起來
pineman wrote:我看如果你不是反串,那麼大概要等自己踩過一次本金損失才會體會到別人存定存買國債不是智障,然後這次還你本還你給利的銀行根本是佛心...(恕刪) 這話精準但是台灣很多投資人損失過本金也沒學乖啊路博邁, 聯博南非幣高收益債基金還不是熱賣到翻每一家銀行都在賣法商興業銀行的連動債(因為法商利率最高), 有分散過風險嗎?人類從歷史上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不會記取教訓
這次購買中誠信托產品的客戶實際沒有損失。頭倆年的利息服了,第三年的部分利息已付,本金這次付了。還差的第三年利息據說是銀行也給了,但不是以利息的名義,而是用撫慰金之類的名義,還要求保密。總之,客戶們情緒穩定,很開心這樣的解構,倒是一班看客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