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a388 wrote:
這個問題很好玩,應該...(恕刪)


不太了解您想表達的意思

可否再次表達一下

您對於"選邊站"於本討論串重要性之觀念?

真的需要這樣嗎?

以上
clonechen wrote:

既得利益者再說什麼也是不肯面對現實

其實傾銷是各國防衛的一種手段
舉個例來說好了
如果沒有反傾銷
那今天政府大可編列預算補助台積電
一年補貼五千億就好
這樣台積電就有無敵的競爭力了吧

真實世界中
像這種商業市場的手段 不是那些活在學術象牙塔的學校老師所能想像的
至於人家告你的動機是什麼並不重要
....(恕刪)


那些活在學術界的老師無法想像的商業現實是很多,但有一點重要的是,這些老師受過良好的邏輯訓練,一個功力不錯的大師可以剛開始完全對此沒概念,經你的defense後找出你的問題,靠的就是深厚的邏輯訓練!

造成一種事情的影響有很多,你拿次要因素來當成主要因素來作文章,人家挑的毛病就是這個,這種訓練對於管理階層也很重要,對於問題的看法能看的出輕重緩急才是高手!做文章誰都會做,但是有些沒有良好邏輯訓練的人做到死還是失敗!工程師在晉升主管後常發生此種問題,解決單一問題很利害,但有權有人後卻沒有預期的來的佳!

傾銷的問題各國都重視,但就分紅配股的現象遭到傾銷的認定很低,這是事實!過了一二十年有多少案例發生?OK!大家所提出的任何理由與成因都必需最後用現象來驗證,但很不幸的,它發生的機會很低,既然很低,就代表先前的分析有漏洞!而此漏洞我個人認為是因台灣是以代工產業為主!

還是那句老話,過去的已過去,想拿超額利潤又無法畫大餅給股東,最終沒給股東獲利的現象終究會回到正常!當初dot com畫的大餅更大,還不是股東拼命追捧?好像當初全世界的人都瘋了?全新的產業造成的期待太大了,讓人覺得沒這公司就會完蛋,所以才有本夢比的出現!

大家還是多討論"後分紅配股"時代大家該如何賺錢才是真的,郭董說過不賺錢的公司是種罪惡,大家上班也不就是要養家活口,總是想"單位工時"越高越好,其實這是違反公司/股東與消費者的期望的,所以如何討論如何往微笑曲線的兩頭走才是真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clonechen wrote:
唉既得利益者再說什麼...

舉個例來說好了
如果沒有反傾銷
那今天政府大可編列預算補助台積電
一年補貼五千億就好
這樣台積電就有無敵的競爭力了吧
在國外超賤價大賣
國外競爭者想必一落千丈 最後紛紛倒閉
等倒光後台積再把價格抬高100倍
反正也沒有別家對手 價格我說了算
到時政府再向台積電收回補貼款.....不就互蒙其利了嗎

(恕刪)


就以TSMC在美會不會造成傾銷的控告,除了做記憶體礙到美光外(其實份額很小可以不用做),我覺得,不會!
原因在於傾銷的條件與專利的侵權一樣,是以造成本國的廠商受到不平等的競爭才會發生,今天TSMC在美無對手,美國的半導體廠以IDM為主,所以互不衝突,人家不是不會做,只是TSMC的東西便宜,想掐別人的脖子,想想就好!所以TSMC壓低售價受益的還是美國,不用你說,人家還想盡辦法來扶植對手來壓低代工成本,你要傾銷,人家求之不得!你TSMC的股東權益關美國什麼事?今日美國的通貨膨漲會受到控制,有一部份原因是中國的廉價產品壓低售價,而這些low end的產品都是美國不想做的,美國怎不去控告中國廉價傾銷?我想個案可能有,但不多!美國不僅不會控告,還想辦法扶植其他國家一起來傾銷至美國,你不傾銷,美國還想找其它國家願意易以低於成本的售價來傾銷美國耶!自己不想做的,當然想以最低價格買進!

