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朵雲 wrote:今天爆量16萬張多...(恕刪) 熱門股─外資買超力捧 友達爆量收復季線鉅亨網 2016/10/22 10:36(22小時前)面板價格持續上漲,10 月 40 吋以上大尺寸電視面板平均報價上漲 10-15 美元,40-50 吋漲幅逾 1 成,法人看好面板廠下半年獲利表現,基本面題材推升股價漲勢,法說會行情提前發酵,友達 (2409-TW) 周五收 12.45 元,漲幅 3.75%,成交量爆出 16 萬 9858 張大量,收復季線,各均線翻揚向上。統計三大法人周五買超友達 31737 張,其中外資買超 10713 張,居個股買超之冠,投信買超 9624 張,自營商買超 11400 張,三大法人齊買,股價開高走高,早盤以 12.1 元開出,一度衝達 12.6 元,終場收在 12.45 元,上漲 0.45 元。根據 HIS 最新報價資料顯示,10 月電視、IT 面板價格持續上漲,電視面板 40-50 吋面板漲幅逾 1 成,40 吋報價 130 美元、上漲 15 美元、漲幅 13%;43 吋報價 138 美元、上漲 13 美元、漲幅 1 成;49 吋報價 160 美元、上漲 13 美元、漲幅 9%。友達、群創在中大尺寸電視面板著力相當深,法人看好第 3 季及第 4 季業績將受惠,第 4 季可望創今年獲利新高;友達周五股價強漲,群創表現也強,終場收 10.9 元,漲幅 2.83%,成交 86698 張,站上月線,外資買超 6114 張。
根據摩根大通證券預估,友達與群創第3季不但可以轉虧為盈、淨利分別來到31與9億元,第4季受惠於面板價格可望漲到年底、上看44與34億元。 但僅有友達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15億元,群創仍會虧損77億元。摩根大通證券率先將合理股價預估值分別調升至14.5與14元,投資評等仍維持「中立」不變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施曉娟指出,第4季底至明年初風險仍不可忽視.===================================外資既然認為友達今年只能賺 $0.16, 合理股價預估值卻給$14.5? 應該學學水果汁/汽水人,目標價給$7 才對吧.群創 保險理賠入帳後, 全年會虧77億這麼多嗎?
pqaf wrote: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施曉娟指出,第4季底至明年初風險仍不可忽視....(恕刪) 我不太明白的是,面板產業又不是今天缺貨明天蓋廠後天就有產能開出,就目前的態勢而言,明年甚至有可能整年都供不應求,第四季底的風險不知從何而來?
冠捷營運長:TV面板缺貨到明年冠捷集團營運長暨副總裁王必祿指出,此波電視面板缺貨熱潮可能會延續至明年上半年,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減緩冠捷是全球最大液晶電視暨顯示器代工廠,也是全球第七大液晶電視品牌。冠捷營運總部設在新北市中和,負責營運、國際採購、研發等機能;生產基地則以廈門、福清廠等為主。王必祿最近由冠捷集團總廠長升任營運長,成為冠捷總裁宣建生的左右手,負責冠捷集團的生產及後勤營運。王必祿指出,受制電視面板近期缺貨、價格一路上揚,冠捷採購的面板,會適度反映在成本。他說:「電視成為冠捷營運成長的動力,尤其運往歐洲的面板、半成品,可利用廈門出發的廈蓉歐鐵路,廈門一周有二班列車,冠捷每週都會承租一班專列,有41個車箱,一個車箱相當於40尺貨櫃,可以直接運到波蘭工廠,只要15天即可直運抵達,相較船期要六周時間,省下及時供應的效益相當高,是打開歐洲市場一大幫手。」冠捷製造在大陸有六座工廠、海外則有歐洲、中南美及俄羅斯,共有十一座工廠,廈門廠扮演電視機母廠的角色,並設有研發中心,結合深圳、台灣、印度、比利時研發團隊等全球資源,作為開發新產品的領頭羊。宏碁老總:面板 近20年最好榮景電視主流尺寸不斷擴大,從過去的卅吋、四十吋,到現在大陸市場的主流電視尺寸是五十五吋。同樣賣出一台電視,對面板的需求增加很多。幾個因素交融,造就這波面板漲價榮景。為反應成本增加,宏碁的顯示器(Monitor)在不同市場已陸續微調售價。=========================冠捷代工的電視出貨量可能是鴻海的兩倍,是全球代工霸主鴻海,一直無法超越的對手.之前宏碁老總,群創王董,友達澎董, 就在喊面板非常缺,價格一直漲,是20年少見.大家都把它們當作 裝肖維.現在連全球電視生產龍頭 冠捷,都喊缺貨漲價至少到明年中了. 看來面板上下游產業鏈,都已經坦然面對缺貨,認為漲價天經地義了.這些產業大老掌握第一手資訊,不知有沒有學學澎董在低價,已經先買了幾千張,準備坐享其成?他們年薪五千萬以上,這樣也只算賺點小錢,可能不屑賺.不過,年薪要被扣45%重稅,股票價差套利(不參加除息)只要扣0.3%交易稅.現在買55吋和 65吋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現在既有的玻璃產能拿來切 這種大尺寸,產出量自然大減,缺貨是很自然的囉.就像平常大家騎小機車上班,路況還算順暢,遇到下雨天,大部人改開汽車上班,既有的道路面積不夠,當然會塞車很嚴重,政府雖每年規劃增加新的替代路線,但就是無法滿足蜂擁而上的汽車群.下雨天還頂多是一個月幾天,上班族又會回頭騎機車,但消費市場一旦習慣大電視後,就很難回頭了.先用低價把消費者的眼睛寵壞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面板漲,品牌廠還可漲更多,賺更多.品牌業者賣低階電視的毛利率有15%,賣中高階電視的毛利率可是超過50%..根本也不怕面板漲,最近國內百貨公司周年慶,三星,Sony,LG..都主動把7萬台幣附近的中階電視機種,官方牌價直接降價1萬搶市,因為毛利率太高,根本不擔心面板漲價這回事.面板廠想漲價 ,品牌廠就先道德勸說不要漲太兇,壞了關係,等看到漲勢確立,後期就只能順著面板廠的意了.彩電廠吃肉,面板廠老是餓肚子喝湯, 現在面板廠要 冰的啦.大陸政府是要扶植大陸彩電業進軍全球高毛利率的電視市場,面板產業只是犧牲打.郭董買下 賠錢的夏普面板廠,說不定也是 看上夏普這塊招牌,想擠進高毛利率的電視品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