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an wrote:
這位大大說的不能說...(恕刪)
其實錯的是台灣青年創業貸款的標準和定義
創業成功機率原本就不到5%,而且最困難的就是創業資金讓很多想要創業的青年只能停留在夢想而無法真正行動
今天經濟部會有這個青創貸款的初衷也是希望由政府當保人,"鼓勵"青年創業
會委託銀行是因為法規問題,貸款業務只能由銀行執行
今天台灣的銀行之所以嚴格把關,其實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這貸款對銀行來說無利可圖,和甚麼幫政府把關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這麼高尚的話他們就不是銀行業了
每家銀行一堆信貸,你要是讓符合標準的人都貸到政府的貸款,銀行本身業務部門還混個屁阿,今天你放了幾筆政府貸款出去,主管就要被叫去拉正了。
是你的話你敢放過嗎?
要求申請創業貸款的公司證明已經有業務收入是天下最搞笑的事情
最好私募投資市場也是這樣搞的
都已經有業務證明還來申請你這個幾百萬的政府貸款?
私募基金都已經捧著銀子上門來了
備註:第一次辦理青創,公司開業一年才得知青創資訊,以嘗試心態去申請...畢竟我身無分寸,沒有用過信用卡,身上又欠一家四口的健保費,還有車貸在身,又沒人幫忙擔保,只有無業黃臉婆一枚,住在公司又是租的,更不可能有房子擔保...沒想到某公家銀行熱烈歡迎(只有公家銀行的青創才是真的青創,也就是低利率或是免利率才叫青創),這次過程,跑了兩次銀行補足資料,一個禮拜就到公司會面訪談,再過一個禮拜貸款就撥款到手((淚)),第二次辦理青創,是不同家公家銀行,因為審核不像第一家以銀行審核為主,這次是政府機構審核為主軸,嘴臉的確不太好看,廢話!0利率耶!只要少少的手續費而已!嘴臉當然要難看點...現在太多歪腦筋的人了,就算滿腔熱血衝力十足,總會遇到瓶頸怠惰期...壞一點的索性不還錢了...那你還會說他們嘴臉差態度不好?總之第二次的青創過程,時間是有明文規定要45天,也是時間一到完成手續就撥款下來,完全的豪邁不囉說!太欣賞台灣政府有這樣的政策,讚!近期又再續貸,文件備好,下禮拜工作日送件。
1.公司產業別
2.公司負債額度
3.公司營業收入
4.公司資產價值
5.企業支票往來狀況,是否有退票紀錄
6.是否取得信保基金的承諾書及信保額度
7.公司負責人及配偶的信用記錄
8.企業的營運計畫、財務預測,及資金用途
▲銀行除了會徵信企業負責人的信用狀況之外,還會審查企業的資金運用計畫,
需要說明打算如何運用貸款取得的資金,行業特性與景氣情況,以及公司的收入來源等
特別是「還款來源」,銀行會嚴審企業打算用什麼樣的資金來源償還貸款
如果企業沒有辦法舉證會有穩定的營業收入,被退件的機率也會大增。
想知道詳細內容可以參考這篇
->老闆一定要看!如何申辦企業貸款比較好過件
當然除了青年創業貸款外,樓主若是中小型企業,也可考慮「信保基金」的貸款專案
例如:企業小頭家貸款、原住民企業貸款、桃園市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融資貸款、
臺中市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貸款、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等等,
而這些貸款,都是信保基金可以提供保證的貸款項目,相當值得中小企業主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