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

已經進入空頭市場(10/18)


心和夜語 wrote:
這個我有同感...據...(恕刪)

如果這是真的的話 那...馬提的論點應該沒法成立吧
除非中國也找了一幫外星人

gt82025 wrote:
如果這是真的的話 那...(恕刪)

搞不好馬大其實就是另外一批外星人派來地球幫助大陸打敗第一批外星人扶持的邪惡美帝的, 順便規劃台股從4000點漲到9000點再跌回5400點的!
啦拉哩啦哩啦拉

做個記號以方便發漏
Imperfection is beauty, madness is genius.
iiisuck wrote:
唯有一點我感到懷疑,中國目前主要的發展仍然是以代工為基礎,而我們周遭許多美好的事物仍是美國所發明的,而中國的科技要跟上美國是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況且,隨然美國陷入經濟趨緩的問題,但他們的大型企業仍是相當賺錢的,若按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說中國要超越美國可能有點難以想像。

我也想要投資中國的股市,但問題是外地人士無法購買中國的股票,唯有投資在香港掛牌上市的股票,但香港的股市有跟美國的股市掛勾的很厲害,請問您有什麼好方法?

最很少聽您分析目前的盤勢,可以分享您的看法嗎?



中國有很多山寨版的東西
世界各國包括台灣人都笑
卻不知這是中國成長的重要基石
而那只是一個開端

西方企業到大陸市場
最頭痛的是什麼?
當企業成功的經營後
雇用的中國當地幹部就跑了
跑了幹麻
他給你開一間一模一樣的跟你競爭
搶了你的生意,還且還改善了你企業的問題
他進到你的公司是為了偷學你所有的東西
中國人每個人都想自己搞事業


就講汽車產業
台灣在關稅保護下
國產的汽車搞了超過50年的組裝
最近才出一個納智捷的自有品牌
中國呢?
你是不是還在想他們的山寨車很爛?!
台灣許多井底之蛙根本不了解中國有多可怕

大陸人有錢之後就從自行車換成汽車來開
汽車產業成長非常快速
中國要求外國汽車廠商進入中國必須要和國內公司合資
例如上海汽車和通用與福斯合資
上海汽車就學到了技術
2006年上海汽車到香港做另一次IPO
又把通用中國公司董事長挖走
挖走後一個月,上海汽車宣佈要發展自有品牌

中國政府把汽車進來的關稅一開始訂在50%
國內汽車業開始發展
但2006年就降到25%
一些外國公司為了規避關稅就把工廠設在大陸
中國又規定設在國內必須能出口

2005年和2006年中國汽車業發生許多重要大事
中國出口的汽車零件首次超過進口
中國汽車與卡車首次變成淨出口
中國吉利首次到底特律參展
通用汽車購買2億美元的中國製零件
中國政府鼓勵汽車出口,指定上海、天京、重慶、長春等8個城市是汽車出口區
在這幾個地區提供租稅優惠

短短10年內
中國的汽車業就從品質最爛價格低廉轉變為能夠生產世界最高品質的產品
這種成長速度非常驚人
美國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在大陸競爭
就跟歐洲聯合向WTO控訴中國的關稅政策
幾年前紐約時報發表社論 中國汽車來了
引起了西方汽車業恐慌,認為中國汽車幾年內必將橫行西方世界
現在中國汽車已經賣到超過30個國家

現在中國有超過100家的汽車製造廠商
這比任何國家都多
當然競爭過於激烈
許多公司將來都會倒閉
但我猜,未來會出現像toyota這種全球銷售冠軍的世界級公司
不可能?
不要忘了你以前多瞧不起韓國車的教訓
現在中國一般消費者還是多少會懷疑自己的國產車品質不夠好
不過當中國人發現中國有能力生產世界品質的東西時
全球那幾大廠商地位就會不保
中國車商還併購了國外車商擴大市場
例如南京汽車併購英國MG
當然還有去年吉利併購volvo震撼了許多人
未來人民幣升值後,併購更容易後還會有更多國外大廠被中國吃下來
汽車業版圖還會改變


台灣以代工為主
但中國並不是
中國一開始就是想要整套的
而且企圖成為世界最高水準
如果你以為中國人沒創新能力
不要忘了指南針、火藥等等都是中國人發明的
據說連足球和高爾夫都在古代中國就看到的它們的雛形
中國人發明與創新能力在世界是屬一屬二的
到目前為止
美國人還是在許多領域佔有優勢
但中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且遲早會超越




