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可憐的台灣人,你什麼時候覺醒

白色之瞳 wrote:
微軟、intel這些公司,我們是不是也該制定一下關於他們的法律??

擺脫微軟,別笑掉人家大牙了!!!

每年網路報稅你的電腦不是微軟系統能報稅嗎?
你的電腦不是微軟系統,可以使用網路銀行、可以網路股票下單嗎?

就連政府的人力銀行ejob的系統都是綁死在微軟系統上,想脫離微軟,慢慢等吧!!!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ryanku918 wrote:
唉! 怎麼討論到最後...(恕刪)


都已經在原文中註示:
==>在此用代工業3字來泛指==>毛利低的廠商
還在盧友達不是代工友達不是代工
很無言耶
不是代工又如何?
它跟這些你所認定的代工廠都是一堆"毛利低"的廠商
跟他們沒有什麼兩樣
50步笑51步而以
這樣還在那邊盧友達不是代工友達不是代工
毛利低才是重點!!!!!!!!!
懂嗎?
中文真的這麼難了解嗎?
代工廠只是用來形容這樣的廠商
懂嗎?

還在盧友達不是代工友達不是代工
真的是無言到極點!!!!


stevenchenabc wrote:
在此用代工業3字來泛指==>毛利低的廠商:...(恕刪)

這是自創的新名詞嗎? 所以大家要配合你用這種名詞使用法
低毛利又怎樣, 代工又怎樣
全臺灣多少人與多少家庭是靠你眼中低毛利來養活家庭
種稻的種菜的毛利不是更低, 要不要號召這些農民賣你時多加個300%
這樣比較接近外商賣東西到台灣的標價

全世界能快速的資訊化不是台灣低毛利的貢獻嗎
你不也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著,
還是您比較喜歡買貴的東西, 給時都千元以下不用找
拉拉5646 wrote:
這是自創的新名詞嗎?...(恕刪)


你確定種稻種菜的毛利一定會更低嗎?

==>全世界能快速的資訊化不是台灣低毛利的貢獻嗎
==>你不也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著,
我想老外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吧
是誰在辛苦的生產但只得到低微的報酬?
我們是受益者?????

台灣的確全有很多人與多少家庭是靠我眼中低毛利來養活家庭
我當然不是鄙視他們
想想科學園區的那些工程師
做著一些完全不與他的學經歷成正比的工作
過去是為了優渥的股票報酬
現在可能有工作就不錯了
為什麼?
這些人變差了嗎?

是大環境變差了
產業變成利潤微薄
大家只能勒緊褲帶佩配合這種低毛利的產業環境
我們這麼委屈求全
老外竟然還砍我們一刀?!
真的是絞兔死走狗烹
何必呢?
我們的人才
絕對可以做一些高毛利的東西
只要我們願意轉變觀念
勇於改變
我相信一定可以獲得比現在好的報酬
不要在一直執著在死胡同中硬鑽
換個方向可能就是另一番美景了
但前題是你願意抬起頭
換一個方向看看

版上的朋友阿!何必這麼說呢?沒有這些老闆提供工作,各位可以買電腦上網,買3C產品來開箱嗎?難道錢會從天上掉下來嗎?認清一下現實情況好嗎?
stevenchenabc wrote:
想想科學園區的那些工程師
做著一些完全不與他的學經歷成正比的工作
過去是為了優渥的股票報酬
現在可能有工作就不錯了...(恕刪)

所以昨天是報酬合理的工作, 今天因為沒有股票這些產業就該通通關門大吉
我是不曉得你有沒有待過所謂的園區
但是園區工程師的工作與學歷不成正比不知您從哪裡解讀得到
你當晶圓製造只要設備跟幾個高中生操作機台就變得出來嗎
拉拉5646 wrote:
所以昨天是報酬合理的...(恕刪)


==>所以昨天是報酬合理的工作, 今天因為沒有股票這些產業就該通通關門大吉
我有這麼說嗎?

==>你當晶圓製造只要設備跟幾個高中生操作機台就變得出來嗎
我有這麼說嗎?

