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日報)2017.12.18
電腦品牌廠宏碁(2353)南向泰國深耕逾23年,不僅是當地蟬聯11年的首大筆電品牌業者,近期也順利在電競PC及輕薄筆電市場拿下第一;宏碁泰國暨中南半島區總經理江煌鵬表示,明(2018)年看好「泰國4.0」商機,將把宏碁在雲服務以及智慧城市相關的成功經驗引進泰國,讓宏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宏碁雖然不若台灣電競兩大品牌廠華碩(2357)及微星(2377),在泰國電競市場耕耘得久,不過江煌鵬以今年最新的通路調查數據指出,宏碁靠著導入獨家特殊散熱新科技在電競機種裡,並自今年聚焦電競後、拉升產品線的完整度,加上結合在地通路的優勢下,自8月起,首度在當地市場拿下電競筆電及電競桌機銷售市占分別達35%及18%、拿下雙冠王後,截至10月底為止、仍持續位居第一。
至於在輕薄筆電部分,宏碁在泰國市場也以高達31%的市占,在今年8月首度超前DELL、奪得市場龍頭;預期宏碁在泰國整體筆電市場份額,已經於10月提升至3成後,將持續穩坐第12年的市場第一品牌廠。
江煌鵬觀察,近年泰國及越南整體PC市場走勢停滯,但在緬甸、寮國及柬埔寨等地區,每年則仍有10~15%的年成長幅度;然憑藉著宏碁多年來在含括泰國的中南半島市場打下品牌基礎,江煌鵬有信心宏碁在不以賣多、而能賣更高價產品的成功轉型後,可在這個具有成長力的市場拿下更多的優勢。
三度轉型後的宏碁,以IoB智聯網及BeingWare智雲體做為新事業群的重要核心,江煌鵬表示,目前包括雲教授、自行車機Xplova及雲端寵物互動產品及服平台波寶等,都已陸續在泰國市場上市約1年,其中推廣逾年餘的雲教授,也已進入泰國教育機構。
////
以下附兩張泰國童顏巨乳網紅的照片😍 第一張跟宏碁有關 哈 電競筆電用的是(亮點)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howBearishChart.asp?STOCK_ID=2353&CHT_CAT=DATE
Nexcare77 wrote:
A大你好,可否提供...(恕刪)
不是你很懂你要什麼,可能你是把借券賣出搞錯成融券賣出了吧~~我常找資料的網站如下~~
證交所借券賣出
http://www.twse.com.tw/zh/page/trading/exchange/TWT93U.html
元大
http://www.yuanta.com.tw/pages/content/StockInfo.aspx?Node=b1e7cc90-439a-40be-bebf-e9b425767b9a
股狗網
https://www.stockdog.com.tw/stockdog/index.php?sid=2353&m=overview
玩股網
https://www.wantgoo.com/
集保股權
https://www.tdcc.com.tw/smWeb/QryStock.jsp
goodinfo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howK_Chart.asp?STOCK_ID=2353&CHT_CAT2=MONTH
#########################################
我順便整理一下查資料的網站,以後有版友再問,我就直接給連結~
http://stockresearchsociety.blogspot.tw/2018/01/blog-post.html
找回宏碁的火熱,施宣輝:「讓我們一起賭這一把,在未來一次拿回來。」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0656/BN-2016-08-18-154911-241
by 詹子嫻 2016.08.23
施宣輝,外界眼中的富二代,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之子。他可以創業,可以空降宏碁,可以有高檔次的興趣──玩車,但小時候吵著買無敵鐵金剛卻要不到。他曾經拿著創業的產品到華碩、聯想推銷,卻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到國外參展時,自己搬桌椅、帶水瓶。正走入中年的宏碁,危機早在幾年前就爆發,是公子也不是公子的他,未來得靠自己拼。
走過40年,宏碁變了很多,施宣輝也是。2011年宏碁收購雲端服務公司iGware,施宣輝以總經理特助的身分正式進入宏碁。不像父親施振榮早已習慣被媒體包圍,那時的他惜字如金,兩三句就劃下句點,某次出差幾個記者跟他坐在酒吧裡,大家盤算藉著幾杯黃湯下肚套出新聞,花了兩三個小時,最後鎩羽而歸。
