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問一個困擾我許久的一個問題 -- 除息

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問過
沒辦法政府就是課二次稅(而且還從你本金裡頭抽稅)
不過沒辦法環境就是這樣~就看你要不要去投資
這就是風險評估

無名ID wrote:
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問過...(恕刪)

真正解決不公平的稅法就是恢復"證所稅"課徵...不過有人會支持嗎?

Generation Kill

livinlavidaloca wrote:
誰規定買股票將來要賣掉? 如果打算一輩子不賣,股價漲跌跟我有什麼關係?


前提是你要挑對股票,連雷慢兄弟都會倒了,還有什麼事不會發生!!!
買賣有所得而不用繳稅,是完全不同理,股民又不支持,不買股票的好像事不關己...
政府沒有在這些制度不正義上改變,民怨起來時,就弄個車恥稅做表面功夫...

回到正題,公司發股息,股價反映股息而上漲,到除息日相應減去股值,所以持股人有實質獲利云云...
這個推論好像有些問題,因為股價上漲所反映的,其實不是股息,而是其原因,即公司獲利,
所以,假設公司雖有高獲利但卻不發股息,亦可推論股價也會因應而上,
亦可假設,公司雖獲利不多,但卻可以發出較多的股息,但股價不必相應而上...
所以,持股者之真正獲利,並不在股息之派發,而在於公司之獲利,
以此理由,小弟之所以買2412,是由於這公司的性質與體質,由此決定持有

maggiedavid wrote:
買賣有所得而不用繳稅...(恕刪)

正常公司的營運本來就有他的既定方針...以配息為目的或以擴大公司規模為目的

因此每年採取現金股息/股權分配的比例自然不同...但稅後盈餘必須按照會計制度編列 報稅

至於股東偏好投資何種"營運方向"的公司...是投資人自己的抉擇

只要公司合法經營不要做假帳或外力拉抬股價詐騙投資人...任何公司都有人看好或看壞

80-90年代台灣的電子股前景大好...聯電推出"四千億投資計畫"...台積電也有"五千億"計畫

當時的電子股不配息只配發股票...幾乎每年都會填權並為股東大賺其錢

但是好景不常...90年末期電子股資本膨脹到天文數字...獲利屢屢被稀釋

投資人開始警覺除權已經不是投資的目的...反而是為股東帶來現金(除息)進帳才是王道

除息的多寡開始決定股價的漲跌...這就是"高殖利率"股票的濫觴

現在市場已經完全反映了"產業"的前景而給予不同"本益比"的評價

何種公司政策能為投資人帶來財富...投資人即給予高本益比的回報...這是市場的現實



Generation Kill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