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wa,厲害厲害,第一次看到美國人的稅單。

如果沒猜錯1欄是薪資2欄是稅金
但又有gross pay?
2015年117k,2014年307k.可說千萬年薪了
稅率好像兩成多,看起來比台灣的45%少。

這樣說來這類所得的有錢人該移民到美國才是。

冒昧問一下,拍照大從事甚工作,收入甚高膩。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不要說我不相信你的...(恕刪)
我應該還沒有達到本版所定義的財務自由,
不過我覺得長期投資「低收費的指數基金或ETF」,
是值得大家長期使用的理財工具。
可惜一般人覺得這太平凡無奇,不屑一顧,
反而追求快速交易的投資,其實長期而言真的沒有比較好。

digo1971 wrote:
如果沒猜錯1欄是薪資2欄是稅金
但又有gross pay?
嘿嘿,如果我徹底了解這個稅表的話,我就去國稅局當局長了,
不過大概說一下還是可以。
Gross Pay 應該是包含健保津貼,股票分紅的收入。

digo1971 wrote:
2015年117k,2014年307k.可說千萬年薪了
2015年其實有三張,加一加,跟2014差不太多。

digo1971 wrote:
稅率好像兩成多,看起來比台灣的45%少。
兩成多那個只是預扣款,並不是最後的稅額。


digo1971 wrote:
冒昧問一下,拍照大從事甚工作,收入甚高膩。
一般般的科技業小員工而己。收入也一般般,在這行業中算普遍的薪水。
美國百大科技業的薪水也不用大家去google,所謂的一般就指10-20萬之間。

稅表上的收入大多是當年處份股票的結果,
和我的薪資雖然有關,但明顯不符合我自己對當年收入的感受。
更不合乎我當年資產的變化。
那兩年稅交那麼多,我只覺得資產沒變少就偷笑了.....

一顆來自前公司的蒙塵小石頭。

在美國,基本生活壓力小於台灣,不過如果想早日退休,那壓力就大於台灣了。
一般人的生活,一家四口,五萬元不見得過得比我差多少,最多是房子不一樣。
吃的穿的用的,好好規劃一下,品質差別很小。
在南加州,即使是二十萬的小房子住起來也是很舒服的。
這個來自於大環境,沒有老鼠,蚊子,蒼蠅,蟑螂的居家環境,真的比台灣好很多。

但是講到退休或是本版說的財富自由,那你就難了。
美國制度的設計,就是要你努力貢獻所長,想早點走,
先看看健保費,房地產稅你有沒有信心交得起。
最近十幾年來,美國健保費用年漲10%以上,
我可沒什麼信心我的投資可以一直跑在通膨前面。

早退休其實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我覺得人生能貢獻總是好的,
退休沒事幹,是在浪費天賦,父母的栽培和自己過去的努力。
我也不會想當包租公,那對小孩子不會是什麼好榜樣,
我遠房親戚就是如此,小孩子長大也是繼續收租,
除了生活無虞,我看不出他小孩的人生意義在那裡。
我比較喜歡: 「千金難買少年窮」
少年窮,暗示的就是老年不窮,人生有努力,有成長,才是快樂圓滿。

雖然冠冕堂皇的這麼說多,不過我也是普通人,
只有偶爾努力一下,平常也是上網打屁,
像現在明明是上班吃飯時間,我還回這麼多,可見很混...哈哈哈
如果有一天真的被踢出科技業,或許我會試著創業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比較喜歡: 「千金難買少年窮」
少年窮,暗示的就是老年不窮,人生有努力,有成長,才是快樂圓滿。...(恕刪)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可沒什麼信心我的投資可以一直跑在通膨前面。
美國的通膨是一直穩定且持續的,這也反應在美國的經濟成長上,當然美國的貧富差距很大,也有這個長期通膨的因素在,跟的上的人一直站在浪頭上,跟不上的人,光貨幣的貶值就吃死你了。

台灣其實經濟成長也不差,通貨膨脹的也不小,但是物價卻沒有太大的上漲,很多是政府在抑制,用補貼的方式(譬如油電),用壓抑薪資的方式,來讓通膨對物價的影響降低,但是財富的持續增加是不可扭轉的事實,看看M1/M2貨幣供給額的增長就可得知,增加出來的貨幣,就是某人口袋裡的。

通膨無法反應在物價、薪資上,就會更用力的反應在別的地方上,譬如房地產。

我現住的房子是2009年買的,08年那時我參與最多的是居家房市的討論區,因為要買房,總是要做功課,因為研究房地產,又開始涉獵很多東西,因為要跟別人討論總是要言之有物才行,反正我也退休沒事幹。隨著知識的建立,我體認到房價上漲的現實,未來也只會漲多拉回,但趨勢是不可違的,於是才在09年下手,而且是買比原先的預期的還要更大,既然要站在浪頭上,為什麼不弄艘更大的船呢?

