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inLiu wrote:
如果合併成功, 且在...(恕刪)
目前借卷賣出餘額82,996,030股=82,996.03張.
我猜你應該不常做股票或者很少做外資高持股比率的股票, 外資是不能作融卷賣出的, 外資要透過借卷平台來做放空動作.
至於你提出的問題要做回答需要打很多的字, 你可以請你的理專或是往來卷商的專業分析師幫你做解答, 這樣會比較容易些.
晨星與聯發科的合併案提出時一些大型卷商就有提供配對交易的建議, 若客戶有需要也會協助進行交易. 其中相關的獲利機會與風險都有列出, 但是過程中大咖可以吃豆腐的機會與空間都很大, 這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太複雜也不太需要去了解, 因為這是給大戶用的交易模式.
htc的問題是,手機業的共通問題
就是跌價速度過快
這是產業特性,頻果,三星也都遇到此問題
這也是電子業宿命
所以賈伯斯在80年代就說過 pc(硬體)is shit
現在台灣,韓國都已深深的體會這句話的含意
發哥的晶片也會跌價
但是以食物鏈來說
晶片與手機,當他們的價格跌到某一個價位時
就是低階製造國家的興起時
當然發哥也有中國競爭對手
但是ic設計產業是硬體業裡的最末端
意思是,ic設計還不到中國人拿下發球權的時刻,在過10年吧
enzolin168 wrote:
htc的問題是,手機業的共通問題
就是跌價速度過快
這是產業特性,頻果,三星也都遇到此問題
這也是電子業宿命
所以賈伯斯在80年代就說過 pc(硬體)is shit
現在台灣,韓國都已深深的體會這句話的含意
發哥的晶元也會跌價
但是以食物鏈來說
晶元與手機,當他們的價格跌到某一個價位時
就是低階製造國家的興起時
當然發哥也有中國競爭對手
但是ic設計產業是硬體業里的最末端
意思是,ic設計還不到中國人拿下發球權的時刻,在過10年吧...(恕刪)
10年?雖然台灣的IC設計是領先大陸的,但是差距越來越小,大量資金投入進入挖人+培養 你感覺會用幾年?還有更徹底的,比如小米最近發布的耳機,整個研發團隊就是直接從台灣挖的,這樣的事會越來越多。別在自我感覺良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