台灣人可以買大陸的B股
A股規定是不行
但其實也是有辦法
只是要用人頭
B股沒A股那麼熱
但我認為抱長期的話差別沒那麼大
更何況未來AB股應該會合併

我認為去香港買H股也一樣
不過你還是要親自去香港開戶
匯豐銀行在台北的分行並不能交易港股
是我們的法律規定不行
所以你要親自到香港的銀行開
他們很多大型銀行也有券商的牌
只要一個戶頭就可以搞定存款股票基金等所有事,很方便
台灣有些券商可以幫你下陸股港股
這應該是偷跑吧
所以你下給他,他再幫你下過去
我覺得這沒那麼好
除了手續費外就是價格
例如你下10手,他剛好也要下20手
他就把比較差的價位給你,你也不知道
所以出國去玩順便開個戶
在台灣網路就可以下單了



盤勢我講過了
這邊只是個規模比較大些的反彈
時間會耗
但你看到拉抬後就進去空
時間到了就會賺錢









中國的汽車業就從品質最爛價格低廉轉變為能夠生產世界最高品質的產品
目前哪來的中國生產最高品質的汽車...哈哈哈

這種成長速度非常驚人
美國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在大陸競爭
就跟歐洲聯合向WTO控訴中國的關稅政策
幾年前紐約時報發表社論 中國汽車來了
引起了西方汽車業恐慌,認為中國汽車幾年內必將橫行西方世界
現在中國汽車已經賣到超過30個國家

現在中國有超過100家的汽車製造廠商
這比任何國家都多
當然競爭過於激烈
許多公司將來都會倒閉
但我猜,未來會出現像toyota這種全球銷售冠軍的世界級公司
不可能?
不要忘了你以前多瞧不起韓國車的教訓
現在中國一般消費者還是多少會懷疑自己的國產車品質不夠好
不過當中國人發現中國有能力生產世界品質的東西時
全球那幾大廠商地位就會不保
中國的車商還併購國外車商擴大市場
例如南京汽車併購英國MG
當然還有去年吉利併購volvo震撼了許多人

不好意思...MG快被玩完了...吉利李書福叫不動VOLVO改設計可能會拆夥
未來人民幣升值後,併購更容易後還會有更多國外大廠被中國吃下來
升值後中國的泡泡就要全破了
***************


台灣以代工為主
但中國並不是
中國一開始就是想要整套的
而且企圖成為世界最高水準
如果你以為中國人沒創新能力
不要忘了指南針、火藥等等都是中國人發明的
據說連足球和高爾夫都在古代中國就看到的它們的雛形
中國人發明與創新能力在世界是屬一屬二的
哈哈哈
到目前為止
美國人還是在許多領域佔有優勢
但中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且遲早會超越

琴碁書畫醫卜星相淺酌高歌浪影江湖 ... 羽扇綸巾談笑中
如果未來大陸成為第一那亞洲第二強國還會是日本嗎?

印度?印尼?俄羅斯?

日經指數為何如此低迷

港股也從兩萬四千點殺到將近一萬六附近

也沒有回到海嘯前的三萬點

這些資金將移往哪裡?這些資金在等什麼?

李桑 wrote:
不好意思...MG快被玩完了...吉利李書福叫不動VOLVO改設計可能會拆夥



動手去找找資料
不要讓幻想幫你做決定


相反的
上海汽車幫MG在16年後又重回歐洲市場
今年推出了新車型

SAAB的CEO Muller說:當日本人來時,我們笑了;當韓國人來時,我們又笑了;但當中國人來的時候,我們恐怕笑不出來了,因為他們就像壓路機一般地開過來
任何世界車廠都不敢小看大陸車廠的企圖心與決心


另外我說併購這件事
你開一家汽車廠
有許多技術你不會
所以你就會去尋求技術合作
但歷史告訴我們
像引擎變速箱或底盤等等技術
人家還是不會跟你講怎麼開發的
技術合作並不夠

所以你要併購
併購後自然就可以得到設計行銷等關鍵知識和技術
你不會或不足的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併購其它車廠來取得
例如BMW當他要切入SUV市場時
他併購英國ROVER
為的是取得LAND ROVER的技術和過去的研究
於是成功的推出了X5