知識就是力量,這是句老生常談的話,但是在現在網路時代一樣適用,而且還作用更強,因為網路上的言論太容易取得,熱門的討論或是新聞,就會浮在最上面,然而之所以會熱門,通常是因為"爭議",或是有人言論過激造成,其實就是看戲的多,真正討論的少。我常常需要的資訊都是google就找的到,可是偏偏卻還有人看不到?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只看第一頁就認為取得資訊了,而我卻知道要繼續往下一頁,或甚至找到第10頁去。

很多人喜歡講投資要賺錢要靠資訊的落差,有時google到第10頁就有你要的資訊了,這樣還能算落差?真的有落差的,那就不要碰啊,上市櫃1千多家公司,你就偏偏要買你搞不懂的那一家?買房子,要買北部的話,北部很大的,不是只有台北市大安區、信義區,就像我說過的,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找到,便宜又不錯的標的,只要你不是一定要非君不娶、或非君不嫁。

我是覺得這叫知識的落差,而非資訊落差,知識的建立主要來自於書本與思考,而非網路,我現在看的書大多來自於家樂福,因為我就住在家樂福旁邊,去採買就順便看一下,就是暢銷區看看就夠了,理財投資、房地產之類常常會擺到第一區來,所以要說不知道看什麼書也說不過去了,要買幾百萬幾千萬的房子,花幾百塊、花幾天看點書瞭解一下房地產也不為過吧?要買幾十萬幾百萬的股票,花點錢花點時間看看書建立一下基本金融知識也不為過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早退休其實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我覺得人生能貢獻總是好的,
退休沒事幹,是在浪費天賦,父母的栽培和自己過去的努力。
我是個隨波逐流的人,不喜歡設立目標,只喜歡設方向,設立目標壓力大,人不用過的那麼累,方向就是個角度而已,就像我計畫老二上大學時要搬離換屋,郊區市區兩屋,或是狡兔三窟等等,就只是個方向。

我其實不喜歡用退休這個字眼,不過討論區有共同的詞語是重要的,就隨波逐流了,我就只是不"上班"罷了,不是就在休息了,我現在比上班的時候作息更規律,早上6點起床,所以我的回文通常會在這個時間。沒有上班,自然沒有放假,要花更多心思安排自己的時間,也要有更多的時間面對自己,談不上好壞,只能說,也不容易就是了。

我知道我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一路走來其實有種不為人理解的苦,連我最親近的老婆其實也不理解,前幾天他買了2本雜誌放在她的位子上,有天早上他突然問我,這兩本你有看嗎?我說沒有,她說你一點興趣都沒有嗎?我說我又不知道內容是什麼,談不上沒有興趣,要看的書那麼多,我哪有辦法對每一本都產生興趣?結果她說,你整天都在看電子小說,也沒看你在看什麼書。

對話停止了,因為我也不知道要怎樣讓她理解,有上個班好像人生才是光明的?上班了不起嗎?拜託,我好歹也上過10幾年的班,又不是沒有上過,上班是有這麼偉大,那工業革命之前,大多數人都是自耕自營,那大家的人生都黑暗了嗎?

談到對社會的貢獻,我退休前的工作是開發智慧型手機,我離開前有想過這個問題,老實說,我有一部份原因是在疑惑,我做這個智慧型手機到底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人們會因為智慧型手機而有更"好"的生活嗎?讓大家滑得更快,一直的低頭,隨時的line來line去,這是更"好"的生活?我也這樣跟我老闆說,老闆也只能說,我這樣放棄很可惜,是可惜,不過我覺得再下去是條不歸路,就是一直的規格競賽,然後我就是一直做,口袋的錢一直增加而已,那時剛好老大已經在老婆的肚子裡了,我就想,我花一人之力來照顧這個小孩,可能比開發出一台更快的智慧型手機,對社會更有幫助吧?
ejan1969 wrote:
那時剛好老大已經在老婆的肚子裡了,我就想,我花一人之力來照顧這個小孩,可能比開發出一台更快的智慧型手機,對社會更有幫助吧?...(恕刪)


每個人的觀點並不相同,或許你老婆覺得你很有才氣,年紀輕輕就放棄工作,覺得可惜...但是你的想法是覺得把小孩教育成有用有出息的人,將來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更為重要。(有時候溝通也很重要)
路過 插個嘴

為何比身家就只能PO存摺權狀那種很私密的東西 而不PO些很簡單可以PO出來的
例如 車、錶、其他高價品呢?
當然可以說 "我家財萬貫才不買那些身外物咧",但這又不就是落入那種"坐在金礦上的窮人"了嗎?
家財萬貫應該用的東西不會太LOW吧?也不會像權狀或存摺那種敏感吧?

題外話,有看到本存摺活存不少,但....進出款項怎麼那麼"不符合身價"呀?
抱歉樓主,又歪了;

一種米養百種人,
每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過生活,很難用一種方式就斷定誰是有錢人

有些有錢人高調的花
甲骨文老闆買遊艇、微軟另一創辦人paul買遊艇,或者買私人飛機,花的都是幾十或幾百億

也有些有錢人低調的花
Ikea的老闆、巴菲特開的是幾十年的舊車,吃的是平價餐廳或者是住的平價的舊房子。

他們也算坐在金礦上的窮人?我不認為。

有些人窮得快死了還打腫臉或借錢買名錶、名車、吃美食;嚨是假A
尤其直銷、騙人入資、想娶名模,想騙錢的,想騙婚的....(goole 一下很多案例)

有法拉利就是有錢人膩?法拉利姐呢,我勒play-play-play的
有法拉利就是有錢人膩?老虎標局創辦人勒?被抓去關了
更何況法拉利也可以租....

在這個會計師查帳認可的帳上有幾十幾百億的錢都會騙人的時代,眼見有時不能為憑-博達。

----
進出款項不符合身價,冒昧問是哪幾筆?
有一句成語叫涓滴成河,比爾蓋茲會撿地上的100美元,李嘉誠也會撿地上的硬幣;在台灣應該沒有人身價超過這兩人
小額進出本來是常態,難道每天一定要吃重鹹,花費或收入上百萬、上千萬才算有錢人的身價?
台泥辜成允愛吃小吃,可能花不到100元,這樣應該還好吧?
張忠謀搭區間車也不過幾百元。

另外有錢人可能有好幾本存摺,你看到的可能剛好沒有大額進出,又或者該區間剛好沒大額進出


sexbbq wrote:
路過 插個嘴為何比...(恕刪)

120739289 wrote:
所產生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恕刪)


筆記﹍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