現在的他,可以跟記者聊上兩小時,從創業到進宏碁,從心境轉折到玩模型,不論記者發什麼球,他都接。
他的改變其來有自。幾年前,宏碁遇到了嚴重的組織動盪及虧損,卻對外宣布要以BYOC(自建雲)作為轉型,那時宏碁在講什麼,沒有人聽得懂,聽得懂一點的人,會對可行性跟成功性打一個很大的問號。施宣輝明白,唯有不斷溝通並解釋宏碁要做的雲長怎樣、怎麼做,也要不斷說服其他大小公司,成為「打群架」的盟友,他的改變是必要手段。
從創業學到的事
到宏碁工作並非施宣輝最初的打算,反而受了父親鼓勵,踏上了創業路,智輝研發是他創立的第一家公司,做的是影像內容分析技術的IP授權,當時影像內容分析不似現今是熱門的話題,有些技術還無法克服,加上當時市場應用及需求不明朗,兩年就宣布收攤。「那時主要投資人是爸媽,每天問你什麼時候賺錢,就像現在投資人質疑宏碁一樣。」他說,「很努力不代表會成功,因為沒抓到重點啊!」加上投資人沒有信心,自己也不懂怎麼對外募資,就這樣結束了,這是他第一次創業繳學費學到的事。
第二次就不同了,他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一起創業。宏碁曾投資一家做資料安全的軟體公司網際威信,為了擴張業務、爭取其他品牌的生意,便從組織裡分割出來,並且找了一位很有經驗的執行長來領導──在美國多次創業成功的羅森州(Steve Ro),這家公司就是去年底上櫃、專攻指紋辨識IC的神盾。
那時為了談生意,他跑去惠普、聯想、西門子、富士通敲門。「他們怎麼可能用你的產品啊?」記者問,「真不好意思,我還去華碩賣過,他們都不知道我是誰。」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除了業務開發,技術他也得學,晶圓出問題,他就跑到聯電待著;跟聯想的合作有狀況,他就到聯想的代工廠緯創昆山廠盯著,「在新創公司,就是校長兼撞鐘,什麼都要做。」,這也是現在宏碁的衝擊,大企業中每個人習慣只做自己的事,少了熱情。
第二次創業真的讓施宣輝收穫滿滿,前段學了怎麼併公司、募資,後段學了怎麼整合技術、談生意,從做營運計畫、組織整併到工廠盯良率,完整的企業經營流程他都清楚。
當然,還有一個心得,「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看到了趨勢跟機會,但你抓不準時間,所以要氣夠長,撐到那時候,整裝待發。」
現今指紋辨識的應用相當熱門,但九年前並非如此,神盾也曾走進谷底。指紋辨識最初是以安全為切入點,現在進一步應用在手機的行動支付,但當時不論是使用者習慣、基礎環境都不到位,「如果推出後不能達到消費者的預期,那市場是會立刻急凍的!要經過至少三年重新醞釀。」神盾改走垂直產業的應用,苦撐著,一直到iPhone加入了指紋辨識,其他手機業者開始仿效,這才讓整個市場爆發,這就是施宣輝口中的氣要夠長。
從虎媽慈父身上學到的事
從創業到加入宏碁,心裡有掙扎嗎?他想了一下,吐出「有一點」三個字。當時神盾跟市場需求都已經上軌道,繼續留在神盾發展其實不錯,「我跟Stan哥(施振榮)討論很久。」當時是宏碁收購iGware啟動轉型的時刻,施宣輝在神盾的歷練包括購併、軟體,正是宏碁可運用的,「加上我們家股票都變成不動產了,總是要為自己的未來打拼。」他笑著說,就這樣決定扛起這個超難任務。對於施宣輝的加入,外界的確出現一些評論,特別是過去施振榮曾言傳賢不傳子,加上喜愛玩車,讓外界習慣以「施公子」來看他,或是一味唱衰宏碁的接班。這些冷言閒語,對施宣輝倒是沒有太多影響,淡定的外在是因為有內在的信念支撐,自己要的得自己拼,這是從小父母對他的影響。
因為父親的緣故,施宣輝從小就接觸電腦,以前宏碁推出小教授2號,「寫出九九乘法表程式、叫電腦畫圖,就很開心。」但不是所有企業家二代都有許願池,「我想要無敵鐵金剛,跟我媽(葉紫華)要超久都要不到,超嚴格。」他說。
的確,這是施家的家教。施振榮大概是台灣最沒有架子的大老闆,他與夫人葉紫華沒有一絲奢華或高調,對於宏碁的跌跤,施振榮從不逃避,「宏碁過去致勝的方程式不適用了。如果宏碁沒辦法繼續創造價值,就會被淘汰。」這是有高度的企業家自省,這樣的思維深深影響施宣輝。
「在我的心裡,有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創造價值。不是以賺錢為優先,但是,錢不來,就代表我做的事沒有創造價值。」施宣輝認真的說。
