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

RCLB- Rocket Lab 和 2021破產後的 Hertz,會是屌絲的逆襲嗎?

p33mcv wrote:
ethereum 之後改成proof of stake不會對gpu有很大的影響嗎?之後要是挖礦下降。半導體可能會有些影響。

先不論挖礦如何,我倒是很期待今年AMD的7000系列的顯示卡。
目前效能上據說是能在,少了100W 功耗下,仍然拿下 nVidia 的 4090
AMD的這款CPU,將是頭一款chiplet 的繪圖卡,
成本上絕對比nVidia 的單晶片設計的低。
不知道發表以後兩家公司的股價會不會有大變化?

在Data Center的部份,AMD 的繪圖加速器,
MI200 甚至 MI250X (128GB, USD $8000)
效能基本上完全輾壓 nVidia 的 A100 (80GB) (USD $13999)

nVidia 在面臨 AMD 強力崛起的情況下,
居然還有分析師(Cowen)認為nVidia 到2030年時,
一股可以賺到28美元?且不說是如何預估到2030年的,
但他們難道沒看到 intel 的前車之鑑?
johanneschuang

NVDA就用軟體綁硬體阿,看幾大雲端公司怎麼破吧

2022-03-19 19:34
我就是愛拍照

這個需要時間。算力和價格差距,就是讓人有跳槽的誘因,不然AMD永遠沒機會

2022-03-19 23:38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目前效能上據說是能在,少了100W 功耗下,仍然拿下 nVidia 的 4090


請問拍照大怎麼看INTEL花大筆訂金包下台積電三奈米產線以後跟AMD的競爭態勢呢?
目前看來INTEL在製程的落後明年以後有可能會改觀。

除了製程,AMD在晶片設計上有其他優勢嗎?

https://tw.news.yahoo.com/%E8%8B%B1%E7%89%B9%E7%88%BE%E8%AA%8D%E8%BC%B8%E4%BA%86-2%E6%AC%BE%E8%99%95%E7%90%86%E5%99%A8%E8%A8%88%E7%95%AB%E5%8C%85%E4%B8%8B%E5%8F%B0%E7%A9%8D%E9%9B%BB3%E5%A5%88%E7%B1%B3%E6%99%B6%E7%89%87%E7%94%A2%E8%83%BD-%E6%AF%94%E9%87%8D%E8%B6%85%E9%81%8E%E8%98%8B%E6%9E%9C-010154340.html

英特爾開發兩款3奈米處理器

美國最大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正在與台積電密切合作,展開兩個3奈米項目,為筆電和數據中心服務器設計中央處理器(CPU),希望從超微(AMD)和輝達(Nvidia)手中,重新奪回過去幾年流失的市占率,英特爾和台積電合作生產的2款處理器最早將於2022年底開始量產。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英特爾計劃採用3奈米技術生產的晶片數量超過蘋果iPad的3奈米晶片數量。」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今天美股是漲的,但是(恕刪)


美光在DRAM技術已經超過三星了
不管是DIE SIZE或是LPDDR5的穩定度

但是DRAM即使是寡占,市場給的本益比也不高。
的確景氣循環的獲利變化跟晶圓代工比起來,起伏大很多

美光本益比已經遠高於只有記憶體的海力士,跟三星差不多了(三星包含手機,代工,家電等獲利)
maratchou wrote:
請問拍照大怎麼看INTEL花大筆訂金包下台積電三奈米產線以後跟AMD的競爭態勢呢?
目前看來INTEL在製程的落後明年以後有可能會改觀。

除了製程,AMD在晶片設計上有其他優勢嗎?

這的確是AMD最大的隱憂。
我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如果真的不行了,我也只能獲利了結,賣股求生了。
maratchou wrote:
請問拍照大怎麼看INTEL...(恕刪)

仔細查一下這個新聞。Intel 只有用 3nm 做了CPU (Meteor Lake) 中的 GPU tile
其他的部份還是Intel 自己做。
到時候就要看
1。效能和價錢的 CP 值
2。整體CPU的功耗了

再去看 Intel 的 Roadmap,Meteor Lake 宣稱要用 Intel 4 的製程來做。
Intel 今年才出 Intel 7 的 Alder Lake,明年就能出 Intel 4 製程,
不知道有沒有過於樂觀了點?還是會再延遲?
maratchou wrote:
就是因為很多資訊沒有...(恕刪)

專業~
這也是為何多數人輸給大盤的原因
johanneschuang wrote:
目前聽到一切順利..

還好 Meteor Lake 並不是Data Center CPU,
Data Center CPU 是 Xeon。
Xeon 今年的核心還是 Sapphire Rapids (intel 7)
明年(2023)是 Emerald Rapids (Intel 7)
2024 是大小核的 Granite Rapid (P) 和 Sierra Forest (E)
到了這一年才是 Intel 3 的製程。

而AMD 在今年已經進入5nm的情況下,基本上到2024年都還不用擔心。

至於桌機和筆電的CPU,AMD現在就已經和Intel 不相上下了,
未來的狀況看起來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以去年來說,桌機和筆電的CPU收入和市佔率,
主要仍然受限於產能,所以製程反而不是重點,重點是台積電的產能。
johanneschuang

AMD在PCNB有放推的感覺啊,火力都集中在server上

2022-03-20 21:51
我就是愛拍照

沒辦法,台積電產能不足呀。

2022-03-30 7:30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Meteor Lake


是的,按照這篇新聞說法,之後的CPU晶片塊還是自製,只有GPU是委外
https://ctee.com.tw/news/tech/598035.html

但是這篇新聞又說取得台積電三奈米近半產能,這樣似乎不大可能只有GPU?有可能也為了萬一自家製程進展不順做準備了?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12/15/intel-is-rumored-to-obtain-nearly-half-of-tsmcs-3nm-production-capacity/

AMD換了蘇CEO之後大翻身,INTEL也換了CEO,之後有沒有可能也大翻身呢?雖然很多台灣的新聞對INTEL CEO蠻反感的,但他目前為止的做法,似乎是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也許將來INTEL製造部門會分拆出去?

因為看過不少公司換CEO後的變化,我自己很重視CEO換人這件事。
聯發科換上蔡力行以後,在ASIC事業的進展可以看到,從COST DOWN的公司往加值的公司轉變了。
maratchou wrote:
但是這篇新聞又說取得台積電三奈米近半產能,這樣似乎不大可能只有GPU?有可能也為了萬一自家製程進展不順做準備了?

台積電的產能沒辦法應付Intel的需求。
AMD的市佔才剛過25%,就已經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了,
佔台積電產能13%左右。
Intel 如果全部桌機和筆電CPU 都給台積電做,
台積電的產能至少要再擴大50%以上。

maratchou wrote:
也許將來INTEL製造部門會分拆出去?

我賭他們不會把製造部門分拆出去。
歷史上能主動這樣做的公司沒有半個。
AMD是快破產了,被逼的。
Intel 不到破產邊緣是不可能這樣做的。
貼一下雙方的 資料中心CPU 的Road Map,記錄一下。





目前AMD的股價,主要由 資料中心CPU 的銷售量來驅動。
johanneschuang

可惜目前milan對某些應用還是無法壓制intel

2022-03-21 8:57
我就是愛拍照

要全面壓制不太可能,功耗贏得夠多就可以了

2022-03-21 15:07
  • 5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