大陸汽車併購大車廠後
從研發、製造、行銷等許多環結都會有更完整的了解和幫助
吉利一定會從volvo的安全概念、設備等等得到很多助益
並灌注在它的自有品牌上,提升產品的品質
當然不代表它在競爭中一定會成功
但對中國汽車業的成長上
意義和實質上都是極為重要的
而volvo要的是中國通路
兩者是各取所需
所以李書福一開始就說吉利還是吉利,volvo還是volvo



昨天我有把馬大前一篇文章備份起來 不過少了最後3篇有關E...那些
有人可以提供給我嗎?謝謝


雖然我覺得 一篇文章永遠都會有正反兩面聲音
也的確因為這樣發現"進步"

不管馬大所說的感覺或是直覺來看股市
其實馬大的宏觀看法更是讓我覺得值得學習

也謝謝這裡面有些另外的聲音 沒有 也產生不出進步


對於中國發展品牌,我覺得馬大的看法沒錯,也是千真萬確,中國必將誕生世界級品牌,而且目前看來很多產業都已經是超巨型... 因為 13 e 人口 + 第三世界,以及開發中市場,絕對可以養大巨型企業~ 不說別得,光是華為這家公司就已經摧枯拉朽地強奪(沒打錯,"強"不是"搶")一堆世界通信廠的市佔,像是 Alcatel Lucent... Siemens...Ericsson...都被巴好玩的,現在華為在電信設備廠已經是世界第二,重點是這家公司跟 KGB 差不多,裡面在發展什麼、財報如何,技術到哪裡,沒有人知道...而他的產品已經被老美因為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輸入美國,因為世界最大通信網路廠 Cisco 也感受到強烈威脅~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因為它是用跳躍式地在短短幾年內就達到世界第二~

中華電信的網路設備也是跟華為買,所以之前傳出的監控用戶事件,可能也會在台灣發生~ 我只能說,華為只是其中一個例子,PC 有聯想,家電有海爾,汽車有長城工業,軍用市場又能生產很多便宜又大碗的武器,跟美俄相爭,殲20 已經有匿蹤隱形技術....高鐵就不用說了,雖然技術抄別人,還是短時間就達到技術自製...短短幾年從技術輸入國變成輸出國,而且成為世界高鐵總里程最高的國家

乍看之下,中國在各方面的企圖心就是要挑戰世界強國,不過,我要說的是,中國這種發展模式,歷史上我只能想到一種 - 德國納粹...

他不是一般的資本主義模式,而是以專制集權、獨裁來控制市場,所有資本市場下的公司都必須俯首稱臣才能苟活,也就是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 鐵路、能源、包括重要的行業,這個全部都是由政府來控制的...石油、礦產、鋼鐵、通訊、冶煉這些行業都是以國營企業為主要來控制。所以它在重大的壟斷行業中都是以國家的形式來佔有這個資產,所有這樣就為政府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經濟來源~

為什麼要投資中國?因為中國企業永遠不倒,永遠獲利,永遠控制市場,沒有競爭對手...

馬大堤到的中國傳統美德、傳統還有指南針、火藥等創新能力,很抱歉,今天的中國遠超乎你的想像,他是掠奪式的經濟體,而且是由共產黨發號施令,我覺得中國是可以投資,不過要小心南海問題...這個納粹德國最近有點露出影子了...

我要說的是,中國威脅論已經在歐美日逐漸形成共識,尤其是美日...當世界每個先進國家都在想辦法提防、抵制中國時,真正要小心的其實是中國,也是想要投資中國的朋友...別忘了兩個世界超強的下場 - 日本和蘇聯~

他們兩個國家都曾一度被認為將幹掉老美...

patwing wrote:
對於中國發展品牌,我...(恕刪)


此觀點說錯一件事,不是現在的中國像納粹德國,而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只不過這兩百年像病貓一樣被世人給遺忘...

打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建長城開始, 直到幾百年前修建的超過一千公里的人工運河,以及最近的三峽大壩;本質上沒甚麼不同!

最近又爆出深達幾百公尺,綿延數百甚至數千公里可以運送核彈的地下通道...

如果知道中國是如何打銷銀行呆帳和如何威脅外商的地下手段,根本就須毋須考慮中國的經濟是否穩定...其實就算把"暗殺"當作手段我都不會懷疑

還有看看中國最近十幾年的富豪排行榜的下場就知道...




  • 1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