要掐別人脖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以台灣來說,能源與原物料為進口大宗,台灣並無生產,最近大漲老百姓叫苦連天,若有這些廠商因競爭願意"傾銷"石油,麥粉,礦砂來台灣,我想每個都會鼓掌叫好吧!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在mobile爬了這棟大樓很久, 對於了解費用分紅化的影響有幫助。

我寫了一些關於費用分紅化的心得, 謝謝大家的意見:


--

員工分紅費用化

前幾天和一個學長聊到這個話題, 激盪了我的腦袋… 到底什麼是員工分紅費用化呢??

好吧, 這東西研究就是了~

翻了三天讀了很多資料從證卷行的專題、教授的觀點、論壇的吵架討論、BBS和一些名人的說法…

整理而成的心得, 話題比較嚴肅, 但由於影響到全台灣電子(或是有實施員工股票分紅)產業的員工,

所以真的是認真了!! 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about 員工分紅費用化…

員工分紅費用化

據我的推測, 電子業上市公司員工 2008年 稅後年所得為今年的六成。

所以rogerkuo說的沒錯, 討論該怎麼繼續賺一樣多的錢??

或是心裡層面應該要如何打算? 畢竟目前企業能做的或有在做的, 員工只是刀俎啊!
昨天剛看了一下新聞,據說興櫃公司的股票分紅還是以面值為主,所以有人就順勢轉換跑道.....

工商時報:
分紅費用化衝擊 科技人轉檯興櫃: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71702+122007101800053,00.html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hikomei wrote:
→ 員工分紅費用化


大大這篇文章真是好物阿 值得一推

不過接下對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的衝擊,還是會有變數

感覺上政府很容易對企業放水,我覺的1-2年內政府相關部會一定會在作修正或是提出變相替代方案



所得不用繳稅真爽
我也想要

haha4858 wrote:
好處:員工收入減少--> 走人-->公司競爭力下滑--> 外資不捧場-->股價大跌-->國內企業加速培養大陸RD-->產業大外移-->台灣競爭力下滑-->台灣脫離M型社會進入貧型社會

還是會有新人進公司的
haha4858 wrote:
我覺得你根本不懂費用..
壞處-->滿足扁政府見不得人好的心態-->呂姊也很爽-->廖本煙更爽
.(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真對,一切都是阿扁的錯,而且他還影嚮到美國的會計制度哦,老美早就把員工分紅列為費用,阿扁一定是要把google、intel從美商變為大陸人的,這一切都是阿扁的錯啦!!
請先讀一下銀行法吧……不要怪我沒提醒你們
員工分紅費用化,算是真實呈現財報,這絕對是投資人所樂見的。(會計人更樂見)
而企業要留下優秀的員工,就得靠庫藏股或是調整薪資。

台灣一直以來有個很大的問題,
就是企業業主沒遠見(小氣?!)。

台灣的薪資有可能這麼低嗎?
我跟你說,絕對不可能!

中小企業為主的生態,
小老闆們總是將自己的荷包裝得滿滿,
覺得這樣就夠了,公司企業不必做大,
而員工就領固定薪資,頂多升遷加薪、三節獎金、年終..
其它的錢,就跑到幾位合夥人的身上,
小氣老闆,是台灣很常見的,
因為他們沒有企業的概念,
覺得賺得的錢,是「自己」的,而不是「企業」的。

所以我認為台灣的薪資不可能這麼低!

此外,將來如果某法開放投資大陸,產業大量外移,
嗯嗯 . . 我們這兒 . . 成了個失業率狂飆的孤島,
好像還沒有人正視這問題,
或是 . . 大家都覺得 . . 就去大陸工作?!
屆時不會是台幹,而是台勞,就是「被管理」的那位。

囧 . . 大家努力往上爬吧 . . 不要當後面的那位 . .
  • 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