前陣子他讀了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的書《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很有感覺,星巴克一度為了衝營收、降成本,廣為開店,但舒茲認為這是「誤入歧途」,應回歸到「靈魂」、「特色」的原始信念,因此舒茲重任執行長,將公司拉回以人為本、體驗經濟的核心。這樣的故事也像宏碁,一度只關心PC出貨量,遠離了市場脈動跟消費者喜好,現在的宏碁希望回到創造價值的路上,企圖建構提供各種雲端服務的商業模式。
在體驗經濟下,硬體、軟體、服務是一串的,才能創造最終價值,宏碁整合這些元素,且鎖定「相對比較利基,又有一定規模(sizable)的產業。」什麼叫做sizable?例如投資加州grandPAD老人平板服務公司,「高齡市場規模夠大,而且一定會成長、有延伸性,但又不夠大到Google、百度這些巨頭會放在第一順位。」宏碁投資grandPad重點不在平板,而是後面包括軟體應用、保險服務及Domain know-how。
改組是讓創新生存
除了方向,組織和人員得一起動起來,前陣子宏碁宣布調整組織架構,他解釋,成熟產業大家看的是EPS,新創看的是市值,宏碁過度保守,但新創又很衝,兩種組織放在一起會有點錯亂,改組是要架構一個環境,鼓勵內部創新、創造更高價值的機制,來協助宏碁轉型成功。「只是生小孩需要時間,價值體現的時間還沒到。」
那是什麼時候?「今年要run fast(衝刺),三年之內要創造持續穩定的市場價值。」壓力很大吧?「有Stan哥擋著,新事業可以多一點空間。」他笑著說。從創業,施宣輝學到了唯有熱情才可能有創新,他也以這樣的心態在帶領宏碁的新興事業,最近有位RD同仁跟他說如果沒有出去創業,會對不起自己,「我很認同,也很鼓勵,可是在宏碁創業成功的機率更高,出去創業,掛了就是掛了。」他說,在宏碁可以利用多年累積的強項,包括技術、人脈、產業關係,持續找路,「怎樣把這樣的強項找到一個世界性的應用,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他希望結合願意打拼的同仁,喚回宏碁以往的火熱,「讓我們一起賭這一把,在未來一次拿回來。」
施宣輝
現職│宏碁公司自建雲與智慧產品事業總經理
出生│1973年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博士
經歷│曾創立智輝研發,後加入神盾科技,進入宏碁後曾任總經理特別助理、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宏碁:2017年重返榮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7000122-260210
2014年06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接受外媒專訪表示,期許宏碁在2017年「重返榮耀」,並堅守個人電腦的事業根基,全球總裁陳俊聖也表示,要擴大目前規模雖小、但已經獲利的雲端運算事業,同時衝刺智慧手機銷售量。
由於宏碁提早在第1季轉盈,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又展現復興企圖心,攜手聯發科合作物聯網,股價連拉出兩根漲停,昨(6)日股價爆量鎖死在22.4元,創下近1年新高,顯示市場對宏碁的雲端及物聯網策略買單。法人預估,宏碁第2季營收為840億元、EPS為0.11元,全年EPS為0.5元。施振榮認為,宏碁後續了新的董事長(指黃少華)、新的執行長陳俊聖、新的管理團隊,雖然只是開始,但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努力出現成果,儘管現在還稱不上成就,可是內部已備感鼓舞。
PC產業震盪,品牌廠力求轉型,陳俊聖表示,宏碁必須從PC走出去,往快速成長的領域走,特別是智慧手機和平板,就像全球前20大最有價值企業中,沒有一個是純硬體廠商。陳俊聖進一步指出,宏碁的雲端事務已經獲利,雖然公司還在摸索消費市場雲端服務的獲利模式,也就是宏碁的自建雲(BYOC)。而雲端運算是產業轉型最重要的業務,宏碁必須在此戰場取得位置,宏碁約有一半的工程師都是軟體工程師。另一個宏碁的新策略就是智慧手機,會先避開競爭激烈的大型市場,像是美國、大陸,會專注在開發中國家,這些市場占據了全球手機和平板約40%的規模,宏碁在開發中國家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通路以及服務網絡,如此才能脫穎而出。宏碁4月營收僅192.53億元,不過隨新機種開始銷售,5月筆電出貨明顯增溫,因此可望帶動宏碁5月營收明顯反彈。
