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u23 wrote:
其實我覺得妳的Case A這種「by event」的狀況,很難建立起一體適用的法則,首先我不是在吹毛求疵,妳說某天「大跌腰斬」所以啟動再平衡,可是台股單日的最大漲跌幅就是10%,那妳是否要等到跌幅「累積」至50%時再啟動?或者中間下跌到30%或40%時,妳會不會忍不住就啟動?如果妳再平衡後又繼續下跌的話怎麼辦?這裡面有太多難以掌控的變數,同是也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
所以Case B這種「by time」相對而言會比較容易實踐,一般都是建議每年執行一次再平衡即可,雖然此篇文章說每月、每季和每年做一次再平衡,撇開交易成本不看的話,投資組合的實際表現並無顯著差異。...(恕刪)
多謝s師兄的指正,我的確太過簡化模型,忽略了很多實際可能發生的情況。
其實我是比較希望採用Case B的方式的(所以想確認一下),我可是個超懶的人呢!

xpotter wrote:
這兩天我一定要從別的地方賺回來 真是不甘心 本日我最遜...(恕刪)
x師兄別著急,你的武功秘笈隨便拿一本出來練就賺回來了。

xpotter wrote:
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都能賺錢就好啦
0050絕對是這類突然崩盤進場搶錢的最佳選擇
一般而言 天災人禍時候要搶各產業的龍頭股
有了0050更是簡化這個標的
再者這種機會來臨時你沒有時間細想 (除非天天都有在關注)


xpotter wrote:
可惜今天沒搶到 沒事約九點去車廠保養啦 唉 少賺十次保養的錢
這兩天我一定要從別的地方賺回來 真是不甘心 本日我最遜
潮起潮落,浪起浪退,有的是機會...
跟很多人一樣在等破十年線...
shih3246 wrote:
感謝你們的講解分析~~可是我還是看的霧煞煞。。。可能智慧還沒開?
好吧!想太多,我會頭痛~~
投資越簡單越好,沒那麼複雜。
所謂"投資資產再平衡",不就是保本(停損)或落袋為安(停利)。
以我認知:投資不外乎買進持有(長期領息),波段持有,或賺價差。
至於投資比例的資產再平衡應該歸類到理財範疇。
我們往往將理財跟投資搞混了,投資僅是理財的一環。
人生最重要的是理財~~收入、支出、風險管理及投資。這4項管理好與壞 關係到財務是否自由。
投資的資金本來就只有全部資產的一部分,除非是剛出社會新鮮人,只有現金。否則都應有各種配置作為生活或投資的後盾。
投資有風險人人皆知,可卻常為人所忽略,因此常人皆以失敗告終。這很正常~~It's Norma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