這都是你自己的說法
請自己負責

我的第一個工作就在園區
園區工程師的工作與學"經"歷不成正比
這是我的一個感慨
如果這些人可以有別的更適合的產業去發展
我相信做出的貢獻會更大
也更有前景
國內的人才太過於集中在這些產業
偏偏這些產業的前景已經趨於暗淡
說穿了
園區絕大部分都是硬體製造業
也就是工廠
包得光鮮亮麗的工廠
工廠生產產品需要很多人力
但是利潤被壓縮時
到最後的結果
就是工廠的外移
失業問題就起來了
所以如果我們還執著於這樣的產業分工的下層
這個問題就會一直是我們的夢靨
台灣從以前的成衣,鞋子,到現在各種硬體的代工
到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
代到大陸去
這是沒有辦法的
因為大陸的人力永遠比我們便宜
不用怕找不到人
我們現在是還利用以往所累積的優勢在硬撐
但以現在大陸起來的速度
超越我們是指日可待的
如果等到那時候才要覺悟
我想就不用了
就算你想繼續做別人也不會給你機會了(更何況你的客戶現在就捅你一刀,你做何感想?)
因為有人比你便宜
做得又不比你差
你還有機會嗎?

台灣需要一條新的路
就像張忠謀當年從美國回來
創造晶圓代工這樣的嶄新的概念
成功的讓台灣變成現在的硬體大國
但是
這樣時代會變
問題也會產生
捫心自問
現在這些廠商的光景
有以前好嗎?
薪資退步還是進步?
以前國民所得總是輸我們的韓國
現在贏我們了
是我們變弱還是它們變強
其實
都有
再不改變
當我們的這些優勢用完的時候
這就不是爭吵的話題
而是大家之間的沉默
與現實生活的壓力(其實現在就有了,不是嗎?)
一定要等到沒有路
才要覺悟嗎?
stevenchenabc wrote:
==>所以昨天...(恕刪)


從頭看到尾的心得是>>>>>>你不要在凹了

richman12 wrote:


從頭看到尾的心得...(恕刪)


凹什麼?
還想吵友達是不是代工那就免了
不要浪費時間
ado1128 wrote:
哈哈 我受不了,當初開版版大就說不是點名某家公司或者產業,而是辛苦為他人作嫁,
最後還被人家告,又罰錢又要被關!!
毛利12%會不低嗎 ??今年首季營收一千零六十億,假設毛利都是淨利(笨蛋的算法)
聽起來一季有一百二十億,還不錯吧,但是他家的李老大說今年資本支出上看一千億!!!
依照現在的技術進程,三五年後這些設備就已經沒有競爭力了,一千億攤提五年,一季就
要五十億了,別忘了,友達明年還是要繼續邁向新製程新產線,不用太認真算我就知道這個
公司根本不可能有賺錢的一天,當然除了奇美不完了,LG退出,三星把工廠關掉....納成為
幾乎獨佔供應商一定會賺大錢啦!! 但....有可能嗎 ??那你會說,既然不賺錢她怎麼還可
以撐下去??當然可以啦 ,只要股東持續投入金錢讓她們去打一場持續的消耗戰,等到競爭
廠商越來越少,賺錢的機會就越來越多囉!! 唉 但要等到何時??玩了十年都不會賺錢了,
未來呢? 我都已經知道,就算賺錢也沒有用了,因為會有更多更好的技術出現,讓她們每年
的資本支出會更加提高,效能會更好,但是毛利呢???會不會在景氣衰退時,還有可能出現
30%呢?? 請大家想想囉

首先

機台在攤提完~才是真正有競爭力的開始~三~五年~機台不會就無法生產~

友達舊廠攤提完的機台也不是就停機不生產阿~還是一樣生產

再來~面版也不會一個製程改變機台就完全不能用~除非是全新的技術~例如ink技術的CF製程~這種才是真的要換機台

另外~更多更好的技術不見得是資本支出的增加~有時反而是支出減少

李老大說今年資本支出上看一千億!!!~這不只在面版上~友達最近外業搞很大~太陽能~太陽能電池~LED

友達不可能有賺錢的一天?那從聯友達碁一直到友達~再到2010的友達~中間真的賠錢的年度有幾年?

面版業真的是大賺大賠的景氣循還形的產業

不過也不至於沒有賺錢的一天啦~大賺也是好幾百意再賺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