(工商時報)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其實要觀察一檔股票中的大戶對於這檔股票比較長期的看法,看籌碼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籌碼面看得出一個趨勢,我常說,發什麼報告,說多看好或多看壞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你的想法一定要表現在持股的比例上,很好看你最終一定是拿出你的銀彈買進,不看好你一定就是減降你的持股~~
參考以下的網站連結
http://norway.twsthr.info/StockHolders.aspx?stock=2353
其實不難看出來,大股東(持有400張以上的)的持股比例逐漲在提升,從2015年的35.6%,到現在已經45.68%,千張大戶也從2015年的29%到今天已經持有39%,這是一個趨勢,中實戶,大戶(包含外資群,法人,主力)愈來愈看好一檔股票的證據趨勢。因為2015年宏碁有增資30萬張股票,所以比例稍稍會有被稀釋,但是如果看總持股的話,現在大股東持有宏碁141萬張,大概已經到了2011年的水準。
看下圖,每一個柱代表一個月,每一個柱的高度代表股東總人數,柱中的點代表大股東持有的比例,這兩年來,很明顯的一個趨勢就是股東人數漸漸下降,大股東持有比例一直在上升,這代表了股票漸漸的落到少數人身上,籌碼漸漸的愈來愈穩。

我很愛拿下面這一張圖給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為什麼有人聽到宏碁今年、明年,後年有意要推新創子公上市,上櫃宏碁股價會漲?因為小金雞?因為可以用a4換錢?這些是其中一小部份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你要把新創的子公司推上市,上櫃,那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你這新創公司不能賠錢,要每年賺錢,而且要連續三年,不然你就要走特別的管道,如這事業可以有爆性的成長。我們看到下圖,宏碁資通部門第三季是能賺14.93億,其它事業群賠2.45億,原本資通部稅前純益是2.63%,因為其它事業群稅前純益是-5.38%,所以一來一往讓宏碁整體的稅前純益率下降。
既然大家都知道宏碁有意推新創事業上市,上櫃,那其它事業群合理的推測損失就該下降,隨著要推愈多新的新創公司上市,上櫃,其它事業群總合會從虧損到打平,最後變獲利,確切時間點是什麼時候?我想也不重要,大家只要知道一件事,隨著時間愈來愈長,2018年底攤提結束會增加營利率,隨著新創事業群要上市、上櫃虧損變小,到最後甚至獲利,宏碁的營利率,稅前獲利會繼續往上的機會相當的高,大家也是知道,投資機構看的就是營利率,毛利率,只要宏碁優化的趨勢不變,大股東,大戶們持股就會一直增加。
一般短視的人會很注意技術線,什麼短線五日線,月線站不站的穩來決定要不要賣,說真的,股價波動是正常的,買進、賣出一次券商及政府就要向你抽一次費用,你哪來這麼多錢可以被抽,我常說,我投資最怕的事僅有,我買到的價格在未來一兩年不會再出現的高點,而股價會不會是高點取決在於基本面能否再優化,我都看到2018年q3佳世達能有1億多的股息,2018q4攤提結束,每一季能省1.x億,2018年起新創事業會陸繼續陸的上市、上櫃,這些都是未來營利率,獲利能再優化的項目,我們都已經以預期到未來會發生了,這也就是投資的真諦,你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你才有辨法去收取眼光費。
一年前我們看了宏碁的十幾季財報中體質改善的證據,我們也預期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會有出現較明顯獲利的事實,確切的時間在第一季財報,第二季或第三季,對我來說都不重要,反正只要在正確的路上,什麼時候把獲利放到檯面,那僅是時間的問題,所以第一階段我們拿到了眼光費,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未來一年,兩年是否也有這樣的條件,目前看起來也是有的,我不需要知道確切新創公司獲利的時間,也不需要知道何時要上市,上櫃,我只需要知道現在正朝向這個目標前進,前進的順不順利,也不需要預設立場,反正財報出來,其它事業群的虧損是否會下降這很容易就看出來了,2018q3佳世達的股息及2018年攤提結束可以第季省1.x億,這都可以為新創事業上市,上櫃多爭取一些時間,因為光這些看得到的,確定的,我就知道營利率會再提升,業外獲利也會提升,只要營利率持續提升,公司就是有優化,投機機構當然還是會買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