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刪...刪...刪...刪...刪...刪...刪...
kcj58 wrote:
其實有經驗懂得看盤的人
應該可以看出來
大盤要反彈了
因為聯發科昨天就收紅了
聯發科是反彈的領頭羊

聯發科昨天沒有收紅,
跌18元(-7.88%),
收在210.50。
灰狼01 wrote:


看完,幾個問題請...(恕刪)

1.你是選擇採取"固定比例策略"? 
只是"資產組合標的"不是"債券+股票",而是"現金+0050"?選0050原因我了解不再述。
但債券獲利應該比現金優,且與股市多有互補功能,為何採現金? 不投入債券?
這樣資金機會成本不是很浪費嗎?
Ans:資產配置裡的資產類別相關係數越低越好,一般來說美國政府公債是除了股票資產,最適合的標的。台灣之前沒有合適的選擇,所以我先用無風險的定存代替。一般的共同基金費用率高,而且內容(高收益債)與股票高度相關,所以我也不考慮。我的台幣現金部位大部分是以三年期定存為主,這陣子到期的定存單利率是1.45%-1.38%。之後會考慮採用BNDX作為低風險資產的選項之一。

2.第一種"買進並持有"是一般人所採取之方式,我就是。
Ans:大部份人會去預測股市漲跌,而採取進出場的交易行為,A大就是鮮明的例子。像你這樣買進持有的投資人算是少數。你也可以從台股週轉率發現到這個事實。

第二種"固定比例"是保留一定比例,定時或隨時調整,這難道就不是一般人會用的方式?
因為這三種方式都會因股市及投資人心理而交互產生或改變? 只是比例大小不同而已。
Ans:如同第二點,大部份投資人會去預期後市,動態調整配置的比例,而不是維持固定比例。

第三種"投資組合保險",接近於依股市行情"追高殺低",不同的是指數而非個股而已,
最大風險是"all in",好像也是一般人所採取之方式,並無不同。 
Ans:這部分你再回去看一下投資組合保險策略。

3.投資群眾中每個人的心裡應該是無法預期的,這應該是此論述之基礎。
但為何文章末預期"第二種"是最少人用的策略? 又如何證明?
Ans:市場裡面大多數的投資人行為就是追高殺低,才會發生市場追高殺低的現象。因此觀察市場的表現,就可以得知多數人用的策略。比如被動元件之前的飆漲,昨日台股的重挫。
pigstand wrote:
在CaseA,股票從腰斬回到原價的過程,可能會因為你的策略而提早賣出;另外也沒有考慮到持續下挫的情況。
個人偏好固定日期,純粹是因為懶。

多謝p大指正,
在一年內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的指數趨勢(只有小波動,但沒有大波動可以做動態平衡),
的確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所謂收紅
是指紅棒
也就是開低走高
並不是有漲才是收紅
這種說法
可以請大老們
我們的F大
英英大
來說說
我這收紅的說法正確與否
vu84vu wrote:

聯發科昨天沒有收紅...(恕刪)

kcj58 wrote:
所謂收紅是指紅棒也...(恕刪)

原來如此,謝謝指導...
刪...刪...刪...刪...刪...刪...刪...
Blue sky 1111 wrote:


多謝p大指正,在...(恕刪)

不客氣。指數化+資產配置這種被動投資策略還是少數,可以交流想法的地方不多。而且推廣被動投資容易遭受攻擊,還是低調一點好。
首先政府跟券商就不高興了,因為稅收跟收入減少。指數化投資為了貼近大盤表現,所以費率低的受到歡迎,這時候投信業者也不爽了,因為主動型基金的市場份額減少,他們的收入也跟著減少。最後氣噗噗的是極少數主動型投資人,被動型投資人增加,代表賺取超額相對報酬(相對於大盤)的機會也變少了。其實只要心理健全、意志堅定,投資知識常識豐富、技術高超,還是有機會擁有一片天,主動型投資人又何必害怕呢?

不管是主動型投資人還是被動型投資人都好,都可以賺到錢...
個人是0050的常客,2003年上市以來就開始參與,賺價差為主,常跟親友推薦,大家都說
Blue sky 1111 wrote:
多謝p大指正,在一年內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的指數趨勢,的確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恕刪)

其實我覺得妳的Case A這種「by event」的狀況,很難建立起一體適用的法則,首先我不是在吹毛求疵,妳說某天「大跌腰斬」所以啟動再平衡,可是台股單日的最大漲跌幅就是10%,那妳是否要等到跌幅「累積」至50%時再啟動?或者中間下跌到30%或40%時,妳會不會忍不住就啟動?如果妳再平衡後又繼續下跌的話怎麼辦?這裡面有太多難以掌控的變數,同是也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

所以Case B這種「by time」相對而言會比較容易實踐,一般都是建議每年執行一次再平衡即可,雖然此篇文章說每月、每季和每年做一次再平衡,撇開交易成本不看的話,投資組合的實際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資產再平衡的藝術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