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生活玩咖 wrote:
可承受的風險這條線每個人不一樣,不過理論上來說,資產越少的風險可承受度越低,反之越高。可是我觀察01上的大部分人確是相反。資產越少越衝,越多的人越保守。...(恕刪)


明年開始,股息進來我要留10%當定存了,以備股災來臨時,有coco可以接刀用。

感謝樓主及各位前輩的經驗,學習很多前輩的經驗,看了很多資產配置方式,想請問前輩們如何選債?因為很少聽到討論如何選債
Blue sky 1111 wrote:


印象裡p大...(恕刪)

提醒一下,股債也有可能在某一段時間內正相關,所以資產類別越分散越好(股、債、Reits、ETN、貴金屬、貨幣等等)。可是要維護一個複雜的投資組合,會耗損掉更多的時間跟再平衡交易成本,這就看個人取捨。我懶,所以股票會使用VT,日後債券會使用BNDW。現在困擾我的,是這些資產類別的屬性,要歸類在高風險?或是低風險?這需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
Blue sky 1111 wrote:
印象裡p大也似乎要朝股債平衡這個方向走。
感覺這個方式是雙頭賺,又可以避免一路向上或向下所造成的風險。(不知有無理解錯誤?)
趕快作筆記。...(恕刪)

理論上,股債平衡當然是比較理想的方式,實務上,如果是因為被動投資而選擇「債券ETF」的話,獲利主要來源的債券利息,是以 (etf) dividend 的方式來發放,如此就會被美國政府預扣30%的稅,能否退稅或如何申請退稅都是很大的問題,並不見得是個好的投資選擇。

我個人的方式是只投資「股票ETF」,固定收益的部分就直接買利息免稅的US Treasuries,目前的殖利率大概如下:



所以,我只有「區域」而無「股債」再平衡的問題。
生活玩咖 wrote: 什麼是適當的時間內: 投資的目的是獲利,獲利是為了讓自己幸福。年輕人適合長期持有來獲利...(恕刪)

玩咖說的很棒,更先進的資產配置理論裡面,會把工作時限與工作收入也當成一種虛擬的低風險資產類別。代表年輕人在實際的資產配置裡,可以投入比較多的高風險資產。也因此當我看到年輕人放棄職涯發展,就覺得很可惜。
schou23 wrote:

理論上,股債平衡當...(恕刪)

直接投資債券的眉角甚多,這也是我舉足不前的原因之一。首先我就過不了報價單驅動市場這一關
pigstand wrote:
提醒一下,股債也有...(恕刪)

schou23 wrote:
理論上,股債平衡當...(恕刪)


感謝p大與s師兄的分享與建議,受用無窮。

pigstand wrote:
提醒一下,股債也有可能在某一段時間內正相關,所以資產類別越分散越好(股、債、Reits、ETN、貴金屬、貨幣等等)。可是要維護一個複雜的投資組合,會耗損掉更多的時間跟再平衡交易成本,這就看個人取捨。...(恕刪)


原則上是沒錯!但是對社會新鮮人或上班族,或資金很少的人來說,太分散不見得有利,而且每種都得花精神去關注。效率,效果也不太好。如果資金很少,其實投資商品分散1~2種就夠了,等到資產慢慢增加,投資經驗也慢慢累積起來,再來分散多一些投資產品,比較能得心應手。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囉!
pigstand wrote:  會把工作時限與工作收入也當成一種虛擬的低風險資產類別。代表年輕人在實際的資產配置裡,可以投入比較多的高風險資產。...(恕刪)

更正一下,時間對年輕人有利,工作賺錢能力則否。因此考慮時間的話,年輕人的高風險資產可以多一些;但如果考慮工作賺錢能力,則剛好相反。
刪...刪...刪...刪...刪...刪...刪...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