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內說~~去大陸發展的五家壽險業~~只有中壽有賺錢!!保險業外資持股比放寬 台灣5家公司全虧損恐不會增資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2018/04/10 16:29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 (10) 日上午在博鰲論壇釋利多,在大幅開放市場准入部分,要落實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法人認為,對台灣保險業來說影響不大,主要是因 5 家赴大陸設子公司的國內保險公司,已登陸十多年,但是至今全都未開始獲利,要增資以增加持股可能性不高,恐享受不到此開放利多。法人表示,大陸市場准入開放利多,對台灣保險業來說,投資大陸壽險公司還得等 3 年以上才能形式上掌握控制權,而目前赴陸合資的壽險公司經營狀況多半不佳,要增資以增加持股的可能性可能不高。目前國內保險業共有 5 家赴大陸設子公司,分別為: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國泰產險及富邦產險,最早是國壽在 2004 年透過合資成立陸家嘴國泰人壽,陸續還有台壽保的君龍人壽、新壽的新光海航人壽,以及國泰產險獨資的國泰財險,最晚登陸的則是 2010 年獨資設立的富邦財險。據金管會統計至去年 6 月底,5 家赴大陸設子公司的國內保險公司,至今投資大陸逾新台幣 138 億元,卻已賠掉近 6 成資本額,新光海航人壽帳面價值甚至歸零。其中,新壽 2009 年風光登陸中國,與中國海南航空以各持股 50% 方式,成立新光海航人壽,不過,不但不賺錢,雙方還理念不和,導致新壽原本打算出售 25% 股權,給中國深圳柏霖資產公司,但是被保監會退件。保險業者中,登陸有帶來效益的只有中壽,中壽自 2011 年轉投資中國建設銀行子公司建信人壽,參股 19.9%。建信人壽總資產從 2011 年的 54.82 億元人民幣 (下同),到 2017 年已成長到 1285.31 億元;總保費收入也從 2011 年的 15.15 億元,到 2017 年達 422.7 億元;獲利從 3300 萬元,到 2017 年已賺 3.79 億元。而建信人壽營業據點不斷擴增,統計至今年 3 月,建信人壽目前共有 22 家省級分公司,157 家分支機構,並可運用建行 10315 個銀行保險通路。
剛大概算了一下:(舉例)一年前4/10號開發金,收盤8.06元,買100張,花80出頭萬,一年後的昨天,收盤價10.55元,80萬變105萬,外加現金股利5萬=110萬80萬放1年,約賺30萬 (Ps>沒算手續費)開發金今年績效比去年好,未來長期更看好十塊多有買的人,明年的今天,存股報酬應該也不錯!!
哈囉,我回來了,被發通緝令追殺,說都不回來灌溉一下版面,不過小弟今年的目標持有張數已達成,開發金近日又沒什麼好聊的,就有點懶得po文,哈下週就會公佈今年的配息狀況了,就小弟所知,雖然今年還是要為籌措併購中壽的資金,但少發給我們0.1、0.2,對併購中壽影響真的不大,不如就乾脆點配發0.7,讓大家開心持有,但如果真的配發0.7,有可能引發不合理買盤,直接衝上淨值,請謹慎以對以目前開發金的表現,四個引擎中,好像就凱基銀弱一點,再加上副董 王幼章另有規劃,個人認為以瑩哥的作風,應該會延攬業界翹楚來續任,個人是比較期望把總經理 張立荃升任副董,另外找人接任總經理,比照先前的新光金風波,也許明年真的會有李紀珠跳槽的大利多吧,至於外傳的中信金、永豐金,個人覺得可能性較低,中信金雖有幾位高階主管被停職,但這也只到今年六月為止,趁機換掉的機會更不高,幫董事長背黑鍋的人被換掉,那下次誰要來背?永豐金更不太可能,何壽川的勢力哪那麼簡單被清掉,等他們真的分配好勢力範圍吧話說,瑩哥如果真要挖李紀珠來,應該會不動聲色吧,目前瑩哥的人馬,主要還是擅長投資與壽險,銀行業務方便還是得靠以前萬泰銀的人馬,挖這麼一個高手來,原本的人馬可得好好安撫了.....真是,怎覺得開發金的戲都不在股價上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