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令人失望的三商美邦!


勿問我 wrote:
小米配大醬這麼生氣衝...(恕刪)


還有強制險應該也可以申請理賠,有一個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金之類的,請你朋友查看看.
可參考資料:http://dragonlion.pixnet.net/blog/post/27162423
有問有機會
三商美邦不錯阿....
以我的經驗來說...
他的理賠跟服務還挺好的

......這樣等等會不會有人說我是業務?
亞P wrote:
三商美邦不錯阿......(恕刪)

理賠糾紛基本上都來自於保險公司與保戶的認知不同
理賠這部分除了以前的條約很簡略,所以有很大的伸縮空間.
現在的條約其實都寫得比較清楚了,保險公司也會把一些不利於他們的逐漸修改.
所以不理賠的原因其實保險公司極大部分都站得住腳.
原本不理賠想搞到理賠:
1.保戶或業務員能說服理賠員"如.因為這個理賠讓公司省於之後更大的理賠金額"
2.保險公司融通理賠.(會吵的人有糖吃!)
3.告到金融評議中心,用保險公司缺失達到理賠.
以下請補充.....
我只能說每間都會有糾紛,遇到的人都會說這家公司很.
不用在意人家說某某公司理賠很機車,因為你去買別家也有機會碰到
當然糾紛多的要更小心點就是了.
建議還是把買的保險條約內容看清楚,魔鬼都藏在細節中!!

勿問我 wrote:
小米配大醬這麼生氣衝...(恕刪)


生氣~~你誤會了吧!!

我只是覺得很多保險業務很會賣保單..但是理賠都不太行

等到客戶真的出問題了..公司不賠了..他也雙手一攤什麼也處理不了..

這樣的業務我在醫院看多了..不然為啥在醫院一堆人拿保單來問我

都是業務根本不幫他們爭取..保險公司隨便賠賠就想了事

我遇過最扯的是前後裡賠差了快1百五十萬(我本身被少給700元也是一定要要回來)

對不起..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我很用心的在找資料來消化,加上那時都在醫院很有空研究

而且別人來找我幫忙我剛好也都幫到了才可以上來講我看到跟遇到的例子

當然每個人理解能力不同..際遇不同..我也只是整合我遇到認為保險他最基本的意義功能

另外大家在討論實支實付時可曾想過

若是重大疾病導致無法工作時..終生醫療有搭配豁免所以可以免繳保費

20年期滿後 你就擁有終身的醫療險了

但是實支實付的定期醫療呢?? 你都沒工作了卻還要繳到75歲..若沒人幫你付你可以撐多久呢

再者..當你某一天真的受重傷或生重病後 (會有一輩子問題的)

那時你會徹底知道終生醫療跟定期醫療的差別了....那之後你大概什麼保險都不能買的情況

我說過..買保險需視自身財務情況..

若財務允許請第一張保單買終身醫療吧!!若可以再搭配實支實付的醫療這樣就很足夠了

太多狠心業務都只喜歡推儲蓄險..殊不知很多人都是因為這樣發現

繳了一大堆錢生病了根本不理賠....要退保領回的又比繳得少

整個對保險就變得不信任....對業務來說這樣是得還是失呢....





其實你不用道歉..我只是要跟你說建議人錢滾錢這樣的事

風險性是很高的..在股匯市或是基金市場真正賺的散戶很少

所以不要把投資跟保險綁在一起講

其實你認真的去算終生醫療跟定期醫療..其實定期總繳金額還比較多

你越早買的終生醫療也越便宜..繳個20年就是終生了

我知道有些人認為也許我一輩子都用不到那不是保繳了

或是也許我繳完住院沒幾天就掛了那不是不划算

可是保險他基本的意義不就是在事情發生時你可以有一份保障

你無法預知未來的事所以先準備好保障以防萬一

保險裡面有很多眉角都是我在自己經歷後才知道的

如果你沒經歷過 大概也想不到....某保險公司還曾經想請我去跟他們業務分享關於理賠這塊

因為這是業務上課也不一定會上到的..要遇到才知道

當然每人經驗不同..我提供我的..僅此而已
小米配大醬 wrote:
其實你不用道歉..我...(恕刪)

我想闡述的只是到頭來可能只是拿自己的錢賠給自己(還損失了貨幣的時間價值).
因為40年後的醫療環境變化的風險是很大的.
保險還是著重於10年內的風險為主.剩下的錢投資自己讓自己免於40年後窮困比較實在.
會有40年後自己沒錢醫療的風險概念,也要有20年內繳不出保費的風險概念。
一個景氣循環5~10年,這次不是你難保下一次。
而我周遭的朋友大部分都是3~5年內就有繳不出來的情況了。

PS.風險低的投資管道很多:http://www.masterhsiao.com.tw/Smart/SC176/SC176.php
這是我最近在老夫子理財看到的,提供大家參考。
光用這一句"你無法預知未來的事所以先準備好保障以防萬一"

就可以推翻前面所有的論述~~~

終身醫療若真的這麼好~~~歐美國家為什麼不賣?

mcintyre wrote:
光用這一句"你無法預...(恕刪)

有人會回你歐美醫療福利很好
建議有錢買得起終身醫療自己買就好,勸敗的人小心過2-3年後被反過來怪罪.
雖然怪罪的人是自己決定買的,但勸敗的人肯定會被記點的
其實很多人規劃保險時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風險發生時的理賠範圍及金額

試想若發生重大疾病初期時,醫療費用一定非常龐大,但是否會有需要手術?住院天數呢?

a.若住院天數長,或有動到手術時,終身醫療或許還可理賠所支出的醫療費

b.但若只住院7天,沒動手術,醫療費卻達10萬時,要達可理賠此金額的終身醫療年繳保費需多少?

若以30歲來看,終身醫療至少需年繳5萬多
但若用實支實付,則只需不到1萬
是的,若實支實付繳了75年保費總和一定比終身醫療繳20年總和高一些

但,理賠範圍與金額呢?
實支實付:收據上有的費用幾乎都可理賠
終身醫療:只賠住院天數+手術等級費用

小手術或許終身醫療還夠用,但若遇到住院天數短的微創手術呢?


在我看來,能完全保障在需要大量醫藥費用時的規劃方式才是比較理想的,
應以實支實付為優先,有多的預算再考量終身醫療

至於發生重大疾病後超過5年,要考量的應該是長期看護險了
為什麼是五年?...對醫學有涉略的應該都知道Five-year survival rate的臨床評估意義


保障範圍大,保障金額高
保障範圍小,保障時間長

哪個才符合保險的真意?

某大學也曾邀請我去跟他們教師演講關於風險規劃評估分享
在此也分享給大家


小米配大醬 wrote:

若是重大疾病導致無法工作時..終生醫療有搭配豁免所以可以免繳保費

20年期滿後 你就擁有終身的醫療險了

但是實支實付的定期醫療呢?? 你都沒工作了卻還要繳到75歲..若沒人幫你付你可以撐多久呢

再者..當你某一天真的受重傷或生重病後 (會有一輩子問題的)

那時你會徹底知道終生醫療跟定期醫療的差別了....那之後你大概什麼保險都不能買的情況

我說過..買保險需視自身財務情況..

若財務允許請第一張保單買終身醫療吧!!若可以再搭配實支實付的醫療這樣就很足夠了
...(恕刪)

dio0503 wrote:
我想闡述的只是到頭來...(恕刪)



其實終身醫療你不要設定的太高年繳不是也大約2萬一個月不到2000元

一般正常是可以負擔的起的~~當然我說過.要買終身醫療的前題是負擔的起

年繳2萬多繳15年 就月日額1500元的終生醫療..其實真的沒什麼不好

真的不要再舉歐美的例子

我們很多住院的人都要請看護照顧..因為護士沒空理你(他一個人要照顧20~30床)

但是在歐美一個人是2~3床....他們通常是不請看護的 (因為親人實際的例子我也不是亂說)

再分享一個最近遇到的

家中最近有人主契約到期 保險公司告知附約停賣 請她購買新的附約

因為不是終生型的~~當然就只能依保險公司要求改買新的附約型醫療

新的費用..保單內容就都是更改過的~~不論你覺得你以前的多好..你還是只能買新的

在我們來看..新的附約變貴一些內容不見一些..但是怎麼辦..就是要換著買

也許不是每家都一樣..不過參考吧!!

至於一直提到風險系數的人啊~~

是啊..每個人會發生意外或是疾病的風險並不高

保費也是這樣算來的

但是....你怎麼知道你是不是那一個呢??

個人的風險係數如果算進去眾人的風險係數不是就好像

豪宅一坪賣200萬 但是中古公寓一坪賣20萬

這樣均價是110萬~~但是110萬是買不到200萬豪宅的

因為那只是他的均價而已....沒有意義

重點是終生醫療也沒那麼貴 繳個15或20年就繳完了還可以買豁免

病重到符合豁免資格就可以免繳保費..期滿又是終生..其實沒啥不好

但是定期型的你就是要繳到7~80歲 若是病重要豁免也是每年要跑醫院檢定到7~80歲

保單就終止了~~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有比較好

那如果你覺得你每年省下的那些錢(也大概就1萬元吧!)可以幫你滾出更多的錢

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